-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開發性金融機構問責機制研究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52693
- 條形碼:9787520152693 ; 978-7-5201-526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開發性金融機構問責機制研究報告 內容簡介
目前開發性金融機構(DFIs)所實踐的“發展”,在很多情況下伴隨著土地失權、資源喪失、生計掠奪和環境惡化的現象。本報告涉及過去21年間向各開發性金融機構所設11個獨立問責機制(IAMs)提出的758例申訴,當中每一例都講述著社區生活因所謂的“發展項目”而惡化的故事。這一數字恐怕還僅僅是冰山一角,因為大多數受項目影響的人群對這類獨立問責機制的存在一無所知。雖然本報告意在確保受發展項目損害的人們得到足夠的救濟,但11家共同撰寫本報告的民間組織的很終目標是:開發性金融機構追求以人權為基礎的發展模式。作者樂于看到更少的人受到傷害,從而對IAMs的需求也變得更少。作者還希望看到,將來受影響群體的訴求得到更好的處理。在那一天到來之前,開發性金融機構的問責體系為受現有發展模式所害的人群和社區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同時也有些簡陋的支持。
開發性金融機構問責機制研究報告 目錄
縮略詞
詞匯表
摘要
1引言
1.1背景
1.2目標
1.3研究方法
1.4閱讀指南
2獨立問責機制功能的事實和數據
2.1引言與主要發現
2.2關于方法論的附加說明
2.3事實與數據
2.4申訴在各機制中的進展
2.5討論
3程序性鴻溝:對政策和實踐的定性研究
3.1合法性
3.2可及性
3.3可預測性
3.4公平性
3.5透明度
3.6權利兼容性
3.7經驗教訓
4實地反思:定性結果分析
4.1末路:無果而終的案例
4.2幸運的少數:有結果的案例
5建議
5.1完善體系
5.221世紀的可問責性
開發性金融機構問責機制研究報告 作者簡介
克里斯汀·吉諾維斯(Kristen Genovese)是跨國企業研究中心(SOMO)的高級研究員,專業領域為支持受企業人權濫用影響的社區和工人群體。瑪麗埃塔·凡·惠杰斯特(Mari?tte van Huijstee)是跨國企業研究中心(SOMO)的高級研究員。薩拉·辛格(Sarah Singh)是問責法律顧問(Accountability Counsel)的社區項目聯合主管。凱特琳·丹尼爾(Caitlin Daniel)問責法律顧問(Accountability Counsel)的社區項目高級助理。譯者陳渝是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法博士生,英國倫敦大學法學碩士,中國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中國重慶大學法學碩士。現在主要和中國和國際非政府組織一起工作,主要關注的領域為中國國內外投資環境和社會相關的法律方向以及亞洲的發展領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