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第二版)(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46357
- 條形碼:9787532646357 ; 978-7-5326-463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第二版)(精裝) 本書特色
新華社內蒙古分社副社長王占義先生三十年磨一劍,繼《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之后,今又推出第二版。作者在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和汲取讀者意見的基礎上,修改了**版書中故事性不強或較難懂的條目,刪除了與整本書風格契合度較低的條目,增加了百余條具有故事性的詞語,彌補了原書的不足,所收條目力求由“源”到“流”,整體展現詞目的“前生今世”及該詞的“軼聞傳記”,使本書所收詞條可查、可解、可用,直至可“把玩”。本書既是一部理據分析溯源、始見書證探源、故事解說并重的俗語源辭典,也是一部故事性、趣味性兼具的閱讀型辭典,無論是對家長和學生讀者,還是對于喜歡故事的一般讀者,都具有明顯的閱讀和娛樂功能。
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第二版)(精裝) 內容簡介
《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第二版)》是在《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基礎上修訂而成! 吨型庠~語溯源故事大辭典(第二版)》繼承了原書的風貌,條目釋義簡要,注重溯源分析,大多有與釋義、溯源相關的饒有趣味的故事,既是一部理據分析溯源、始見書證探源、故事解說并重的俗語源辭典,也是一部故事性、趣味性兼具的閱讀型辭典。本書修改了原書中故事性不強或較難懂的條目,刪除了部分與整本書風格契合度較低的詞目,還增加了部分具有故事性的詞語,并改正了原書的一些文字差錯。
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第二版)(精裝) 目錄
序………………………………………………1
從追夢到圓夢(代前言)……………………1
凡例……………………………………………1
正文……………………………………………1-1104
附錄
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及符號…………………1105
網絡熱詞及流行語……………………………1111
媒體書評實錄…………………………………1128
詞目筆畫索引…………………………………1135
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第二版)(精裝) 節選
1. 【拔薤抱孫】baxiebaosun 典出《后漢書?龐參傳》。 東漢時,漢安帝昏聵無能,政治腐敗,朝廷大權被外戚、宦官把持,貪官污吏層出不窮,搜刮民財,加重徭役,百姓苦不堪言。永初四年(110年),一向廉潔正直、竭忠盡職的龐參被任命為漢陽太守。他一上任就特地去拜訪當地名士任棠,向他請教治理漢陽和懲治貪官污吏的辦法。當龐參來到任棠家時,只見門前放著一束薤(xie),一盆水,任棠抱著自己的小孫子蹲在門旁。龐參見后沉思許久,才恍然大悟,他對隨行官員說:“任棠是在借物喻義,用來考察我這個新上任的太守。他放一盆水,是希望我做一個透明如水的清官;拔一束薤,是暗示我要敢于‘抑強助弱,惠政得民’。而他抱孫當戶,是讓我開門行善,體恤孤老病弱,這真是一片苦心啊!”這次拜訪對龐參影響很大。他在任期間牢記任棠的教誨,嚴懲豪強,鏟除污吏,深得民心,成為一代著名太守被載入漢史。 后以“拔薤抱孫”作為一個典故,來告諭從政官員,為政要敢于抑制豪強,體察民情。 2.【半面之交】banmianzhijiao 意思是說僅僅看到半張臉的交情。典出《后漢書?應奉傳》注:“奉年二十時,嘗詣彭城相袁賀,賀時出行閉門,造車匠于內開扇出半面視奉,奉即委去。后數十年于路見車匠,識而呼之。” 東漢時,南頓(今河南項城)有一位名叫應奉的文人,他自幼聰明,記憶力尤強,從小到成年,凡是他所經歷過的事情,沒有不記在心里的。他20歲那年,到彭城去看望袁賀,不巧袁賀閉門外出,只有一個造車的匠人曾于屋內開一扇門露出半張臉來看他一眼。數十年后,應奉在京城洛陽街上碰到那個工匠,還能把他認出來,并同他打招呼。 后來,人們根據應奉的故事引申出“半面之交”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記性好,或指交往時間很短,只見過一次面的人。又作“半面之識”。 3.【白龍魚服】bailongyufu 白龍化為魚在水中游,為人所射傷,借喻貴人微服出行而恐有不測之虞。典出西漢?劉向《說苑?正諫》。 春秋時,吳王闔閭想要跟老百姓一起飲酒,大臣伍子胥勸諫說:“不可以這樣做。從前,有一條白色的神龍,變作一條魚,到人間來玩。它在河水中搖頭擺尾,游來游去,覺得很有趣。這時,有個叫豫且的漁人發現了這條魚。當白龍玩得正有興致時,豫且一箭射去,正中白龍的一只眼睛。白龍負痛而逃,向天帝告狀,要求懲治豫且。天帝問明原委,說道:‘漁人本以捕魚為業。豫且不知魚是你變的,見到魚當然要射。他所射的是魚,而不是龍,他有什么罪呢?問題倒出在你自己身上,你在天上好好的,為什么要變作魚到人間去呢?’如今君主放棄國君的身份,而跟老百姓一起飲酒,我擔心將會有像白龍被豫且射中一樣的禍患發生!眳峭趼犃宋樽玉愕慕ㄗh,放棄了跟平民百姓一起飲酒的想法。 成語“白龍魚服”即由此而來。舊時人們借用這句成語來比喻貴人隱藏身份,化裝到民間去。 4.【鏡臺自獻】jingtaizixian 典出《世說新語?假譎(jue)》。 晉朝時,有個叫溫嶠的人,妻子早喪。他有個遠房姑姑,因戰亂一家離散,只有一個美貌聰慧的女兒跟在身邊。這個遠房姑姑無依無靠,便托溫嶠為她女兒找個丈夫。溫嶠想娶她的女兒,便應承下來。過了幾天,他向姑姑回話說:“已經找了一個對象,門第大體可以,女婿本身是個有名望的官員,各方面都不比我差!闭f完并送上玉鏡臺一個,作為信物。待到結婚時,才真相大白,原來這個女婿就是溫嶠自己。玉鏡臺是溫嶠擔任劉琨的長史時,北征前趙劉聰的戰利品。 后來,人們遂以“鏡臺自獻”,比喻自己給自己做媒,暗喻求婚之意。 5. 【丙吉問牛】bingjiwenniu 典出《漢書?丙吉傳》:“吉又嘗出,逢清道,群斗者死傷橫道,吉過之不問,掾史獨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駐,使騎吏問:‘逐牛行幾里矣?’掾史獨謂丞相前后失問,或以譏吉。吉曰:‘……方春少陽用事,未可大熱,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時氣失節,恐有所傷害也。三公典調和陰陽,職當憂,是以問之!蚴纺朔约篌w! 漢宣帝時有一名宰相叫丙吉,有一次上街巡查清道(即現在的戒嚴)時,正好有一幫人打群架,死傷很多,看到道路上躺著死傷者,他連問都沒有問就過去了。繼續往前走,他又遇到有人趕牛,牛伸著舌頭直喘粗氣?吹竭@個情形,丙吉急忙停下了車,派手下人去問這牛是趕了多久才喘氣的。和他一起同行的官員特別不理解: 死傷者躺在地上不管不顧,置之不理,一頭牛喘卻這么關心!丙吉解釋說:“老百姓群毆,出現死傷者,自然有京官管,年底按考核的優劣嚴格獎懲即可。自己作為宰相,犯不著操心。但眼下正值春耕,春天還不太熱,如果牛沒走幾里路就喘氣,恐怕天氣反常,我怕因此影響了農業生產!對做宰相的人來說,這可是大事情。” 后“丙吉問!背S脕矸Q贊官員關心百姓疾苦。 6.【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luyaozhimali,rijiujianrenxin 即路途遙遠才知道馬的力氣,天長日久才知人心的好壞。 相傳北宋年間包拯府中馬漢的侄子馬力去汴梁城,想依附他在朝當官的叔父謀個一官半職,不料在橫渡揚子江時不小心搭乘了一艘賊船。船行駛到江心,賊子將馬力身上的財物洗劫一空,并將馬力推下船去。正當馬力生命垂危之際,一位名叫路遙的打魚老漢將他救起。后來馬力找到了叔父馬漢,在包拯手下做了官。 過了幾年,路遙家中突然失火,三間草房被燒成灰燼。路遙沒有實力重建家園,其妻忽然想起馬力,勸老頭子:“何不去找馬力求援?”路遙于是去汴梁求馬力幫忙。馬力盛情款待救命恩人路遙,三日一小筵,五日一大筵;同時,派人修建路遙房舍。在路遙面前,馬力卻提都沒提資助建房的事。過了三個月,路遙以為馬力厭煩他,于是一氣之下騎著毛驢回家了。到家一看: 青磚瓦舍平地蓋起。聽老伴一說,方知是馬力派人修建的。路遙懊悔自己不該錯怪馬力。 現人們也常用“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來說明經過長期的實際考驗,才能識別人心的善惡好歹;或用以表明自己或別人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
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第二版)(精裝) 作者簡介
王占義,1960年出生,1982年畢業于內蒙古財政學校,1987年畢業于內蒙古大學經濟系,F為新華社內蒙古分社副社長、主任編輯、新華社新聞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新華社教育培訓中心特聘教師、內蒙古十大藏書家、中國報業協會集報分會第三屆理事會常務理事,著有《內蒙古農民食品結構初探》(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科學發展觀視野下傳統媒體加強新興媒體建設的機遇與挑戰》《內蒙古歷史上的今天》《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