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曲藝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665046
- 條形碼:9787530665046 ; 978-7-5306-650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曲藝史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了曲藝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中的地位極其藝術特色、分類, 分別包括: 古代藝術中的說唱因素 (先秦時期) 、曲藝的孕育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曲藝的形成 (隋唐時期) 、古代曲藝的繁榮 (兩宋時期) 、曲藝的穩定與變化 (金元明時期) 、古代曲藝向現代曲藝的轉化 (清代) 、曲藝形式的不斷豐富 (民國時期) 。
中國曲藝史 目錄
引言 / 001
**節曲藝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中的地位 / 001
1.傳遞故事內容 / 002
2.創造藝術形式 / 004
3.培養欣賞習慣 / 005
第二節曲藝的藝術特點 / 006
第三節曲藝的分類 / 010
**章古代藝術中的說唱因素 / 013
——先秦時期
**節先秦藝術中的說唱因素 / 014
1.*早的故事——古代神話 / 014
2.*早的敘事歌曲——古代民歌 / 018
3.*早的笑話——先秦寓言 / 027
4.*早的滑稽表演——優人諷諫 / 031
第二節瞽矇說唱與《成相篇》 / 032
1.瞽矇說唱的形成與發展 / 033
2.瞽矇說唱的曲藝因素及著作 / 035
3.《成相篇》的內容及形式 / 038
4.對《成相篇》的探索 / 040
第二章曲藝的孕育 / 043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節秦至南北朝的社會概況 / 044
1.秦至南北朝的政權*替 / 044
2.秦至南北朝的經濟和文化 / 046
3.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起 / 047
4.統治階級豪華生活對說唱藝術的影響 / 051
第二節古代優人諷諫在秦漢的發展 / 052
1.秦代的優人諷諫 / 053
2.漢代的優人滑稽 / 054
第三節漢代說書的探索 / 055
1.對古籍中說書記錄的探索 / 056
2.關于說書俑的研究 / 057
第四節漢至南北朝的樂府民歌 / 061
1.漢代的樂府民歌 / 061
2.南北朝的樂府民歌 / 065
第三章曲藝的形成 / 069
——隋唐時期
**節唐代的社會概況 / 069
第二節轉變 / 072
1.唐代以前的講經活動 / 074
2.中唐寺院的俗講 / 075
3.轉變的發展過程 / 077
4.轉變產生的其他因素 / 078
5.轉變的演唱形式 / 080
6.變文的分類及內容 / 083
第三節說話 / 091
1.說話藝術的發展 / 091
2.敦煌話本研究 / 094
3.唐代話本的分類及內容 / 096
4.唐代話本的藝術特色 / 102
第四節俗賦、詞文與曲子 / 105
1.俗賦的發展過程 / 106
2.俗賦的流傳方式及內容 / 108
3.詞文的演變及形式 / 111
4.曲子的演變及形式 / 113
第五節參軍戲 / 117
1.參軍戲的形成及發展 / 117
2.參軍戲的表演形式 / 119
3.參軍戲的內容簡析 / 123
4.參軍戲的發展和演變 / 124
第六節唐代說唱藝術的歷史作用 / 126
1.出現了不同的說唱門類 / 126
2.形成自身的表現方法 / 127
3.出現后世許多故事的母本 / 130
4.對其他文學藝術形式的影響 / 131
第四章曲藝的繁榮 / 135
——兩宋時期
**節宋代的社會概況 / 136
1.兩宋的軍事、政治概況 / 136
2.兩宋的經濟、文化概況 / 138
第二節北宋的說唱藝術 / 140
1.民間說話藝術的發展 / 142
2.鼓子詞與諸宮調 / 144
3.合生與商謎 / 148
4.說諢話及其他 / 152
第三節南宋的諸般雜伎 / 153
1.像生與雜扮 / 154
2.涯詞與陶真 / 157
3.各種雜曲小唱 / 159
第四節南宋的“說話四家” / 162
1.“說話四家”的劃分 / 162
2.宋代話本研究 / 165
第五節宋代雜劇中的說唱藝術 / 171
1.宋代雜劇的演出形式 / 172
2.宋代雜劇中的滑稽表演 / 173
3.南戲中的“使砌” / 177
4.雜劇中的其他說唱藝術 / 182
第六節宋代說唱藝術對后世的影響 / 184
1.形成具體的曲種觀念 / 184
2.以瓦舍為中心,使各種說唱藝術匯合成整體 / 185
3.形成演員隊伍及組織 / 186
4.作品內容和主題的縱深開拓 / 187
第五章曲藝的穩定與變化 / 189
——金元明時期
**節金元明的社會概況 / 190
1.金元明時期的政權*替 / 190
2.金元的民族壓迫和階級矛盾 / 191
3.元代的經濟和文化 / 193
4.明代社會和藝術競爭 / 195
第二節金元諸宮調 / 197
1.董解元與《西廂記》 / 198
2.《劉知遠》與《天寶遺事》 / 200
3.諸宮調的文學 / 203
4.諸宮調的音樂 / 207
第三節金元明諸曲雜伎 / 213
1.散曲與時調 / 213
2.貨郎兒與馭說 / 224
3.蓮花落與道情 / 230
4.寶卷與彈詞 / 236
5.院本的演變及其他 / 251
第四節元明說書 / 256
1.元代說書概述 / 257
2.元刊話本研究 / 261
3.明代說書概述 / 268
4.由話本至小說的演變 / 274
第五節明代成化說唱詞話及影響 / 284
1.成化詞話刊本的發現 / 285
2.成化詞話的內容簡析 / 287
3.成化詞話的藝術特色 / 293
4.成化詞話的歷史作用 / 298
5.關于《大唐秦王詞話》 / 301
6.賈鳧西與木皮鼓詞 / 306
第六節大說書家柳敬亭 / 310
1.柳敬亭的生平 / 311
2.柳敬亭的說書藝術 / 314
第七節少數民族曲藝的逐步成熟 / 320
1.關于《格薩爾王傳》 / 320
2.《江嘎爾》與《瑪納斯》 / 324
3.其他少數民族曲藝的發展 / 327
4.少數民族曲藝形成的意義 / 332
第八節古代曲藝理論著作 / 334
1.《醉翁談錄》中的說書理論 / 334
2.胡祇遹關于說唱藝人標準的論述 / 339
3.莫后光的說書理論和教學原則 / 341
4.曲藝與戲曲互通的理論 / 344
第六章古代曲藝向現代曲藝的轉化 / 347
——清代
**節清代的社會概況 / 347
1.滿族的興起和對全國的統治 / 348
2.清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 / 350
第二節現代曲種的形成和轉換 / 353
1.評話與評書 / 354
2.時調與牌子曲 / 360
3.小唱與琴書 / 368
4.蓮花落與道情 / 374
5.彈詞與大鼓 / 378
6.象聲、笑話及相聲 / 389
7.地方性曲種的相繼形成 / 396
8.少數民族曲種的發展 / 406
第三節作家和演員 / 412
1.浦天玉與龔午亭 / 413
2.王周士及評彈“前后四家” / 417
3.羅松窗與韓小窗 / 424
4.寶小岔與司瑞軒 / 428
5.石玉昆與《包公案》 / 433
6.張三祿與朱紹文 / 440
7.土爾巴雅爾與綽旺 / 445
第四節歷代曲目發展的總結 / 446
1.諷刺批判的傳統 / 447
2.熱愛生活的傳統 / 449
3.樹立榜樣的傳統 / 450
4.反映生活的傳統 / 451
第七章曲藝形式的不斷豐富 / 454
——民國時期
**節農村藝人流入城市 / 454
1.辛亥革命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局勢 / 455
2.主要曲種向大城市集中 / 457
第二節曲種的發展與變化 / 459
1.各地曲種的深入發展 / 460
2.曲藝向戲曲的演變與互存 / 474
第三節曲藝戰斗傳統的發揚 / 477
1.淪陷區的曲藝藝術 / 478
2.國統區的曲藝藝術 / 483
第四節解放區新曲藝的興起 / 486
1.紅軍時期的說唱藝術 / 486
2.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的說唱藝術 / 488
第五節傳統曲目概說 / 494
1.傳統曲目的組成部分 / 494
2.傳統曲目內容簡析 / 496
第六節曲藝社會活動的變化 / 500
1.曲藝界的社團組織 / 501
2.廣播電臺對曲藝的推廣 / 505
3.新文人介入和理論研究 / 508
4.曲藝與其他藝術形式在社會活動上的對比 / 510
結束語 / 513
再版后記 / 515
參考書目 / 519
展開全部
中國曲藝史 作者簡介
倪鍾之,我國著名曲藝理論家、教育家,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中國北方曲藝學校研究員等職。著有《中國曲藝史》、《中國相聲史》、《中國當代曲藝史》、《曲藝民俗與民俗曲藝》、《倪鐘之曲藝文選》、《劉文亨和他的相聲藝術》(主編)、《張劍平和他的曲藝創作》(主編)、《中國曲藝通史》(與姜昆合編)、《中國民俗通志(演藝志)》、 《我與曲藝七十年》等專著。
書友推薦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