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毀滅的種子:戰爭與革命中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9)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048141
- 條形碼:9787214048141 ; 978-7-214-04814-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毀滅的種子:戰爭與革命中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9) 本書特色
對國民黨失敗這一問題的新近研究會由《毀滅的種子》而得以開拓。——雷利·桑德蘭(作家)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毀滅的種子:戰爭與革命中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9) 內容簡介
國民黨何以失敗?這是1949年國民黨政權垮臺后,一個在靠前史學界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也是現代中國發展中一個很好值得反思的問題。易勞逸教授通過國民黨自身的各種材料,運用地質學家研究地球形成的方法,摘取若干典型事例,精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作者認為,國民黨的失敗,不是因為缺乏美援,而是由于其自身的弊病和分裂,諸如腐敗無能、紀律廢弛等等。關于這《毀滅的種子:戰爭與革命中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9)》的價值,可以用雷利·桑德蘭的一句話來概括:“對國民黨失敗這一問題的新近研究會由《毀滅的種子》而得以開拓。”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毀滅的種子:戰爭與革命中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9) 目錄
中譯本序
原 序
**章 地方和中央:云南對重慶
第二章 農民、賦稅與國民政府的統治:戰爭年代
第三章 農民、賦稅與革命:戰后年代
第四章 國民黨的政治內幕:三民主義青年團
第五章 國民黨的政治內幕:革新運動
第六章 抗日戰爭時期的國民黨軍隊
第七章 與共產黨作戰的國民黨軍隊
第八章 蔣經國和金圓券改革
第九章 誰丟失了中國?——蔣介石的自辯
結論:暴風雨與革命
Bibliography
參考書目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毀滅的種子:戰爭與革命中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9) 節選
**章 地方和中央:云南對重慶 按照魏德邁將軍的說法,“委員長遠不能算是一個獨裁者,事實上僅僅是一幫烏合之眾的首領而已。他常常難以保證推行自己的命令”。說蔣介石不是一個獨裁者,不過只講對了一半。九州之地,蔣介石的手腳能夠達到的地方,他的飛揚跋扈往往是獨裁和專制的楷模,譬如,他會心血來潮地殺死一個貪官污吏或敗軍之將。但是,有一點魏德邁將軍可以自信是說對了,就是蔣介石以及國民黨政府的權力往往受到各種牽制。 即使在那些國民黨政府直接控制的省份里,基層權力機構也會由若干中央政府駕馭不住的地方士紳來把持。幾乎有一半的軍隊是受一些并不絕對服從中央命令的將領指揮。在20世紀40年代的整個十年間,許多省是在既不忠于蔣介石,而又擅自巧立軍政名目的“省主席”統治之下的。因此,如果以當代西方的國家觀念來衡量,國民黨中國同同時代的歐洲國家相比,并不能算是一個現代的民族國家。這一事實對抗戰中國民黨的言行舉止不無影響,顯然也促使了它在1949年的垮臺。 戰前十年,國民黨中央政府竭盡財力,一心想擴大它的統治區域。到1937年,中國版圖的一半已不同程度地受其領導。但是,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國民黨對一些省份的政治控制程度大大削弱了。由于日本人很快占領了人口稠密、相對發達的省市,而這些地方是國民黨中央政府政治和經濟的立足之地。因此,1938年底,蔣介石及其政府就不得不退入國民黨統治*薄弱的大西南。在那兒,封疆大吏們對中央政府充滿著猜疑、敵視和戒備之心。 例如,1937年春天,在四川的地方雜牌軍和中央軍幾乎釀成火并,只是在經過_二番緊張而又微妙的談判之后,才消除了重慶和南京之間的齟齬。1938年1月,四川省主席劉湘在南京的醫院咽氣之后(他八成死于胃癌),他的老婆和川軍部下又大聲指控這是中央政府為了搬掉執掌川政的障礙,才將他暗殺的。于是,四川的實力派拒絕張群接替劉湘當省主席。八年抗戰,川省的“諸侯”,像潘文華、劉文輝、鄧錫侯,就自始至終抵制著中央政府對戰時天府之國的覬覦。 抗戰期間,閻錫山同重慶的關系更是一面鏡子,反映了國民黨的政治聯合體是多么脆弱。當戰端初開,閻錫山就被任命為二戰區司令長官和蔣介石手下的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可是,八年抗戰,他從來沒有蒞臨過重慶,更沒有同蔣介石見過一面。雖然山西大部分地方已落入日本人和共產黨手中,但他盤踞一隅,儼然是一個獨立王國。閻錫山打出了自己的政黨,名為民主革命同志會。他決不容忍中央軍進駐二戰區,并且抹去了他為中央政府和蔣介石效命的諾言。尤其是1942年后,他發展了與日本人密切而親昵的關系,甚至在日本人占領的太原建立了雙方的聯絡處。在閻錫山看來,戰爭后期,日本人對他的威脅遠不如中央政府。據閻軍的一個將領講,在二戰區,寫在墻頭標語中的“敵人”,首先指的是共產黨。在閻錫山的名冊上,二號敵人是時不時嚇唬和插手山西事務的中央政府,下一名是日占區的漢奸,*后才輪上日本鬼子。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毀滅的種子:戰爭與革命中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9) 作者簡介
易勞逸(LioydE.Eastman),美國伊利諾大學歷史系教授,漢學專家,享譽國際的中國現代問題專家,尤其對國民黨統治中國的歷史有獨到的研究。其代表作有:《毀滅的種子:戰爭與革命中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9)》、《流產的革命:1927—1939年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國民黨中國的法西斯主義:藍衣社》等。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