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漢語敘實謂詞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9153934
- 條形碼:9787309153934 ; 978-7-309-1539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語敘實謂詞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系統研究漢語敘實謂詞的部專著。敘實謂詞以自身語 義內涵內在引出一種指現實態事件的賓語從句,主要有三種:直接感 知動詞、情感動詞、評價動詞。不同敘實謂詞敘實性的強弱體現為其所 引賓句指事實的典型性,后者體現為賓句謂語動詞情狀特征的強階段性、時一空特征的強當下性。通過敘實謂詞的研究,不僅可以認識其自身的功能原理,還可發 現眾多有價值的語法現象,如混沌動詞、原初事件、方式短語、關系焦點、 倒話題結構、預指結構等。另外,本書還指出,傳統哲學的“命題”“真值”等概念,并不可靠,需做語法學的還原。
漢語敘實謂詞研究 目錄
**章 敘實謂詞的語法機制——兼論“知道”的非敘實性
**節 關于敘實謂詞原理的幾種觀點
一、預設
二、斷言
三、指稱
四、時制——兼論“假裝pretend”并非反敘實動詞
五、情景、保真性
六、敘實謂詞補足語的句法復雜性
七、本節結論
第二節 “事件”與“事實”的分別
一、“事實”的一般原理
二、對“命題、真值”概念的批駁
三、強事實的語義機制
四、不同層次的“事實”對應于不同類型的認知動詞
五、本節結論
第三節 “知道”的半敘實性、非敘實性
一、學界關于“know、知道”敘實性的討論
二、“知道”的認知間接性
三、“知道”賓句的概括性
四、“知道”賓句的語力性
五、“知道”句形成預設現象的語義動因
六、本節結論
本章結論
第二章 強敘實動詞
**節 基于事實性強弱的謂詞系統
一、強事實動詞
二、不典型事實動詞
三、弱事實動詞
四、謂詞系統總結
五、“原初事件”
六、本節結論
第二節 強直接感知動詞的敘實性:“盯、注視”
一、強感知動詞所引小句是方式短語
二、“盯、注視”賓動詞的情狀及體貌特征
三、“盯、注視”賓動詞的體貌限制
四、賓句的非語力性
五、“盯、注視”的賓句表示設置
六、本節結論
第三節 無定主語句的現實性與直接感知性
一、如何定義“無定主語”
二、一量名的指稱情況及其賦義規律
三、特指一量名主語句的時制性、話題性及其“原初事件”
四、無定NP對謂詞的選擇:存現性
五、無定主語句的直接感知性
六、無定主語句的依賴性
七、無定主語句的多焦點性
八、本節結論
本章結論
第三章 “看著、看到”等半敘實動詞
**節 “看著”:從直接感知到判斷
一、“看著1”的直接感知動詞用法
二、“看著”短語的分詞狀語用法
三、“看著2”指[親證
四、“看著s”指[判斷
五、本節結論
第二節 “看見、看到、發現”構成由直接感知到抽象認識的連續統
一、“看見、看到、發現”授予名詞賓語[存在]義
二、“看見、看到、發現”賓句的個體性
三、情態動詞在“看見、看到、發現”賓句指現實態
四、賓句的語力性
五、主動詞后帶標句詞
六、本節結論
本章結論
第四章 情感類敘實謂詞
一、情感謂詞研究評述
二、情感謂詞的語義特征
三、情感形容詞和情感動詞
本章結論
第五章 情感形容詞的半敘實性
**節 情感形容詞的一般語法功能
一、情感形容詞構成感嘆句
二、事因與情緒編碼為復句、單句
三、情感形容詞+的是
四、本節結論
第二節 情感形容詞帶小句賓語
一、不能帶賓句的情感形容詞:特殊體驗性
二、情感形容詞帶賓句的語義機制:認知性
三、本節結論
第三節 “后悔”的半敘實性
一、賓句的現實性與非現實性
二、賓句的語力性
三、賓句賓語的話題性/焦點性——倒話題結構
四、本節結論
第四節 “高興”的半敘實性
一、伊藤(2007)
二、對話性、私人性
三、賓句的倒話題結構
四、賓句指難事實現
五、“不高興”
六、本節結論
本章結論
第六章 態度動詞的半敘實性——預指結構與話題標記
**節 現代漢語的預指結構
一、學界關于“我喜歡他老實”類句式的爭論
二、一些語言的預指結構
三、預指結構的語法機制
四、預指成分的話題性
五、預指成分的表述性
六、賓動詞的個體性、主觀性
七、本節結論
第二節 情感形容詞向情感動詞的演化
一、帶主謂小句賓語
二、帶“NP之VP”賓語
三、帶NP賓語
四、本節結論
第三節 “可一情感謂詞”的話題標記功能
一、“情感謂詞+NP,VP”的話題結構
二、“可一情感謂詞”演化為話題標記
三、“可X”演化為話題標記的功能動因
四、“可X”句話題與評述之間的一致關系
五、“可X”句的雙話題現象
六、“可X”的話題標記和副詞功能之間的聯系
七、本節結論
本章結論
第七章 全書結論
一、關于緒論(**章 )
二、關于感知動詞(第二、三章 )
三、關于態度動詞(第四、五、六章 )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漢語敘實謂詞研究 作者簡介
張新華,1971年生,河北邢臺人。2000—2003年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博士學位,2003—2005年于復旦大學中文系從事博士后研究,2005博士后出站并留系工作至今。出版學術專著2部,主持國家社科項目1項,發表論文30余篇。理論素養扎實,關注國內外語言學的前沿發展,并留意哲學、心理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
書友推薦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