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海洋名城:青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026643
- 條形碼:9787567026643 ; 978-7-5670-266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海洋名城:青島 本書特色
青島是中國海洋名城,她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與海洋息息相關。本書追溯了青島海洋文明的起源及其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蘊。青島集合了國內頂級的海洋科研機構,眾多海洋科學家選擇了青島,投身于國家的海洋事業,收獲了大量科技成果,為國家海洋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青島擁有較為完整的海洋產業鏈,海洋經濟發展迅速,大大推動了青島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如今,放眼世界的青島,正以更加開放和積極的態勢為建設海洋強國做出更大的貢獻,努力打造世界海洋名城。本書通過這一系硯系統而又生動的講解,讓更多的讀者在青島深厚的海洋文明底蘊與多彩的海洋民俗信仰中,樹立海洋文化自覺與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以更高的熱情暢游海洋世界、投身海洋探索;期望更多科研人員將云集的海洋科教機構與發展迅速的海洋產業作為基礎,助力海洋開發、海洋利用、海洋保護,以更加突出的專盟優勢?點燃科技創新之光、照亮海洋強國夢想:也期望《中國海洋名城——青島》一書的出版,能夠促進全社會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氛圍的進一步形成,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到前沿海洋科技知識的科普工作中,以全民的力量共同蓄勢藍色跨越,助力青島早日成為國際海洋名城!
中國海洋名城:青島 內容簡介
本書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向讀者介紹了青島形成海洋文明優越的地理位置、悠長的歷史文化發展脈絡、別具風情的海洋民俗,還介紹了眾多海洋科教機構及海洋科普的開展情況、支撐海洋事業發展的海洋科技、助推藍色經濟發展的海洋產業,*后介紹了海洋發展戰略、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國際港口建設等深入謀劃海洋發展、打造國際海洋名城的舉措與進展。
中國海洋名城:青島 目錄
黃海明珠山海濱城
山、海、城與青島海洋文化特質的形成
千難萬難不離嶗山
少海連檣與青島“母親灣”
齊地名城古韻悠長
青島歷史文化發展脈絡
先秦及秦漢海洋活動中心瑯琊郡
明清海防衛海疆
古港揚帆滄溟萬里
瑯琊港
板橋鎮
青島港
先賢德風炳耀千古
古代先賢與青島
近代名流與青島
耕海牧洋的海洋科學家
篇二 海洋民俗演繹別樣風情
異彩紛呈的海洋節慶活動
田橫祭海節
紅島蛤蜊節
神奇而浪漫的海洋傳說
媽祖文化
石老人的傳說
多姿多彩的海洋飲食
以海為廚房美食飄香
青島鲅魚禮
啤酒與海鮮
篇三 海洋科技振興青青之島
近代中國海洋科技發祥地
1898年建立的青島觀象臺
海洋生物學教育與科研的發源地
中國高校**個本科水產系
中國**所海洋高等學府
海洋科教機構云集
青島涉海高校
國家級科研院所
省屬科研院所
企業科研機構
海洋科技引領海洋事業
搭建科技創新平臺
廣納海洋高端人才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海洋科普托起遠行之舟
海洋科教氛圍濃厚
海洋科普場館林立
海洋科普活動多樣
海洋科普出版高地
篇四 海洋產業推動藍色經濟
傳統海洋產業穩海洋經濟發展之基
海洋漁業
濱海旅游業
海洋交通運輸業
新興海洋產業塑藍色經濟新優勢
海洋化工業
海洋工程建筑業
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
海洋船舶工業
未來海洋產業藍色經濟發展新動力
海水利用業
海洋生物醫藥業
涉海會議引領藍色產業新發展
海洋科技會議
海洋水產品會議
海洋可持續發展會議
篇五 走向深監續寫監色華辭
經略海洋海洋強國戰略新支點
國家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
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
謀篇布局完成華麗轉身
打造海洋生態區域
拓展藍色經濟空間
打造海洋文化勝地
高懸風帆助力海洋強國
海上絲綢之路的重鎮
展國際港口雄姿
國際海洋名城建設全面起勢
中國海洋名城:青島 節選
青島坐落于陸海一體化的山東半島,彰顯著自然與人文的共同詩意。山海延綿,城在山海之間,是黃海明珠——青島*大的特色。嶗山、膠州灣是青島的兩大地標:嶗山成就了青島,是青島文詠發展、傳承的精神之源;膠州灣孕育了青島,是青島的“母親灣”。山、海、城三美并舉的獨特魅力使青島于2007年入選世界*美海灣城市,并多次當選中國*佳休閑城市。古代歷史文化與近代多元文化的碰撞與交融,形成了青島匯通古今、融合中西的城市韻味。 山、海、城 與青島海洋文化特質的形成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和內在精神.這種風格和精神既來源于城市獨有的自然地理環境.也來源于城市居民的個性特征。青島的獨特性在于其山、海、城與文化的完美交融,在這里,從異域風格的建筑群到文化學者故居區.再到山、海、城共生的秀麗景色,形成了融會中外、兼備自然與人文內涵的青島特色。 山在海邊,海在城邊,城依山勢。青島享受著大自然所賜予的山海氣蘊,吸納著山光海色。所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怡人的氣候十分適宜居住。 青島三面環海,大海就像母親,環抱滋養著這片土地;海在青島人眼中,被賦予了太多的意義,寄托了太多的情感;有了海,才有了生動完整的青島和青島人。 青島就像一個藍色的精靈,藍色是其文化底色,如大海般兼具深沉與靈動。她沒有北京、南京、西安的“皇城”氣派,也沒有蘇州江南式園林的典雅,但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情。碧海藍天,紅瓦綠樹,儼然是一幅不需要雕琢的美麗畫卷。 近海魚兒跳躍,海鷗低飛.更彰顯了這座山海新城的勃勃生機。20世紀30年代,《青島指南》上曾載有這樣的詩句:“煙水蒼茫月色迷,漁舟晚泊棧橋西。乘涼每至黃昏后,人倚欄桿水拍堤。”描述的正是棧橋的迷人景色。青島的海之所以多情、浪漫,有韻昧、有魅力,使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是因為青島的海更貼近城市,更趨于自然,更有親和力。大海對青島人來說,不是一片單純的水,而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這個城市依山傍海、隨形就勢的布局,典雅的自然氣質,以及溫潤如玉的居住環境,使居住在青島的人們能過著愜意的生活。梁實秋先生曾說:“(青島)到處是紅瓦的樓房點綴在蔥蘢的綠樹中間,而且三面臨海,形勢天成……青島的天氣冬暖夏涼,風光旖旎,而人情尤為淳厚。” 海洋孕育了青島,既有了便利的舟楫,又有了美昧的海鮮。海洋是青島文化的搖籃,是青島的符號和靈氣所在。傍海而建、因海而興的青島之所以充滿活力、盡顯包容與開放的胸襟,既與近代以來青島開埠的特殊性密切相關,又是海洋文化的特質使然。 P2-4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