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通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364159
- 條形碼:9787511364159 ; 978-7-5113-641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通史 內容簡介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燦爛文明史,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泱泱大國。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史曲折而厚重,其間發生的歷史事件、出現的歷史人物錯綜復雜、頭緒繁多,要從總體上把握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了幫助讀者在較短時間內了解中國歷史進程,豐富知識儲備,我們精心編撰了這部《中國通史》,以時間為序,分為華夏源頭、中原爭霸、九州一統、離析與交融、乾坤變幻和王朝更迭六大篇章,精彩扼要地勾勒出中國歷史演進的基本脈絡,系統介紹了中國歷目前的重大事件、風云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容,力求在真實性、趣味性和啟迪性等方面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并通過科學的體例與創新的版式,多方面、新視角、多層面地闡釋中國歷史。 本書還精心選配了數百幅內容涵蓋面廣、表現形式豐富的圖片,包括出土文物、歷史遺跡、戰爭示意圖、名人畫像等,與文字內容互為補充與詮釋,使讀者仿佛置身于一座真實立體的歷史博物館,更加直觀地了解中國歷史。
中國通史 目錄
華夏源頭
遠古文明
鉆木取火
原始文明
黃帝戰蚩尤
堯舜禪讓
大禹治水
夏“家天下”
天下為家
殷商盛象
伊尹輔政
盤庚遷都
牧野之戰
西周滅亡
烽火戲諸侯
中原爭霸
春秋圖霸
齊桓公稱霸
重耳流亡
……
中華民國成立
中國通史 節選
夏“家天下” 天下為家 公天下制度被大禹的兒子夏啟破壞后,自然遭到一些人的反對。夏啟沒有急于鎮壓那些反對他的人,他認為當前*需要做的是安定人心,讓民眾心服口服地擁護自己。于是夏啟在遷都到山西安邑后,嚴格要求自己,以博得人們對他的信任。他的每頓飯只吃一份普通的蔬菜; 睡覺只鋪一床粗糙的舊褥子;除了祭神和祭祖以外,他不許演奏音樂來娛樂;他尊敬老人,愛護小孩;誰有本領,他就親自請來加以重用;誰懂得武藝,他就讓誰帶兵打仗。 一年后,夏啟的聲譽就大大提高了。大家一致認為夏啟理所當然地是大禹的繼承人了,對于父死子繼的家天下制度,人們覺得并沒有什么不合理。但后來夏啟還是過上了荒淫的生活,喜歡飲酒、打獵、歌舞。他的兒子們也開始了權力之爭,他的小兒子武觀因此被放逐到黃河西岸,并試圖反叛自己的父親。 夏啟死后,他的兒子太康做了君主。太康是個不管政事,昏庸無能的人。他只有一個愛好,那就是打獵。有一次,太康帶著隨從到洛水南岸去打獵。他越打越起勁,一去竟然100 天沒回家。 這時,在黃河下游有個夷族,部落首領名叫后羿,后羿的射箭技能非常出眾,他射出的箭百發百中。后羿看到太康出去打獵,覺得這是個奪取夏王權力的機會,就親自帶兵把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帶著一大批獵得的野獸,興高采烈地歸來時,發現洛水北岸排滿后羿的軍隊,攔住他的歸路。無奈之下,太康只好流亡在洛水南面。當時后羿還不敢自立為王,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當夏王,而他自己卻操縱了國家的權力。 仲康死后,后羿趕走了仲康的兒子相,奪了夏朝的王位。他仗著射箭的本領,也作威作福起來。后羿和太康一樣,整天打獵,把國家政事交給他的親信寒浞處理。寒浞瞞著后羿,籠絡人心。有一天,后羿打獵回來,寒浞暗地里派人把他殺死。 后羿一死,寒浞便奪了王位,他擔心夏族再跟他爭奪王位,便殺死了被后羿趕走的相。那時候,相的妻子已經懷了孕,為了保住自己和胎兒的命,相的妻子迫不得已,從墻洞里爬了出去,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后來生下了兒子少康。 少康很小就十分聰明。后緡覺得這個孩子很有希望恢復夏王朝,在他剛剛懂事的時候,便把先輩創建夏王朝的故事講給他聽,叮囑他長大以后一定要報仇雪恨。 少康從小在這種教育的耳濡目染下,果然發憤圖強,為夏朝復興做準備,先在外祖父有仍氏的部落擔任管理畜牧的官。澆( 寒浞長子) 知道少康長大后,便又派人來殺害他。少康逃到虞舜的后代有虞氏那里。有虞氏的首領虞思覺得少康很有出息,就任命他為部落里管理膳食的官,學習管理財物的本領。后來,虞思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少康,把一塊叫綸的地方交給他管理。綸這個地方有5 平方千米大小,有很好的田地,并有500 名士兵。這樣,少康就建立起恢復夏朝的根據地和武裝。 少康宣揚他的祖先夏禹的豐功偉績,以此來號召人們支持他復興故國。少康把那些被后羿和寒浞搞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流浪在外的夏朝舊官吏召集到綸地,叫他們跟著自己重建夏朝。他先派一個名叫艾的大將去刺探澆的實力,又派自己的兒子季予攻打澆的兒子戈豷的領地,削弱澆的力量。艾和季予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少康對于澆的情況已經了如指掌,趁勢消滅了澆的兒子戈豷,這樣一來使得澆處于孤立無援的地步。 一切都準備就緒后,少康便從綸地起兵,向夏朝的舊都城安邑殺去。這時候寒浞已經死去,澆雖然想抵抗,怎奈力量過于弱小,*終被少康消滅了,天下又回到了夏禹子孫的手里。 夏朝從太康到少康,中間大約有一百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國家一直處于混戰狀態。長期的戰亂使生產荒廢,民不聊生。少康執政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發展農業。少康深知要想得到人民的擁護,就要關心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所以,少康即位后,恢復了夏王朝稷官管理農業生產的制度。同時,他又恢復了水正的官職,重新整治黃河、管理水利工程。 除此之外,少康還分封他的小兒子去越國世代祭祀祖先大禹的陵墓。 還有一件事常常使少康感到心中不安,那就是夷族和夏朝之間的斗爭仍在繼續。為了杜絕這種禍患再次發生,少康決定征戰夷族,以顯示夏王朝的實力和威風。但可惜的是,少康很早就過世了,征服東夷成了他的未竟之業。 后來,少康的兒子季杼(也作予)即位。他繼承了少康的遺志,積極地準備征服東夷。傳說為了戰爭的需要,杼制造了許多進攻武器,還發明了一種可以避箭的護身衣,叫作“甲”。季杼終于戰勝了夷族,夏的勢力范圍又擴大了。 ……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