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達洛維太太 本書特色
“對于她來說,創作是對她的自我及個人發展的不斷探究。”——埃倫·霍克斯(Ellen Hawkes Rogat),《貝爾的伍爾夫傳中的貞女》(The Virgin in the Bell Biography) 她是一位印象主義派的有才能的作家,文字優美而令人困惑。——愛德華·摩根·福斯特(E.M.Forster) 伍爾夫是重重矛盾的混合體,她的作品既不切實際又物質主義,既有神秘主義又有政治性,既是詩人又是社會批評家,既重事實又充滿幻想。——約翰·梅法姆(John Mepham),《弗吉尼亞·伍爾夫:文學生平》(Virginia Woolf :A Literary Life) 她作品的力量正在于它們表現了生活本身就是矛盾和對立的因素之間的不可避免和永無止境的斗爭。——羅杰·普爾(Roger Poole),《不為人知的伍爾夫》(The Unknown Virginia Woolf) 《達洛維夫人》審視了1923 年的英國統治階級,伍爾夫在小說中活靈活現地寫出了統治階級的愚昧,充滿了粗暴的男性至上觀念和對王室及帝國的盲目崇拜和效忠。這樣的一種社會氛圍使一些受害者絕望自殺,另一些則尋求安逸,放棄了追求。——亞歷克斯·茲沃德林(Alex Zwerdling),《弗吉尼亞·伍爾夫和現實世界》(Virginia Woolf and the Real World)
達洛維太太 內容簡介
《達洛維太太》探討了“人存在的意義”這個問題,主人公(克拉麗莎)更多是處在生活的枷鎖之中,只在意“體面”的生活,而并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和價值。這本書中想表達的是每個人都要珍惜生命和生活,勇于突破生活的牢籠,真正去體會愛,體會感動,而不只是虛榮而迷茫地活著。此外,伍爾夫作為女性主義文學的先鋒人物,在文中清晰地體現了女人在當時社會面臨的種種問題。
達洛維太太 節選
《達洛維太太》金句匯編:
他過些天就要從印度回來了,是六月還是七月,她記不清了,因為他的來信總是那么枯燥無味;倒是他常說的幾句話讓人忘不掉;她記得他的眼睛、他的折疊小刀、他的微笑、他的壞脾氣,還有,在忘掉了成千上萬件事情之后,還記得他說過的關于卷心菜的諸如此類的話——多奇怪呀! 二十多年了——克拉麗莎相信,你即使在車流之中,或在夜半醒來,總能感覺到一種特殊的寂靜,或者說是肅穆;總能感覺到一種不可名狀的停頓、一種掛慮(但那有可能是因為她的心臟,據說是流行性感冒所致),等待著國會大廈上的大本鐘敲響。聽!那深沉洪亮的鐘聲響了。先是前奏,旋律優美;然后報時,鏗鏘有力。那深沉的音波逐漸消逝在空中。我們是如此愚蠢,穿過維多利亞街時她這樣想。因為只有老天爺才知道一個人為什么如此熱愛和如此看重它,人們發明了它,把它建造在自己周圍,打亂它,又每時每刻重新創造它。 有的日子、有的景物會把彼得平靜地帶回她的心里,全然沒有往日的苦澀,這也許是關心別人得到的回報吧。 現在她不愿意對世界上的任何人評頭品足。她覺得自己非常年輕,與此同時又不可言狀地衰老。她像一把鋒力的刀穿入一切事物的內部,與此同時又在外部觀望。每當她觀看那些過往的出租車時,總有只身在外、漂泊海上的感覺;她總覺得日子難挨, 危機四伏。這并不是因為她自作聰明或自恃出眾。她究竟是如何靠丹尼爾斯小姐傳授的那點支離破碎的知識度過這半生的,連自己也不明白。她什么都不懂,不懂語言,不懂歷史;她現在很少讀書,除了在床上讀些回憶錄;然而對她來說, 這里的一切,那些過往的出租車,絕對有吸引力;她不愿對彼得評頭品定,也不愿對自已說三道四。 走向邦德街時她問著自己,她的生命必須不可避免地終止,這要緊嗎?所有這一切在沒有她的情況下必須繼續存在,她對此生氣嗎?相信死亡絕對是個終結難道不令人感到欣慰嗎?然而在倫敦的大街上,在世事沉浮之中,在這里,在那里,她竟然幸存下來,彼得也幸存下來,他們活在彼此心中,因為她確信她是家鄉樹叢的一部分,是家鄉那座確實丑陋、凌亂、頹敗的房屋的一部分,是從未謀面的家族親人的一部分;她像薄霧飄散在她*熟悉的人們中間,他們用自己的枝杈將她擴散,正如她曾見樹木散開薄霧一般,然而她的生命、她的自我飄散得何等遙遠。但是當她觀看哈查茲書店的櫥窗時究竟在夢想著什么呢?她在努力尋覓著什么呢?鄉間白茫茫的黎明是一種什么意象,這時她正讀著那本打開的書上的詩句:
無須再怕驕陽酷暑
也不畏懼肆虐寒冬。 淚水和憂傷,勇氣和忍耐力,一種完全正義和堅忍的態度。 然而她總感到刺痛,因為這個野蠻的魔鬼在她心中翻攪!因為她聽見樹枝咔嚓作響并感覺到魔鬼的蹄子踏入枝葉繁茂的樹林深處,即靈魂的深處;因為她從來沒有感到過比較滿意或比較安全,那是由于仇恨這個野蠻的魔鬼無時無刻不在她心中翻攪;特別自她得病以來這仇恨產生了巨大的力量,使她感到被擦傷,感到脊柱受損,不僅帶給她肉體的疼痛;而且動搖、震顫、扭曲了她從美景、友誼、健康、愛戀和美化家園當中得到的樂趣,似乎真的有一個魔鬼在刨根,似乎表面的心滿意足不過全是自愛的表現!如此這般的仇恨! 現在是六點轉變為七點的瞬間,每一朵花——玫瑰、康乃馨、鳶尾、丁香——正爛漫輝煌,白色、藍綠色、紅色、深橙色;每朵花仿佛都在霧蒙蒙的花壇里單獨燃燒,柔和而純潔;她是多么喜愛那些灰白色的蛾子啊,它們旋轉著飛進飛出,飛過向日葵花,飛過晚櫻草! 世界已經揚起了鞭子,會落到誰的頭上呢? 整個世界在動搖,在震顫,并威脅著要迸出烈焰。 他們身后的那些白色半身雕像以及那些擺滿《閑談者》雜志和汽水瓶的小桌似乎在表示贊許,似乎在暗示英格蘭起伏的麥浪和莊園宅邸,似乎在反射外面汽車輪胎微弱的嗡嗡聲,正如教堂內低語高響廊的墻壁反射一個人的說話聲并借助整個建筑物的力量把它變得洪亮悅耳。 一陣微風帶著從未有過的暖意炫耀地吹拂著墨爾街,吹過稀疏的樹木,吹過青銅英雄雕像,也掀動了在鮑利先生的英國胸中飄揚著的國旗。 然而它們在向他招手;樹葉充滿活力,樹木充滿活力。由于那些樹葉通過千百萬條纖維與座位上的他,與他自己的身體相聯接,它們煽動著他的身體,使其隨之上下起伏。當樹枝伸展的時候,他也伸展肢體以示贊同。 周圍一個人都沒有。她的話音轉瞬即逝。猶如一枚火箭轉瞬即逝。它射出的無數火花在照亮長空之后終于退讓了,黑暗重又降臨,潑灑在眾多房屋和高塔的輪廓線上;荒涼的山坡變得模糊不清,*終陷入黑暗。 他在等待。他在傾聽。一只棲息在對面欄桿上的麻雀叫著“塞普蒂莫斯,塞普蒂莫斯”,重復了四五遍,然后拉長調子繼續尖聲唱起希臘文,敘述世間如何沒有罪惡;另一只麻雀也加入進來,它們一起用刺耳的長聲唱著希臘文,從河那邊死者經常出沒的生命草場的樹叢里,敘述著世間如何沒有死亡。 無影無形的上蒼在命令他看,這個聲音在與他—塞普蒂莫斯——進行溝通,他*近曾出生入死過,是全人類*偉大的人,是前來復興社會的上帝(他躺著,像一張床單,像一塊只有太陽才能融化的雪毯,永不損耗,永遠受苦),是替罪的蓋羊,是永遠蒙受苦難的人;但是塞普蒂莫斯不想看,他痛苦地呻吟著,揮了揮手把那永久的苦難、那永久的孤獨從身邊趕開。 而后,一個衣衫襤褸、相貌平平的男人提著一個皮革書包站在圣保羅大教堂的臺階上,欲進又止,因為不知里面會有什么精神安慰,會受到多大的歡迎,也不知里面有多少飄著旗子的墳墓,那些旗子不是戰勝軍隊的象征,而是戰勝煩人的追求真理精神的象征,他想,為了追求真理,我現在連個職業都沒有。
達洛維太太 作者簡介
弗吉尼亞·吳爾夫是19-20世紀英國女作家、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意識流文學代表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