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再造文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45795
- 條形碼:9787208145795 ; 978-7-208-14579-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再造文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在真空中創造的,而是在繼承了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有著鮮明的理論品格: 承中——繼承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中的一切優秀方面。既不同于全盤否定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虛無主義,又不同于厚古薄今、以古非今的保守主義。 接馬——接續并發揚光大西歐馬克思主義和蘇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精神,服務于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 化西——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要有選擇地消化、吸收西方文化中有益于中國的方面,為我所用。
再造文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 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20世紀30年代至今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的思想理論和實踐運動。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既反對忽視理論的經驗主義或機會主義,對各種思想理論資源保持有選擇的開放態度,同時又反對把某些思想或理論原則形而上學化的教條主義,逐漸形成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鮮明的理論品格。 《再造文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特點在于從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明不斷融合、相互激發和提升的角度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揭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在邏輯,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豐富性、復雜性與正當性。
再造文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 目錄
引 言
**章 中國人自己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研究的“西化”傾向/以解決中國問題為導向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基于中國關懷的馬克思主義研究
第二章 從西歐、蘇俄到中國
馬克思主義在西歐/馬克思主義在俄國和中國/馬克思主義在世界各國的傳播/蘇東劇變后馬克思主義的沉浮
第三章 革命與建設的辯證法
破除革命和建設的二元論/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和階級斗爭理論/社會主義中國的建設成就/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思想武器
第四章 文化傳承與文明再造
馬克思主義如何看待傳統/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差異性和親和性/對中華優秀文化的吸納與利用/中國社會主義模式的民族文化特色/當代中國的指導思想
第五章 毛澤東的探索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毛澤東與梁漱溟的“爭論”/探索中國自己的道路/毛澤東探索的成果與局限
第六章 鄧小平的開創
改革與革命/開放與自主/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
第七章 “姓資”?“姓社”!
改革開放“姓社”不“姓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底線/揚棄和利用資本主義/為什么中國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第八章 三個歷史時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個歷史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大特色/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新的歷史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使命
第九章 大時代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華文明與當代中國/駕馭市場經濟與現代科學技術/中華文明復興與全球文明秩序
后 記
索 引
再造文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 作者簡介
吳新文,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哲學博士,兼任復旦大學思想史研究中心研究員、上海東方青年學社常務理事、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壇學術委員。主要從事中華文明與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意識形態與文化建設、應用倫理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為什么還需要馬克思主義》(合著,獲第十三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主要譯著有:《面向行動的經濟倫理學》、《杜威全集:早期著作集》第三卷。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