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中國地方財政支出對產業升級的空間效應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18673
- 條形碼:9787521818673 ; 978-7-5218-186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地方財政支出對產業升級的空間效應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了財政支出政策在推動產業升級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有助于深化決策者對借助財政政策工具支持產業升級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的認識 ; 剖析了地方財政支出和產業升級在時空上的演變特征, 以明晰財政支出政策和產業升級的歷史變遷和演進規律, 轉變產業發展觀念 ; 進一步將空間因素納入了地方財政支出對產業升級的效應研究, 并通過引入政府競爭理論為空間效應的實證分析提供理論支撐。
中國地方財政支出對產業升級的空間效應研究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思路與主要內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主要內容
1.3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創新點與不足之處
1.4.1 主要創新點
1.4.2 不足之處
1.5 研究范圍的界定和相關概念說明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產業升級的內涵
2.1.1 一個新的內涵分析框架
2.1.2 產業升級、產業轉型、產業結構升級三者關系辨析
2.2 支持產業升級的財政政策研究
2.2.1 財政支持產業結構升級
2.2.2 財政支持產業生態化
2.2.3 財政支持技術創新
2.3 文獻評述
第3章 地方財政支出對產業結構升級的空間效應
3.1 引言
3.2 傳導機制分析:兩條傳導路徑
3.2.1 三次產業結構升級
3.2.2 要素稟賦結構升級
3.2.3 兩條傳導路徑的比較
3.3 空間效應的研究方法
3.3.1 新經濟地理學
3.3.2 空間計量經濟學
3.3.3 空間自相關檢驗
3.3.4 空間計量模型形式
3.4 財政支出的總量效應與結構效應
3.4.1 教育支出
3.4.2 科學技術支出
3.4.3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
3.4.4 政府投資J性支出
3.5 本地直接效應分析
3.5.1 數據說明、變量設置與模型設定
3.5.2 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3.6 空間溢出效應檢驗
3.6.1 時空演變特征分析
3.6.2 理論分析與形成機理
3.6.3 空間自相關檢驗
3.6.4 空間溢出效應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3.7 結論與政策建議
3.7.1 研究結論
3.7.2 政策建議
第4章 地方財政支出對產業生態化的空間效應
4.1 引言
4.2 空間效應的形成機理
4.2.1 生態要素跨區域流動
4.2.2 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能力差異
4.3 空間相關統計描述
4.3.1 財政支出與產業生態化的時空演變特征分析
4.3.2 空間自相關檢驗
4.3.3 研究假設的提出
4.4 空間效應的實證檢驗
4.4.1 指標選取與數據說明
4.4.2 模型的設定
4.4.3 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4.5 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5章 地方財政支出對技術創新的空間效應
5.1 引言
5.2 科教支出作用于技術創新的傳導機制
5.3 空間效應的形成機理
5.4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的提出
5.5 空間相關性統計描述
5.5.1 技術創新的時空演變特征分析
5.5.2 空間自相關檢驗
5.6 空間效應的實證檢驗
5.6.1 指標選取、數據說明及模型的設定
5.6.2 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5.7 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研究重點回顧與主要結論
6.1.1 構建了產業升級的內涵分析框架
6.1.2 揭示了地方財政支出的產業升級空間效應的形成機理
6.1.3 實證檢驗了地方財政支出對產業升級的空間效應
6.2 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6.2.1 產業升級進程中政府與市場的角色
6.2.2 財政支出結構偏向性問題
6.2.3 產業升級中的“轉移支付”問題
6.2.4 地方政府間的合作與競爭問題
6.3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思路與主要內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主要內容
1.3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創新點與不足之處
1.4.1 主要創新點
1.4.2 不足之處
1.5 研究范圍的界定和相關概念說明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產業升級的內涵
2.1.1 一個新的內涵分析框架
2.1.2 產業升級、產業轉型、產業結構升級三者關系辨析
2.2 支持產業升級的財政政策研究
2.2.1 財政支持產業結構升級
2.2.2 財政支持產業生態化
2.2.3 財政支持技術創新
2.3 文獻評述
第3章 地方財政支出對產業結構升級的空間效應
3.1 引言
3.2 傳導機制分析:兩條傳導路徑
3.2.1 三次產業結構升級
3.2.2 要素稟賦結構升級
3.2.3 兩條傳導路徑的比較
3.3 空間效應的研究方法
3.3.1 新經濟地理學
3.3.2 空間計量經濟學
3.3.3 空間自相關檢驗
3.3.4 空間計量模型形式
3.4 財政支出的總量效應與結構效應
3.4.1 教育支出
3.4.2 科學技術支出
3.4.3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
3.4.4 政府投資J性支出
3.5 本地直接效應分析
3.5.1 數據說明、變量設置與模型設定
3.5.2 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3.6 空間溢出效應檢驗
3.6.1 時空演變特征分析
3.6.2 理論分析與形成機理
3.6.3 空間自相關檢驗
3.6.4 空間溢出效應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3.7 結論與政策建議
3.7.1 研究結論
3.7.2 政策建議
第4章 地方財政支出對產業生態化的空間效應
4.1 引言
4.2 空間效應的形成機理
4.2.1 生態要素跨區域流動
4.2.2 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能力差異
4.3 空間相關統計描述
4.3.1 財政支出與產業生態化的時空演變特征分析
4.3.2 空間自相關檢驗
4.3.3 研究假設的提出
4.4 空間效應的實證檢驗
4.4.1 指標選取與數據說明
4.4.2 模型的設定
4.4.3 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4.5 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5章 地方財政支出對技術創新的空間效應
5.1 引言
5.2 科教支出作用于技術創新的傳導機制
5.3 空間效應的形成機理
5.4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的提出
5.5 空間相關性統計描述
5.5.1 技術創新的時空演變特征分析
5.5.2 空間自相關檢驗
5.6 空間效應的實證檢驗
5.6.1 指標選取、數據說明及模型的設定
5.6.2 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5.7 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研究重點回顧與主要結論
6.1.1 構建了產業升級的內涵分析框架
6.1.2 揭示了地方財政支出的產業升級空間效應的形成機理
6.1.3 實證檢驗了地方財政支出對產業升級的空間效應
6.2 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6.2.1 產業升級進程中政府與市場的角色
6.2.2 財政支出結構偏向性問題
6.2.3 產業升級中的“轉移支付”問題
6.2.4 地方政府間的合作與競爭問題
6.3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中國地方財政支出對產業升級的空間效應研究 作者簡介
劉仁濟,男,就職于廣東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廣東地方公共財政研究中心,主要從事財政理論與政策、產業政策分析與評價等領域的研究。近年來,先后主持和參與國家及省部級課題10余項,執筆撰寫的咨政報告獲省級政府部門采納,形成決策參考,在《財貿經濟》《科學學研究》《稅務研究》等CSSCI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