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不去勇敢 怎能堅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75935
- 條形碼:9787518075935 ; 978-7-5180-759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不去勇敢 怎能堅強 內容簡介
人生旅途中,我們經常會感到迷茫和膽怯,躊躇而不知如何前行,甚至害怕跌倒和失敗,害怕被社會打磨得過于世故圓滑,害怕成為自己曾經討厭的那種人。 本書著力為讀者解決人生路上的困惑、糾結和苦惱,讓每個人都能直面自己的內心和現實狀況,用勇敢的姿態、堅強的內心去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成為更好的自己。
不去勇敢 怎能堅強 目錄
走自己的路,走出別人沒走過的路 002
自救是擺脫厄運唯一的武器 006
命運在自己手里,不在別人的嘴里 010
依靠他人,怎能成就杰出的自己 014
可以敗給別人,不能輸給自己 018
理想不是被現實磨平的,而是被心埋沒的 023
第2章 你*懼怕的,全藏在你的內心 027
恐懼源于想象,折磨來自內心 028
懼怕現實,人生中就只剩下“逃避”二字 031
重要的不是折磨本身,而是被折磨之后得到什么 034
改變現狀,你必須調整自己的消極想法 038
庸庸碌碌,你甘心這樣度過一生嗎 042
不懼磨難,人生總是先苦后甜 045
第3章 豈能隨波逐流,永遠不做大多數 051
改變命運從改變想法開始 052
“雄心”是所有奇跡的萌發點 056
先有超人之思,后有驚人之業 061
思維的角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064
另辟蹊徑,你才能領先別人 069
第4章 豈能猶猶豫豫,邁出特立獨行的腳步 075
抓住機遇是成功人生的**課 076
只要決定去做,成功就會存在 079
走在人先,才能贏在人前 083
先推動自己,再去推動世界 087
不敢登高,只能徘徊在底層 091
第5章 有爭做**的實力,有敢做唯一的勇氣 097
氣魄大才可做大,起點高才能至高 098
人可以低一時,但不能低一世 102
意識到自己的無知,是有知的開始 106
只接受*好的,經常會得到*好的 110
自我推銷是創造機會的途徑 114
第6章 即使偏離目標,也不就此沮喪 119
上帝的延遲,并不等于上帝的拒絕 120
不用蠻力,方向比距離更重要 124
摔倒了幾次,就要爬起來幾次 127
偏離靶心,并不等于失敗 131
胖子和瘦子,誰走枕木走得更遠 134
第7章 專心于路,別在意腳下的困難 139
不要放棄尋找,希望永遠存在 140
在每一次逆境中,都隱藏著成功的契機 143
走泥濘的路,才能留下清晰的腳印 146
接受所謂的不幸,期盼生活的彩虹 151
堅強的信念,是生命*強的支柱 154
第8章 鍛造自我,積極鑄造心靈的韌度 159
人生需要選擇,更要懂得放棄 160
讓心先到達,則一切皆有可能 163
心若在,夢想就永遠存在 167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沒有的 170
人生就像賽跑,要找到自己的起跑線 174
第9章 拓展張力,勇敢地做*好的自己 179
心中充滿自信,做*出色的自己 180
活著不是感受苦難,而是脫離苦難向往未來 182
永遠不滿足于現狀,努力做*好的自己 186
即使是一個螺絲釘,也要變得不可替代 189
不逃避艱辛,從A奔向A+ 193
第10章 激發潛能,讓怯懦的因子無處藏身 199
釋放自己,人生不加框 200
只要努力,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202
專注細節,讓自己精益求精 206
掌控自己,就要事事竭盡全力 208
主宰生活,微笑是積極的人生態度 212
參考文獻 216
不去勇敢 怎能堅強 節選
理想不是被現實磨平的,而是被心埋沒的 一個人在經歷了挫折和失敗后,面對問題時會產生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當我們說“理想已經被現實磨平了”的時候,當我們說“現實帶給我的是一次次打擊,我終于放棄”的時候,我們的表現就是“習得性無助”。而當一個人產生無助感以后,操作活動和智力活動都會減弱,并且整個生活都會罩上一層灰暗的陰影。 我們有許多人就是生活在這樣的框框中,許多人都在過著這樣的人生。年輕的時候,他們意氣風發,屢屢嘗試,但屢屢失敗。幾次失敗以后,他們便開始不是抱怨這個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懷疑自己的能力,他們不是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標準,即使原有的限制已取消,但他們早已經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習慣了,不想再跳了。人們往往因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敗者的生活。 曾經有這樣一個著名的實驗:在一個玻璃杯里放進一只跳蚤,跳蚤立即輕易地跳了出來。又重復幾遍,結果還是一樣。接下來科學家再次把這只跳蚤放進杯子里,不過這次放進后立即在杯子上加一個玻璃蓋。 “嘣”的一聲,跳蚤跳起來后重重地撞在玻璃蓋上,但它不會停下來,因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跳起,一次次被撞,跳蚤開始變得聰明起來,它開始根據蓋子的高度來調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后來,這只跳蚤再也沒有撞擊到這個蓋子,而是在蓋子下面自由地跳動。 一天后,科學家把這個蓋子輕輕拿掉,跳蚤不知道蓋子已經去掉了,它還在原來的高度繼續地跳;三天以后,這只跳蚤還在那里跳;一周以后,這只可憐的跳蚤還在玻璃杯里不停地跳著——此時它已經無法跳出這個玻璃杯了。 跳蚤還能跳出這個杯子嗎?其實讓這只跳蚤再次跳出這個玻璃杯的方法非常簡單,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盞酒精燈在杯底加熱,當跳蚤熱得受不了的時候,它就會“嘣”的一下跳了出去。人有些時候也是這樣。因為自我設限,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為他們的心里也默認了一個“高度”,這個高度常常給自己的潛意識暗示:成功是不可能的,這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心理高度”是人無法取得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我們能不能跳過這個高度?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這一切問題都取決于自我設限和自我暗示。一個人在自己生活經歷和社會遭遇中,如何認識自我,在心里如何描繪自我形象,也就是 你認為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成功或失敗的人,勇敢或懦弱的人,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自己的命運。你可能渺小,也可能偉大,這都取決于你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取決于你的心理態度如何,取決于你能否靠自己去奮斗。 但是,在遭受挫折和打擊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產生無助感。古今中外,有很多絕不輕言放棄的人,他們也絕不會被挫折所擊倒。失敗對他們而言,是學習和吸取教訓的機會,是下一次努力的臺階。這樣的人克服了內心的恐懼和障礙,從而具備了頑強的意志和高遠的智慧。他們不是“屢戰屢敗”的愚人,而是“屢敗屢戰”的斗士,他們就是成功者。 數千年來,人們一直認為要在4分鐘內跑完1公里的路程是一件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不過在1954年5月6日,運動員班尼斯特將它變成了可能。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每天早上起床后,他便大聲對自己說:“我一定能在4分鐘內跑完1公里!我一定能實現我的理想!我一定能成功!”大喊100遍后,在教練的指導下進行艱苦的體能訓練。終于,他用3分56秒多的時間打破了1公里的長跑紀錄。有趣的是,在隨后的一年里,竟有37人打破了這項世界紀錄,在那以后打破這項紀錄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人生所能達到的高度,往往就是人們在心理上為自己界定的高度。將思想聚集在“怎么可能”的懷疑上,你就會被自己的智力潛能壓抑,把可能實現的東西扼殺在搖籃之中。將思想聚集在“怎么才能”的探索上,你的大腦才會開動起來,把各種“不可能”變為可能! 只有突破限制,跳出框框,你才能以跳躍式的行動大步向前邁進。自古以來,每一個創造性發明,每一次革命性突破,每一個平凡人的成功,都是勇于突破框框,向原本以為不可能的事做出挑戰的結果。土耳其諺語說:每個人的心中都隱伏著一頭雄獅。中國古語說:人皆可以為堯舜。這些鼓舞人心的話語,是人對自身價值應有的判定。 據資料分析,人的潛能幾乎是無窮無盡的。著名的心理學家奧托指出:“一個人所發揮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據說像愛因斯坦這樣的天才,其潛能的發揮也還不到10%。我們要努力拋棄自卑的想法、無所作為的想法、甘居下游的想法,充滿自信地去發揮自己、推銷自己、實現自己。成功者就是那些擁有堅定信念的普通人。成功的程度決定于你的信念程度。 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自信是邁向成功的起點,世界上任何一個偉大的人物無不以其堅強的自信為先導。有了自信就有了勇氣與熱情。信心起作用的過程是這樣的:每當你相信“我能做到”時,自然就會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