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突尼斯政治轉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7363
- 條形碼:9787520367363 ; 978-7-5203-673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突尼斯政治轉型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政治轉型理論作為分析工具,梳理近代以來突尼斯政治轉型歷程,分析政治轉型的動力、次序、結果,以及作用機制。重點從四個方面展開研究,即突尼斯改革傳統的形成與演變,現代政治體制與經濟社會互動,突尼斯行政、政黨、安全、非政府領域的改革,以及突尼斯應對靠前形勢變化的努力等。本書認為突尼斯政治轉型獨具特色,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歷史發展的道路,但囿于國內外環境,政治轉型仍未成功,邁上更高水平發展階段面臨嚴峻挑戰。
突尼斯政治轉型研究 目錄
一 研究緣起
二 理論線索
三 研究維度
四 文獻回顧
五 研究思路
**章 近代以來突尼斯政治改革
**節 侯賽因王朝改革
一 “自治”與“獨立”的艱難抉擇
二 早期現代化嘗試
三 憲法的引入和實踐
第二節 法國殖民改造
一 “保護國”下的雙軌制
二 殖民經濟的調整與發展
三 同化政策的實施
第三節 突尼斯改革主義傳統
一 突尼斯改革主義傳統的形成
二 突尼斯改革主義傳統中的憲法因素
三 突尼斯政治改革中的世俗化與西化傾向
第四節 突尼斯的政治變革
一 突尼斯政治變革的發生
二 突尼斯進入政治過渡
三 聯合政府的執政實踐
四 埃塞卜西新政
本章小結
第二章 現代突尼斯政治體制的形成及與社會經濟的互動
**節 現代突尼斯政治體制的形成
一 現代突尼斯政治體制形成的多重因素
二 現代突尼斯政治體制的結構
三 現代突尼斯政治體制的特點
第二節 現代突尼斯的社會政策
一 民粹主義政策
二 法團主義政策
三 侍從主義政策
第三節 現代突尼斯民族經濟的建立與轉型
一 突尼斯在“非殖民化”中建立民族經濟
二 “社會主義實踐”后國有經濟初具規模
三 “改革開放”確立外向型經濟模式
四 “結構調整”后加速融入全球市場
第四節 突尼斯旅游業發展戰略
一 新自由主義改革與突尼斯旅游業發展戰略的出臺
二 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
三 發展旅游業的負面影響
四 轉型時期突尼斯旅游業的發展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突尼斯行政機構改革
**節 “總統君主制”的建立
一 突尼斯民族國家形成的有利條件
二 突尼斯民族國家構建的過程
三 “總統君主制”的建立
第二節 行政機構改革
一 “憲政社會主義”階段行政機構大力擴充
二 自由化過程中行政權力的變化
三 “新時代”技術官僚機構的形成
第三節 總統權力的變化與統治方式的變革
一 “布爾吉巴主義”主導下的總統制
二 “變革”新時代的總統制
三 強人政治的強盛與沒落
四 布爾吉巴與本·阿里總統制的異同
本章小結
……
第四章 突尼斯政黨制度沿革
第五章 軍隊與安全機構政治地位嬗變
第六章 非政府組織與突尼斯政治體制改革
第七章 國際政治與突尼斯政治體制改革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突尼斯大事年表
后記
突尼斯政治轉型研究 節選
《突尼斯政治轉型研究》: 第二,行政部門主導憲法體制。在突尼斯的政治文化中,“憲法”是核心理念。自1861年政治改革以來,憲法深植于突尼斯的政治文化之中。一代又一代的政治精英們以此為其奮斗目標。但是,在現實政治中,憲法體制卻體現了突尼斯的特色,即世俗與宗教相結合、民主與威權相結合、理想與現實相結合。突尼斯歷屆政府都擁抱民主,但在現實政治中行政機構突出,立法結構弱小。在其政治體系中,黨的高層領導多在行政機構中任職,事實上國家領導人的繼承人是政府總理而不是議長。另外,行政權力還擴展到了經濟、社會領域。新憲政黨精英往往在銀行、國有企業、社會團體中交替任職。總統頒布的命令不僅迅速而且高效地得到執行,而議會鮮有獨立重要立法成果。在司法領域,本·阿里甚至兼任國家法律委員會主席! 〉谌,有限參與的政黨政治。突尼斯威權主義政治體制形成了獨特的政黨政治。執政黨繼承突尼斯的政治傳統,長期獨大。反對黨弱小而分散,既有執政黨的分支,也有共產黨和伊斯蘭政黨的分野。政黨政治下有限的政治參與彰顯了突尼斯政治現代化的緩慢進展。如前所述,突尼斯開啟立憲改革之后,精英主義政治經歷了從赫爾丁到穆斯塔法·薩阿列比,再到布爾吉巴、本·阿里的傳承體系。他們所代表的政治組織便是君主立憲群體、青年突尼斯、憲政黨、新憲政黨(后來更名為社會主義憲政黨、憲政民主聯盟)。作為執政黨而言,新憲政黨不僅僅代表執政集團,尤為重要的是代表了其政治意識形態。而曾經在突尼斯政壇發揮一定影響的共產黨、自由主義政黨、伊斯蘭政黨都無法在以上兩個方面與執政黨爭雄。但是,突尼斯威權主義政權為了緩解國內壓力、迎合國際政治,不得不做出政治自由化的表態。突尼斯政府曾在1981年、1988年先后出臺了政黨法,允許自由主義政黨參與政治,共產黨和伊斯蘭政黨被排除在外。這表明,突尼斯的政黨政治本質上是“憲法體制”下精英政治的內部游戲。不過,即使在有限的政治自由化過程中,反對黨被馴服,完全成了配合政府主導下的政治自由化的點綴! 〉谒,國家機器專制權力的顯性和隱性使用。突尼斯的威權主義政治體制除了以總統為代表的行政機構和執政黨提供的組織保障之外,國家專制機構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突尼斯的軍隊實力弱小,傳統上并不參與政治,但其對內維持威權統治的作用仍然至關重要。而警察等安全機構同時兼具了顯性和隱性的威懾作用。當代突尼斯在幾次政治危機中軍隊的介入顯示了其維護政權的壓制性作用。1978年“黑色星期四”、1984年的“面包暴動”中,軍隊都對民眾反抗進行了堅決鎮壓。而安全機構在本·阿里政權消除政治伊斯蘭的威脅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在對付政治伊斯蘭的反抗過程中,安全機構監禁了上萬名伊斯蘭主義者,對其支持者和家屬實行了“社會死亡”政策。使其無法享受工作、旅行、出國等公民待遇! 〉谖澹钦M織緩慢發展。威權主義政治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有限地使用專制機構,這使得突尼斯非政府組織實現了有限的發展。隨著突尼斯經濟不斷發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民眾的參與意識不斷增強。突尼斯非政府組織的繁榮一定程度上充當了政治參與的媒介。突尼斯人權聯盟(LTDH,成立于1977年)等組織發揮了重要作用。突尼斯人權聯盟是阿拉伯世界的**個此類組織。該組織不但監督突尼斯政府的人權紀錄,而且為伊斯蘭組織人員辯護,是唯一向突尼斯政府產生壓力的非政府組織。在阿拉伯一伊斯蘭世界,傳統上存在一些非正式的政治參與途徑。以親緣關系、宗教、鄰里社區、職業、商業網為基礎,民眾建立了大量的非正式組織。突尼斯非政府組織更多充當法團主義組織,與政治社會的互動十分有限,在推動政治發展方面發揮的作用極其有限!
突尼斯政治轉型研究 作者簡介
李競強,男,1986年生,甘肅天水人,世界史博士,洛陽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講師,鄭州大學世界史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中東史、中東國際關系等,在《世界歷史》《歐洲研究》《阿拉伯世界研究》等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主持或參與國家、省市級項目多項。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