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牧司一方(播州楊氏土司墓葬管窺)(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00349
- 條形碼:9787030600349 ; 978-7-03-06003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牧司一方(播州楊氏土司墓葬管窺)(精)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六章:章,緒論,對中國土司制度、貴州土司、播州與楊氏的基本情況作簡要敘述;第二章,對播州土司遺存的發現與研究情況進行回顧;第三章,對播州土司遺存進行分類并對其做初步認識的闡釋;第四章,重點介紹發現和發掘確認的楊氏土司墓葬,并對之從擇地因素、墓葬形制及相關問題、腰坑葬俗、“四神”的演變及發展、陶俑、祭祀空間及祭葬儀式、喪葬制度的形成與發展以及儒、釋、道在播州的并流發展等幾個方面進行解析;第五章,將播州楊氏土司墓葬與楊氏家族墓、播州宣慰同知羅氏墓、播州地區其他墓葬以及周邊地區職官和土司墓葬進行對比觀察和分析研究;第六章,結語,對在播州楊氏土司遺存考古工作中關于土司考古理論、方法和技術的探索和經驗進行歸納總結。綜合而言,本書資料翔實,內容豐富,觀點新穎,圖文并茂,適合考古學、歷史學、土司學、民族學、人類學等學科學者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者閱讀。
牧司一方(播州楊氏土司墓葬管窺)(精) 目錄
目錄
序
**章 緒論 001
**節 中國土司制度與貴州土司略述 002
一、中國土司制度的形成 002
二、貴州土司略述 004
(一)思州田氏 006
(二)水東宋氏 009
(三)水西安氏 010
第二節 播州與楊氏 013
一、播州沿革 013
二、楊氏治播 017
(一)楊氏入播 018
(二)基業初成 019
(三)播州盛世 020
(四)土司強權 022
(五)平播改土 024
(六)“平播”原因分析 025
三、楊氏世系 028
四、楊氏聯姻 039
(一)入播初期的楊、謝聯姻 039
(二)南宋至明中期與思州田氏的聯姻 039
(三)明代中后期與俞氏的聯姻 040
(四)楊氏末期與江西龍虎山張天師家族的聯姻 041
(五)楊氏其他姻親 042
五、楊氏族屬 042
(一)既往研究及夷族說 042
(二)漢族說 044
(三)小結 046
第二章 播州土司遺存的發現與研究回顧 049
**節 發現歷程 050
第二節 研究回顧 057
一、歷史文獻研究 058
二、考古研究 061
第三章 播州土司遺存類別與初步認識 065
**節 遺存類別 067
一、司治遺址 067
(一)白錦堡治冉川 067
(二)晚期司治穆家川 067
二、關囤遺址 068
三、田莊堰塘 069
四、寺觀遺址 069
(一)云峰山寺 069
(二)紫霞山山寨及先天觀遺址 070
(三)中寺遺址 070
(四)回龍寺遺址 070
五、橋道 071
(一)普濟橋 071
(二)馬坎關古道 071
(三)楠木渡遺址 072
六、碑刻摩崖 072
(一)鶴鳴洞摩崖 072
(二)普濟橋、普濟庵摩崖石刻 072
(三)石敢當碑 073
七、墓葬 073
第二節 初步認識 074
一、司治變遷 074
(一)早期堡治——播川 074
(二)中期堡治——冉川 076
(三)晚期司治——穆家川 078
二、關囤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082
(一)體系概況 083
(二)背景分析 086
(三)形成、發展 087
三、遺存格局及相互關聯 089
第四章 楊氏土司墓葬的發現與解構 093
**節 土司墓地 095
一、皇墳嘴墓地 095
(一)楊粲墓(M1) 097
(二)楊嘉貞墓(M2) 106
(三)楊炯墓(M3) 109
(四)楊斌墓(M4) 111
二、趙家壩墓地 118
(一)楊忠彥墓(M2) 118
(二)楊元鼎墓(M1) 122
(三)權殯厝葬的土司夫人墓(M3) 125
三、新蒲墓地 126
(一)楊烈墓(M1) 128
(二)楊鏗墓(M2) 130
(三)楊價墓(M3) 133
(四)周邊相關遺址 136
四、高坪墓地 139
(一)楊文墓(M1) 141
(二)楊升墓(M4) 145
(三)楊綱墓(M3) 150
(四)楊愛墓(M5) 154
(五)楊相墓(M6) 159
(六)五室墓(M2) 161
五、雷水堰墓地 185
(一)墓園 186
(二)M10 189
(三)楊輝墓(M11) 190
(四)兩墓關系 197
(五)墓祠遺址 197
(六)雷水堰墓地祔葬的推測 200
第二節 疑是土司墓地:桃溪寺墓地 202
一、M1 203
二、M2 203
三、M3 205
四、墓葬年代及墓主蠡測 205
第三節 墓葬解構 207
一、擇地因素分析 208
(一)環境制約 208
(二)專地入葬 209
(三)權力彰顯 210
(四)風水堪輿 211
(五)莊田權屬 215
(六)結論 216
二、墓葬形制及相關問題研究 217
(一)楊氏土司墓葬形制演變 218
(二)相關問題研究 220
(三)結語 224
三、腰坑葬俗 224
(一)播州楊氏土司墓葬腰坑類型 224
(二)腰坑形制演變原因分析 227
(三)播州楊氏土司墓葬腰坑溯源 229
(四)結論 232
四、“四神”的演變及發展 233
(一)黔北宋墓“四神”雕刻的分型及分期 233
(二)腰坑“四神”的發現 240
(三)腰坑“四神”的演變規律及功能 245
(四)結論 250
五、陶俑芻議 250
(一)播州楊氏土司墓葬陶俑的發現 251
(二)播州陶俑的分期及時代風格 255
(三)播州陶俑的文化淵源及所反映的習俗 258
(四)結論 264
六、祭祀空間及祭葬儀式 264
(一)墓外祭祀空間及分類 264
(二)墓內祭祀空間 269
(三)結論 274
七、喪葬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275
(一)墓地格局 276
(二)“祔葬”制度 278
(三)播州楊氏喪葬制度的形成和發展 285
(四)結語 287
八、儒、釋、道在播州的并流發展 288
(一)儒學傳統及禮制遵守 288
(二)佛教史跡 289
(三)濃郁的道教之風 291
(四)結論 303
第五章 對比觀察 305
**節 播州相關墓葬 306
一、楊氏家族墓 306
(一)高坪筆架山墓地 306
(二)高坪黃秧嘴墓地 309
(三)龍坑范家堡墓地 314
(四)對比分析 317
二、宣慰同知羅氏家族墓 317
(一)墓葬基本情況 318
(二)對比分析 321
三、其他墓葬 321
(一)墓葬發現情況 322
(二)對比分析 325
第二節 周邊職官、土司墓葬 326
一、四川安丙家族墓 326
二、湖南永順彭氏土司墓 330
三、湖北唐崖覃氏土司墓 333
四、四川平武王氏土司墓 335
五、云南景東陶氏土司墓 338
第三節 初步認識 340
第六章 結語:土司考古探索 343
一、理念、方法、技術 344
二、保護、展示、利用 350
三、土司考古探索及意義 351
后記 354
插圖目錄
圖1-1 貴州“四大土司”位置示意圖 005
圖1-2 思州、思南田氏世系 006
圖1-3 水東宋氏世系 009
圖1-4 水西安氏世系 012
圖1-5 播州疆域變遷圖 014
圖1-6 平播之戰示意圖 026
圖1-7 播州楊氏世系 030
圖3-1 播州土司遺存分布圖 066
圖3-2 明萬歷遵義府城圖 080
圖3-3 清咸豐八年遵義城 081
圖3-4 1928 年遵義老城 082
圖3-5 播州關囤體系 084
圖4-1 播州楊氏土司墓地分布位置圖 094
圖4-2 皇墳嘴墓地航拍 096
圖4-3 楊粲墓平、剖面圖 098
圖4-4 楊粲墓透視圖 099
圖4-5 楊粲墓墓碑 100
圖4-6 楊粲墓鎮墓石 100
圖4-7 楊粲墓志銘殘塊拓片 101
圖4-8 楊粲墓出土文物 103
圖4-9 楊粲墓出土構件 104
圖4-10 楊嘉貞墓全景 106
圖4-11 楊嘉貞墓男室后龕文字 107
圖4-12 楊嘉貞墓出土文物 107
圖4-13 楊嘉貞墓碑拓片 108
圖4-14 楊炯墓全景 110
圖4-15 楊炯墓墓室雕刻拓片 110
圖4-16 楊炯墓田夫人墓志拓片 111
圖4-17 楊炯墓田夫人墓室出土陶俑 112
圖4-18 楊斌墓全景 113
圖4-19 楊斌墓墓碑、墓志等 114
圖4-20 楊斌墓腰坑石、買地券 115
圖4-21 趙家壩墓地航拍 119
圖4-22 楊忠彥墓全景 119
圖4-23 楊忠彥墓近景 120
圖4-24 楊忠彥墓墓碑 121
圖4-25 楊元鼎墓全景 123
圖4-26 楊元鼎墓室雕刻拓片 123
圖4-27 楊元鼎夫人田氏墓志拓片 124
圖4-28 楊元鼎墓“三供” 125
圖4-29 趙家壩M3 全景 126
圖4-30 新蒲墓地及周邊遺存分布圖 126
圖4-31 楊烈墓全景 128
圖4-32 楊烈墓碑及石翁仲 129
圖4-33 楊鏗墓平、剖面圖 131
圖4-34 楊鏗墓墓志拓片 132
圖4-35 楊鏗墓出土部分器物 133
圖4-36 楊價墓、楊烈墓及墓園垣墻平面圖 134
圖4-37 楊價墓航拍 134
圖4-38 楊價墓出土器物 135
圖4-39 新場遺址平面圖 137
圖4-40 新場遺址出土建筑構件 137
圖4-41 挨河窯址全景 138
圖4-42 高坪墓地平面圖 139
圖4-43 楊文墓全景 141
圖4-44 楊文墓神道碑、壙志銘、鎮墓券拓片 143
圖4-45 楊升墓全景 146
圖4-46 楊升墓室雕刻拓片 147
圖4-47 楊升墓墓碑及墓志拓片 149
圖4-48 楊升墓出土陶俑 149
圖4-49 楊綱墓全景 151
圖4-50 楊綱墓雕刻拓片 152
圖4-51 楊綱墓出土器物 153
圖4-52 楊愛墓全景 154
圖4-53 楊愛墓雕刻拓片 155
圖4-54 楊愛墓腰坑石 155
圖4-55 楊愛墓修墓題記拓片 156
圖4-56 楊相墓全景 160
圖4-57 楊相墓張氏墓碑拓片 161
圖4-58 五室墓全景 162
圖4-59 五室墓出土金鑲寶三龍五鳳冠飾件 165
圖4-60 金鑲寶三龍五鳳冠飾件安放位置 167
圖4-61 五室墓出土金鑲寶五鳳冠飾件 168
圖4-62 五室墓出土金鑲寶五鳳冠 170
圖4-63 五室墓出土金簪及對比材料 171
圖4-64 五室墓出土銀簪及對比材料 172
圖4-65 五室墓出土金鑲水晶葫蘆耳環及對比材料 173
圖4-66 五室墓出土金鑲寶蝶趕花耳環 173
圖4-67 五室墓出土透雕圓形玉牌及對比材料 173
圖4-68 五室墓出土蛾形小牌及對比材料 173
圖4-69 五室墓出土透雕心形小牌 174
圖4-70 五室墓出土龍頭連珠紋金手鐲 174
圖4-71 五室墓出土金鑲寶龍頭紋金手鐲及對比材料 174
圖4-72 五室墓出土金手鐲及其他對比材料 176
圖4-73 五室墓出土金鑲紫寶戒指及對比材料 176
圖4-74 五室墓出土金圓箍小花戒指及對比材料 176
圖4-75 五室墓出土金圓箍戒指 176
圖4-76 五室墓出土金圓珠紐扣 176
圖4-77 五室墓出土金鑲寶蝶趕花紐扣及對比材料 177
圖4-78 五室墓出土金魚墜領及對比材料 177
圖4-79 五室墓出土桃形、方形海潮紋玉帶板 179
圖4-80 五室墓出土半圓柱形、半桃形水晶帶板及對比材料 179
圖4-81 五室墓出土鎏金銀鑲綠玉寶石
序
**章 緒論 001
**節 中國土司制度與貴州土司略述 002
一、中國土司制度的形成 002
二、貴州土司略述 004
(一)思州田氏 006
(二)水東宋氏 009
(三)水西安氏 010
第二節 播州與楊氏 013
一、播州沿革 013
二、楊氏治播 017
(一)楊氏入播 018
(二)基業初成 019
(三)播州盛世 020
(四)土司強權 022
(五)平播改土 024
(六)“平播”原因分析 025
三、楊氏世系 028
四、楊氏聯姻 039
(一)入播初期的楊、謝聯姻 039
(二)南宋至明中期與思州田氏的聯姻 039
(三)明代中后期與俞氏的聯姻 040
(四)楊氏末期與江西龍虎山張天師家族的聯姻 041
(五)楊氏其他姻親 042
五、楊氏族屬 042
(一)既往研究及夷族說 042
(二)漢族說 044
(三)小結 046
第二章 播州土司遺存的發現與研究回顧 049
**節 發現歷程 050
第二節 研究回顧 057
一、歷史文獻研究 058
二、考古研究 061
第三章 播州土司遺存類別與初步認識 065
**節 遺存類別 067
一、司治遺址 067
(一)白錦堡治冉川 067
(二)晚期司治穆家川 067
二、關囤遺址 068
三、田莊堰塘 069
四、寺觀遺址 069
(一)云峰山寺 069
(二)紫霞山山寨及先天觀遺址 070
(三)中寺遺址 070
(四)回龍寺遺址 070
五、橋道 071
(一)普濟橋 071
(二)馬坎關古道 071
(三)楠木渡遺址 072
六、碑刻摩崖 072
(一)鶴鳴洞摩崖 072
(二)普濟橋、普濟庵摩崖石刻 072
(三)石敢當碑 073
七、墓葬 073
第二節 初步認識 074
一、司治變遷 074
(一)早期堡治——播川 074
(二)中期堡治——冉川 076
(三)晚期司治——穆家川 078
二、關囤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082
(一)體系概況 083
(二)背景分析 086
(三)形成、發展 087
三、遺存格局及相互關聯 089
第四章 楊氏土司墓葬的發現與解構 093
**節 土司墓地 095
一、皇墳嘴墓地 095
(一)楊粲墓(M1) 097
(二)楊嘉貞墓(M2) 106
(三)楊炯墓(M3) 109
(四)楊斌墓(M4) 111
二、趙家壩墓地 118
(一)楊忠彥墓(M2) 118
(二)楊元鼎墓(M1) 122
(三)權殯厝葬的土司夫人墓(M3) 125
三、新蒲墓地 126
(一)楊烈墓(M1) 128
(二)楊鏗墓(M2) 130
(三)楊價墓(M3) 133
(四)周邊相關遺址 136
四、高坪墓地 139
(一)楊文墓(M1) 141
(二)楊升墓(M4) 145
(三)楊綱墓(M3) 150
(四)楊愛墓(M5) 154
(五)楊相墓(M6) 159
(六)五室墓(M2) 161
五、雷水堰墓地 185
(一)墓園 186
(二)M10 189
(三)楊輝墓(M11) 190
(四)兩墓關系 197
(五)墓祠遺址 197
(六)雷水堰墓地祔葬的推測 200
第二節 疑是土司墓地:桃溪寺墓地 202
一、M1 203
二、M2 203
三、M3 205
四、墓葬年代及墓主蠡測 205
第三節 墓葬解構 207
一、擇地因素分析 208
(一)環境制約 208
(二)專地入葬 209
(三)權力彰顯 210
(四)風水堪輿 211
(五)莊田權屬 215
(六)結論 216
二、墓葬形制及相關問題研究 217
(一)楊氏土司墓葬形制演變 218
(二)相關問題研究 220
(三)結語 224
三、腰坑葬俗 224
(一)播州楊氏土司墓葬腰坑類型 224
(二)腰坑形制演變原因分析 227
(三)播州楊氏土司墓葬腰坑溯源 229
(四)結論 232
四、“四神”的演變及發展 233
(一)黔北宋墓“四神”雕刻的分型及分期 233
(二)腰坑“四神”的發現 240
(三)腰坑“四神”的演變規律及功能 245
(四)結論 250
五、陶俑芻議 250
(一)播州楊氏土司墓葬陶俑的發現 251
(二)播州陶俑的分期及時代風格 255
(三)播州陶俑的文化淵源及所反映的習俗 258
(四)結論 264
六、祭祀空間及祭葬儀式 264
(一)墓外祭祀空間及分類 264
(二)墓內祭祀空間 269
(三)結論 274
七、喪葬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275
(一)墓地格局 276
(二)“祔葬”制度 278
(三)播州楊氏喪葬制度的形成和發展 285
(四)結語 287
八、儒、釋、道在播州的并流發展 288
(一)儒學傳統及禮制遵守 288
(二)佛教史跡 289
(三)濃郁的道教之風 291
(四)結論 303
第五章 對比觀察 305
**節 播州相關墓葬 306
一、楊氏家族墓 306
(一)高坪筆架山墓地 306
(二)高坪黃秧嘴墓地 309
(三)龍坑范家堡墓地 314
(四)對比分析 317
二、宣慰同知羅氏家族墓 317
(一)墓葬基本情況 318
(二)對比分析 321
三、其他墓葬 321
(一)墓葬發現情況 322
(二)對比分析 325
第二節 周邊職官、土司墓葬 326
一、四川安丙家族墓 326
二、湖南永順彭氏土司墓 330
三、湖北唐崖覃氏土司墓 333
四、四川平武王氏土司墓 335
五、云南景東陶氏土司墓 338
第三節 初步認識 340
第六章 結語:土司考古探索 343
一、理念、方法、技術 344
二、保護、展示、利用 350
三、土司考古探索及意義 351
后記 354
插圖目錄
圖1-1 貴州“四大土司”位置示意圖 005
圖1-2 思州、思南田氏世系 006
圖1-3 水東宋氏世系 009
圖1-4 水西安氏世系 012
圖1-5 播州疆域變遷圖 014
圖1-6 平播之戰示意圖 026
圖1-7 播州楊氏世系 030
圖3-1 播州土司遺存分布圖 066
圖3-2 明萬歷遵義府城圖 080
圖3-3 清咸豐八年遵義城 081
圖3-4 1928 年遵義老城 082
圖3-5 播州關囤體系 084
圖4-1 播州楊氏土司墓地分布位置圖 094
圖4-2 皇墳嘴墓地航拍 096
圖4-3 楊粲墓平、剖面圖 098
圖4-4 楊粲墓透視圖 099
圖4-5 楊粲墓墓碑 100
圖4-6 楊粲墓鎮墓石 100
圖4-7 楊粲墓志銘殘塊拓片 101
圖4-8 楊粲墓出土文物 103
圖4-9 楊粲墓出土構件 104
圖4-10 楊嘉貞墓全景 106
圖4-11 楊嘉貞墓男室后龕文字 107
圖4-12 楊嘉貞墓出土文物 107
圖4-13 楊嘉貞墓碑拓片 108
圖4-14 楊炯墓全景 110
圖4-15 楊炯墓墓室雕刻拓片 110
圖4-16 楊炯墓田夫人墓志拓片 111
圖4-17 楊炯墓田夫人墓室出土陶俑 112
圖4-18 楊斌墓全景 113
圖4-19 楊斌墓墓碑、墓志等 114
圖4-20 楊斌墓腰坑石、買地券 115
圖4-21 趙家壩墓地航拍 119
圖4-22 楊忠彥墓全景 119
圖4-23 楊忠彥墓近景 120
圖4-24 楊忠彥墓墓碑 121
圖4-25 楊元鼎墓全景 123
圖4-26 楊元鼎墓室雕刻拓片 123
圖4-27 楊元鼎夫人田氏墓志拓片 124
圖4-28 楊元鼎墓“三供” 125
圖4-29 趙家壩M3 全景 126
圖4-30 新蒲墓地及周邊遺存分布圖 126
圖4-31 楊烈墓全景 128
圖4-32 楊烈墓碑及石翁仲 129
圖4-33 楊鏗墓平、剖面圖 131
圖4-34 楊鏗墓墓志拓片 132
圖4-35 楊鏗墓出土部分器物 133
圖4-36 楊價墓、楊烈墓及墓園垣墻平面圖 134
圖4-37 楊價墓航拍 134
圖4-38 楊價墓出土器物 135
圖4-39 新場遺址平面圖 137
圖4-40 新場遺址出土建筑構件 137
圖4-41 挨河窯址全景 138
圖4-42 高坪墓地平面圖 139
圖4-43 楊文墓全景 141
圖4-44 楊文墓神道碑、壙志銘、鎮墓券拓片 143
圖4-45 楊升墓全景 146
圖4-46 楊升墓室雕刻拓片 147
圖4-47 楊升墓墓碑及墓志拓片 149
圖4-48 楊升墓出土陶俑 149
圖4-49 楊綱墓全景 151
圖4-50 楊綱墓雕刻拓片 152
圖4-51 楊綱墓出土器物 153
圖4-52 楊愛墓全景 154
圖4-53 楊愛墓雕刻拓片 155
圖4-54 楊愛墓腰坑石 155
圖4-55 楊愛墓修墓題記拓片 156
圖4-56 楊相墓全景 160
圖4-57 楊相墓張氏墓碑拓片 161
圖4-58 五室墓全景 162
圖4-59 五室墓出土金鑲寶三龍五鳳冠飾件 165
圖4-60 金鑲寶三龍五鳳冠飾件安放位置 167
圖4-61 五室墓出土金鑲寶五鳳冠飾件 168
圖4-62 五室墓出土金鑲寶五鳳冠 170
圖4-63 五室墓出土金簪及對比材料 171
圖4-64 五室墓出土銀簪及對比材料 172
圖4-65 五室墓出土金鑲水晶葫蘆耳環及對比材料 173
圖4-66 五室墓出土金鑲寶蝶趕花耳環 173
圖4-67 五室墓出土透雕圓形玉牌及對比材料 173
圖4-68 五室墓出土蛾形小牌及對比材料 173
圖4-69 五室墓出土透雕心形小牌 174
圖4-70 五室墓出土龍頭連珠紋金手鐲 174
圖4-71 五室墓出土金鑲寶龍頭紋金手鐲及對比材料 174
圖4-72 五室墓出土金手鐲及其他對比材料 176
圖4-73 五室墓出土金鑲紫寶戒指及對比材料 176
圖4-74 五室墓出土金圓箍小花戒指及對比材料 176
圖4-75 五室墓出土金圓箍戒指 176
圖4-76 五室墓出土金圓珠紐扣 176
圖4-77 五室墓出土金鑲寶蝶趕花紐扣及對比材料 177
圖4-78 五室墓出土金魚墜領及對比材料 177
圖4-79 五室墓出土桃形、方形海潮紋玉帶板 179
圖4-80 五室墓出土半圓柱形、半桃形水晶帶板及對比材料 179
圖4-81 五室墓出土鎏金銀鑲綠玉寶石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