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果戈理短篇小說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9450
- 條形碼:9787108069450 ; 978-7-108-06945-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果戈理短篇小說選 本書特色
“很早以前, 我就一心在努力,讓人們在讀完我的作品后,能隨心所欲地把魔鬼嘲笑個夠。這個魔鬼,就是現實和人性中的黑暗。”——果戈理
《果戈理短篇小說集》中所選的篇目,皆為果戈理的經典之作,體現了果戈理在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他與眾不同的對世界的感受。這里有烏克蘭民間生活的敘寫,鄉村生活的脈脈溫情;更有對病態的都市生活現實及人的道德形態的關注。生命存在的荒謬,與人類道德的罪愆,在果戈理的小說中實現了雙向重構。
果戈理短篇小說選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果戈理短篇小說代表作6篇: 《可怕的復仇》《舊式地主》《涅瓦大街》《鼻子》《肖像》《外套》, 體現了果戈理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和他與眾不同的對世界的感受, 帶領讀者去認識這位“嘴上掛著微笑, 眼中含著熱淚, 心中充滿嘆息”的杰出的俄國作家。
果戈理短篇小說選 目錄
導讀 半入人間半入魔——談談果戈理和他的短篇小說
進一步閱讀書目??
作者生平及創作年表??
可怕的復仇
舊式地主
涅瓦大街
鼻子
肖像
外套
譯后記??
果戈理短篇小說選 節選
半入人間半入魔
談談果戈理和他的短篇小說(節選)
侯?? 丹
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果戈理(1809—1852)是一位在俄國文學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的作家,也是我國*早譯介的俄國作家之一。早在 1907 年,魯迅就在《摩羅詩力說》一文中稱贊果戈理的作品“以不可見之淚痕悲色,振其邦人”,從 20 世紀 20 年代開始,果戈理的作品被陸續翻譯成中文,他的創作不僅影響了包括魯迅在內的一代又一代中國作家,同時也讓他本人在中國讀者間獲得了廣泛的聲譽,果戈理的名字在我國早已人盡皆知。
果戈理出生在烏克蘭一個地主家庭,他在父親的田莊瓦西里耶夫卡度過自己的童年。1820 年,涅仁高級科學中學成立,果戈理的父親得到消息后決定把果戈理送到這所學校讀書。1821 年,果戈理進入涅仁中學,被編入二年級。涅仁中學為九年學制,分為三個學習階段,*后三年學習大學課程,畢業后被看成大學生。果戈理的家境并不富裕,在上學之初他難看的穿著常常受到同學們的嘲笑,處境就像《外套》中的巴施馬奇金一樣可憐,這讓他流下了數不清的眼淚。*終,他的喜劇才華挽救了他,當同學們發現他十分善于嘲諷的特點之后,便不敢再隨便地去招惹他。但是,他心中所嘗到的苦澀并沒有被遺忘,并且在他后來所寫的那些小人物身上得到一一再現。巴施馬奇金那句悲憤的指責,“你們為什么要欺負我啊?”,或許也是年少的、憂郁的果戈理從心里發出的吶喊。少年時代的卑微處境讓果戈理始終保持著對下層人民的人道主義同情。
1828 年果戈理從涅仁中學畢業,獲得十四等文官資格。同年年底,他告別了自己的家鄉瓦西里耶夫卡,和好友達尼列夫斯基一起動身前往彼得堡。彼得大帝建立起來的京城對外省青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少年時代的果戈理一心向往首都的生活,幻想能在那里干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然而彼得堡的生活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昂貴的物價讓家境貧寒的果戈理感到難以承受,十四等文官的微薄薪俸讓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為了掙到僅夠支付一年房租 和飯費的這點錢,我就必須出賣自己的健康和寶貴的時間嗎?真不像話,這像什么?”對供職感到失望的果戈理立志從事文學創作。1829 年他匿名出版了長詩《漢斯·古謝加頓》,這部作品不僅沒有得到評論界的認可,反而遭到了可怕的批評,于是他跑遍所有書店,把這本書全都買回來之后付之一炬。但是他并沒有就此灰心喪氣,1831 年,他的成名作《狄康卡近鄉夜話》**部出版了,翌年,又出版了第二部。引人入勝的鬼怪傳說、濃郁的民間生活氣息,以及歡樂幽默的調性,使作品一經問世就受到了評論界的歡迎。納杰日金寫道:“擺在我們面前的這本小書屬于我國文學*令人愉快的現象。”普希金在讀過《狄康卡近鄉夜話》之后寫道:“它使我感到驚喜。這才是真正的快活呢,真摯、自然,沒有矯飾,沒有拘束。”評論界的肯定堅定了果戈理從事文學寫作的決心,在此后的幾年里,他筆耕
不輟、佳作頻出。
《狄康卡近鄉夜話》之后,果戈理的《小品集》和《密爾格拉得》相繼問世,新的小說集雖然仍然有許多滑稽可笑的描寫,但已經不再是單純地引人發笑,在可笑的文字背后隱藏著作者對庸俗現實的批判和內心的感傷,他矛盾而復雜的個性逐漸開始顯露出來。果戈理在《作者自白》中曾這樣談論自己,他說自己是個天生“性格憂郁”的人,但是憂郁的性格卻同喜劇性的幽默結合在了一起:“雖說我天生性格憂郁,可我經常愛開玩笑……”天賦的喜劇才能和憂傷敏感的性格形成了果戈理獨特的藝術個性。表面的歡樂與深層的感傷相結合成為果戈理創作的一個顯著特點,即使是在他展現喜劇才華的巔峰之作《欽差大臣》中流露出的感情也不是純粹的、無憂無慮的歡樂,“那些以為這部喜劇僅僅是引人發笑的人錯了。是的,它表面上是滑稽可笑的;可它的骨子里卻隱藏著痛苦”。在《死魂靈》中這種雙重性特點表現得更加鮮明,果戈理已經不滿足于將感傷的心緒隱藏在可笑的文字背后,而是以大段的抒情語言獨立出現在作品當中,形成與日常生活描寫相平行的另一種調性的內容。在中篇小說《外套》中感傷主義傾向達到了頂峰,雖然仍然有歡樂幽默的畫面交相出現,但是作品的整體風格已經發生了改變。因此,果戈理雖然頂著喜劇作家的頭銜步入文壇,但他卻從來都“不是一位簡單的好逗樂子的人,而是一位憂郁、高尚的幽默家,嘴角掛著微笑,眼中含著熱淚,心中充滿嘆息”。正像舍維廖夫所評論的那樣,“在他的小說中我們似乎看到了兩個人:一個是藝術家,他以洞察秋毫的奇特的想象吸引著我們,以接連不斷的笑使人開心,透過笑他俯視著世間的一切卑下的現象;另一個是人,他在悲痛地哭泣,當藝術家大笑的時候,他心中卻是另一番感受”。他的藝術創作是歡樂與憂傷的奇妙結合,這種雙重性正是果戈理才華的本質特點。
果戈理短篇小說選 作者簡介
尼古拉·果戈理(1809—1852)出生于烏克蘭波爾塔瓦省密爾格拉德縣,俄國十九世紀經典作家,被別林斯基譽為“文壇盟主,詩人魁首”。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發表成名作《狄康卡近鄉夜話》,主要作品有《欽差大臣》《死魂靈》《彼得堡故事》等。他的作品語言幽默,思想深刻,對后來的俄國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