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回廊之椅.先鋒.雙魚星座.父親是個兵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354567
- 條形碼:9787531354567 ; 978-7-5313-545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回廊之椅.先鋒.雙魚星座.父親是個兵 本書特色
中篇小說可以說是百年來中國文學*重要的文體之一。它的容量和傳達的社會與文學信息,使它具有極大的可讀性。從《阿Q正傳》到《小二黑結婚》,從《李雙雙小傳》到《煩惱人生》,中篇小說就像一面鏡子,映射出這一百年來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折射出這一百年來中國人精神生活的變遷。 《百年百部中篇正典》是中國當代著名文學評論家孟繁華教授從一百多年間的中國中篇小說作品中精選的*具文學和社會價值的一百部中篇小說作品。叢書共30冊,532.1萬字,對1911年以來的中篇小說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梳理,并按照發表時間順序編輯而成,是中國新文化運動以來*一部系統研究、編選中篇小說的具有排行榜意義的中篇小說選本。叢書收入了魯迅《阿Q正傳》、蕭紅《生死場》、巴金《憩園》、沈從文《邊城》、鐵凝《永遠有多遠》、賈平凹《天狗》、王安憶《小鮑莊》、余華《現實一種》、格非《褐色鳥群》、蘇童《妻妾成群》等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具影響力的中篇力作,展現了百年中國中篇小說創作所取得的巨大實績。叢書中的大多數作品都曾榮獲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小說月報百花獎等國內*重要的中篇小說獎項。這些作品都具有鮮明的*創特點,已經成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
回廊之椅.先鋒.雙魚星座.父親是個兵 內容簡介
《回廊之椅》講述一個古老宅園中的故事。章孟達和章希達兩兄弟為代表的男性世界充滿血腥的殘殺,而朱涼和七葉為代表的女性世界則充滿愛意與柔情。小說《先鋒》是對文藝圈生活創作狀態的真實描摹。《雙魚星座》呈獻給讀者的是游走于現實和夢幻之間的心靈之旅。《父親是個兵》是鄧一光的名作,小說采用獨特視角,以紅軍后代與現代人的雙重眼光,重新審視父輩的生存狀態。
回廊之椅.先鋒.雙魚星座.父親是個兵 目錄
回廊之椅
先鋒
雙魚星座
父親是個兵
回廊之椅.先鋒.雙魚星座.父親是個兵 節選
我看到過一張朱涼年輕時的照片,那是一張全身坐像,黑白兩色,明暗分明,立體感強。照片中的女人穿著20世紀40年代流行于上海的開衩至大腿的旗袍,腰身婀娜,面容明艷。這明艷像一束永恒的光,自頂至踵籠罩著朱涼的青春歲月,她光彩照人地坐在她的照片中,穿越半個世紀的時光向我凝視。 這張四寸的照片被放在一個象骨相框里,相框的風格簡潔明快,與照片相得益彰,只是相片已經黃舊,而相框還很新,房間的主人說,這相框不是她的。 她的聲音充滿了無限的懷舊和眷戀之意,就像一個垂暮之年的老人懷念他年青時代刻骨銘心的愛情,這愛情是如此美好又如此富于悲劇性,使人至死不忘。 這是一個叫水磨的地方,20世紀60年代曾經出過一位非凡的美人,她的倩影被印在大大小小的圖片上,成為萬眾珍藏的偶像。這位美人主演過兩部美麗的電影,得到總理接見,出訪過一個文明古國,極盡絢麗與輝煌。后來美人遭受劫難含辱身亡,成為一個悲劇常年飄蕩在水磨。 在水磨,五十歲以上曾經目睹過朱涼芳容的人無不認為,朱涼的美艷在那位女演員之上。“朱涼是十個手指,那女演員只是一個手指。”這是一個人的原話,說這話的人就是閣樓上的女人,這個形容肯定是言過其實了。 水磨與我的家鄉在同一緯度上,在地圖上看都靠近二十三度,所不同的是,我家鄉的河水清澈見底,而水磨,它的河水永遠被深紅色的泥水所充盈,它的河激情澎湃直抵越南,它的河就是湄公河。 這是一條我從小就深感誘惑的河,河邊的高岸正是水磨,我作為一個過路人到達了那里。 我到達水磨的季節是秋季,確切地說,是10月23日。我對時間的感覺本來十分含糊,但我從二十歲起敦促自己每天記日記,把去過的地方和見過的人記錄下來,這樣,我二十歲以后所經歷的事就不完全是模棱兩可的,它們被凝固成文字,蟄伏在我的本子里。 10月23日中午細雨蒙蒙,天色像黃昏,氣溫像深秋,我穿著一件毛背心還冷得發抖,我想除了在此停留到氣溫回升別無他法。我貼著接近大路的低矮房屋走向水磨,在房屋與房屋之間的空隙中,我不時聽見河水急速流動的喧嘩聲,我忍不住好奇地穿過兩房之間的窄道,看到河中央聳立著幾塊巨大的紅色石頭,渾濁的紅水從巨石上撞擊而過,在對岸的山腰上方凝集,而在我的右首,一棵木瓜樹高而直,頸項上大大小小幾十只木瓜層層繞著,凜然不可侵犯地在細雨中閃耀著青色的光澤。 這使我心有所動。 水磨有一種奇怪的菜叫四棱豆,質地像我家鄉的陽桃,只是截面不是五角而是四角形,大小長短像一根略長的手指。我在一家小飯館里吃了這奇怪的四棱豆炒酸菜,味道極好,吃得興猶未盡,出了飯館的門就東張西望,這樣我就看到了那所龐大的宅院。 章孟達建于20世紀40年代的宅院即使到了90年代,也仍然稱得上雍容大方、氣度不凡、品格典雅。我站在大天井里向四面的樓臺仰望,朱紅色的樓廊三層四疊,有一種幽深、干凈、拒人千里的感覺。我十分奇怪這里怎么會空無一人,雖然天色昏暗,但實際上才下午三四點,進門時我仿佛看到一塊什么鹽礦辦公室的牌子,我想這里也許會有值班的人。 我從多個樓梯口中的一個往上走,我的腳踏在堅硬的樓梯板上,發出很輕卻異樣的聲音。樓梯靠墻的一面有一些木門,我猜想這是一條幽深隱秘、機關暗伏的地道的進口。我走上二樓。沿著環廊走了一圈,每個房間都上了鎖,四周空無一人,這種確認使我頃刻感到四周異樣的寂靜。這種寂靜是物質的,就像四堵灰色的墻,既厚又冰冷,不透風。 獨自一個人,一個年輕女人置身于一座空無一人的大宅院,如果這只是一個電影鏡頭,出現在人頭攢動的放映場里,也足以讓我緊張得屏息凝神。當時我站在章宅空無一人的二樓回廊上,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無邊的寂靜籠罩著我,使我魂飛魄散。 不知為什么我覺得這所宅院里肯定有人,正因為覺得有人才感到害怕,我想那人也許正在某個隱秘的窗口窺視我。有人窺視這個想象刺激著我繼續往上走。 我往三樓走,一步都不敢停,因為一停下來就再也沒有勇氣,也沒有力氣走了,我已經被自己的想象嚇得全身發軟。 我走上三樓,一眼就看到了那只放在廊椅上的茶杯。 廊椅與樓廊的欄桿連在一起,欄桿就是椅子的靠背,這種廊椅我是**次看見,它那種不可移動、一物兩用、外形怪異、違反常規的特性我是后來才領悟到的:我首先看到那只青瓷茶杯孤零零地在暗紅色的廊椅上,一只杯蓋斜蓋著,我閃電般想到這里有人!與此同時我控制不住驚恐,尖叫了一聲,我的聲音在曲折的樓廊上亂撞一氣,然后迅速消失在這機關暗伏的宅樓里。寂靜重新虎視眈眈。我在三樓飛快地走了一圈,邊走邊喊:“這里有人嗎?”我打算用自己的聲音來壯膽,結果我聽見這聲音像一個患了哮喘癥的老女人的聲音,這使我越發膽戰心驚。 三樓還是沒有人。 沒有人但是有一只茶杯放在廊椅上。我被一種神秘的力量推動著往四樓走。 四樓很奇怪地籠罩在一片溫和的薄光中,樓底的陰冷詭秘奇怪地消失了,這使我安靜下來.我想到今天可能是星期天(事實上確實就是星期天)而星期天是一個平凡的字眼,它像一個熟人迎面向我走來,使我感到某種安全。 我打算繞廊一周,但我突然看見對面樓廊的一個房間毫不掩飾地敞著門。
回廊之椅.先鋒.雙魚星座.父親是個兵 作者簡介
林白,廣西北流人,當代作家。畢業于武漢大學。19歲開始寫詩,后以小說創作為主。1994年發表長篇小說《一個人的戰爭》,被認為是“個人化寫作”和“女性寫作”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獲第三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獎,并入圍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獲首屆及第三屆中國女性文學獎創作獎,長篇小說《萬物花開》登上2003年中國小說排行榜,中篇小說《長江為何如此遠》登上2010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并入選2010年度中國最佳中篇小說。 徐坤,生于遼寧沈陽。現為北京作家協會黨組成員,駐會一級作家,北京市青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1993年開始發表小說,出版小說散文論著等300多萬字。部分作品被翻譯成英、德、法、俄、日語。獲得第二屆魯迅文學獎,首屆馮牧文學獎,第九屆莊重文文學獎,首屆女性文學成就獎,三次獲得《小說月報》大眾評選“百花獎” 多次獲得《中國作家》、《人民文學》、《小說選刊》等評選的優秀小說獎。 徐小斌,作家,國家一級編劇。1981年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作品有《羽蛇》《敦煌遺夢》《德齡公主》《雙魚星座》等。曾獲全國首屆“魯迅文學獎”、全國首屆“女性文學獎”、第八屆“全國圖書金鑰匙獎”、第二屆加拿大國際大雅風小說獎首獎、2015年度英國筆會文學獎等。作品被譯成英、法、德、西班牙、葡萄牙等十余國文字。 鄧一光,蒙古族。祖籍湖北麻城。當過知青,工人,新聞記者,自由寫作者,文學刊物編輯,現為武漢文聯專業作家,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武漢市文聯副主席、武漢市文學院院長。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文學創作,主要從事小說的寫作。作品多次被選載、介譯到海外及入選各種版本的年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