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家道.逝者的恩澤.起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354864
- 條形碼:9787531354864 ; 978-7-5313-548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家道.逝者的恩澤.起舞 本書特色
中篇小說可以說是百年來中國文學*重要的文體之一。它的容量和傳達的社會與文學信息,使它具有極大的可讀性。從《阿Q正傳》到《小二黑結婚》,從《李雙雙小傳》到《煩惱人生》,中篇小說就像一面鏡子,映射出這一百年來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折射出這一百年來中國人精神生活的變遷。 《百年百部中篇正典》是中國當代著名文學評論家孟繁華教授從一百多年間的中國中篇小說作品中精選的*具文學和社會價值的一百部中篇小說作品。叢書共30冊,532.1萬字,對1911年以來的中篇小說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梳理,并按照發表時間順序編輯而成,是中國新文化運動以來*一部系統研究、編選中篇小說的具有排行榜意義的中篇小說選本。叢書收入了魯迅《阿Q正傳》、蕭紅《生死場》、巴金《憩園》、沈從文《邊城》、鐵凝《永遠有多遠》、賈平凹《天狗》、王安憶《小鮑莊》、余華《現實一種》、格非《褐色鳥群》、蘇童《妻妾成群》等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具影響力的中篇力作,展現了百年中國中篇小說創作所取得的巨大實績。叢書中的大多數作品都曾榮獲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小說月報百花獎等國內*重要的中篇小說獎項。這些作品都具有鮮明的*創特點,已經成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
家道.逝者的恩澤.起舞 內容簡介
《家道·逝者的恩澤·起舞》是“百年百部中篇正典”叢書中的一種:共收錄魏微的《家道》、魯敏的《逝者的恩澤》和遲子建的《起舞》三個中篇小說。 魏微的《家道》寫了官場后面家屬的命運。這個與官場若即若離的關系群體,在過去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果官場運氣不濟,宦官人家便有“家道敗落”的慨嘆,家道破落就是重回生活的起點。《家道》中父親許光明原本是一個中學教師,生活也太平,后來因寫得一手好文章,鬼使神差地當上了市委書記的秘書,官運亨通地又做了財政局長。做了官家里便門庭若市車水馬龍,母親也徹底感受了榮華富貴的味道,但父親卻突然因受賄入獄,母親便也徹底體會了“家道敗落”的滋味。 魯敏的《逝者的恩澤》講述了新疆姑娘古麗帶著兒子達吾提來蘇北尋找死去的陳寅冬。他們的到來,小鎮的人才知道陳寅冬在新疆修鐵路的十幾年里,與一個叫古麗的新疆姑娘生活在一起,并生了一個兒子。人們以為陳寅冬的遺孀紅嫂和女兒青青會把古麗母子拒之門外,紅嫂卻憑著古麗與陳寅冬床笫之歡時的一個細節,認定了古麗的確是陳寅冬的相好,認定達吾提是陳寅冬的血脈兒子,她讓古麗母子與自己和女兒住在一起,共同生活。古麗母子的到來不但給紅嫂母子倆帶來了神秘鮮活的西北氣息,更帶來久違的陳寅冬的氣息。兩個不同的女人,因為同一個死去的親人,在同一個屋檐下相濡以沫,演繹了一段人間真情。 遲子建的《起舞》寫了凡人的性格與命運的非凡,小說編織了一幅哈爾濱藝術的“史記”與“導游圖”,就其作品的結構 和內容來說,我們在俄羅斯和哈爾濱、俄羅斯人和哈爾濱市民的雙重關系中看到了隱藏在背后的“城市和個體”之間的關系。
家道.逝者的恩澤.起舞 目錄
魏微《家道》
魯敏《逝者的恩澤》
遲子建《起舞》
家道.逝者的恩澤.起舞 節選
遲子建《起舞》 **章 老八雜 丟丟的水果鋪,是老八雜的一葉肺。而老八雜,卻是哈爾濱的一截糜爛的盲腸,不切不行了。 二十世紀初,中東鐵路就像一條橫跨歐亞大陸的彩虹,把那個“松花江畔三五漁人,舟子萃居一處”的蕭瑟寒村照亮了。俄僑大批擁入,商鋪一家家地聳起肩膀,哈爾濱開埠了,街市繁榮起來。俄國人不僅帶來了西餐和“短袖旗袍、筒式氈帽、平底斷腰鞋”的服飾風尚,還將街名賦予了鮮明的俄國色彩,譬如“地包頭道街”“霍爾瓦特大街”“哥薩克街”等等。其中,“八雜市”和“新八雜市”就是其中的街名。“八雜市”,是俄語“集市”的音譯,與它沾了邊的街,莫不是市井中ZUI喧鬧、雜亂之處。一九四九年后,這些老街名就像黑夜盡頭的星星一樣一顫一顫地消失了,但它們的影響還在,“老八雜”的出現就是一個例證。 老八雜不是街名,而是一處棚戶區的名字。這是一帶狹長的房屋,有三十多座,住著百余戶人家。房子是青磚的平房和二層的木屋,有七八十年的歷史。它們倚著南崗的馬家溝河,錯落著排布開來,遠遠一望,像是一縷飄拂在暮色中的炊煙。這兒原來叫四輔里,只因它蕪雜而喧鬧,住的又多是引車賣漿之流,有閱歷的人說它像“八雜市”。因有過“八雜市”和“新八雜市”,人們就叫它“老八雜市”。不過綴在后面的“市”字有些拗口,時間久了,它就像蟬身上的殼一樣無聲無息地蛻去了,演變成為“老八雜”。別看老八雜是暗淡的,破敗的,它的背后,卻是近二十年城市建設中新起的幢幢高樓。樓體外墻有粉有黃,有紅有藍,好像老八雜背后插著的五彩的翎毛。 老八雜的清晨比別處的來得要早。無論冬夏,凌晨四五點鐘,那些賣早點的、掃大街的、開公交車的、賣報的、拾廢品的、開煙鋪的、修鞋的、打零工的,紛紛從家里出來了。他們穿著粗布衣服,打著哈欠,開始了一天的勞作。到了夜晚,他們會帶著一身的汗味,步態疲憊地回家。別看他們辛勞,他們卻是快樂的,這從入夜飄蕩在老八雜的歌聲中可以深切地感悟得到。 做體力活兒的男人,大都喜歡在晚上喝上幾口酒。若是住在別處的男人,喝了酒也就悶著頭回家了,但住在老八雜的男人卻不一樣,他們一旦從霓虹閃爍的主街走到這片燈火闌珊處,腳一落到“雨天一街泥、晴天滿街土”的老八雜的土地,那份溫暖感立刻使他們變得放縱起來,他們會放開歌喉,無所顧忌地唱起來。老八雜的女人,往往從那兒高一陣低一陣的歌聲中就能分辨出那是誰家的男人回來了,而提前把門打開。男人酒后的歌,由于脾性的不同,其風貌也是不一樣的。修鞋的老李,喜歡底氣十足地拖長腔,好像在跟人炫耀他健旺的肺;賣煎餅的吳懷張,愛哼短調;做瓦工的尚活泉,唱上一句就要打上一聲口哨,就好像他砌上一塊磚必得蘸上一抹水泥一樣;開報刊亭的王來貴,對歌詞的記憶比旋律要精準,他唱的歌聽來就像說快板書了。 老八雜的人清貧而知足地活著,它背后那些高檔住宅小區卻把它當成了眼皮底下的一個乞丐,怎么看都不順眼。春天的哈爾濱風沙較大,大風往往把老八雜屋頂老化了的油毛氈和院落中的一些廢品刮起,空中飛舞著白色的塑料袋、黑色的油毛氈和土黃色的紙盒,它們就像一條條多嘴的舌頭,在喋喋不休地說著什么。樹靜風止時,它們鼓噪夠了,閉了嘴巴,紛紛落入馬家溝河中。于是,那些沿河而行的人,就會看見哈爾濱這條幾近干涸的內河上,垃圾緩緩地穿城而過,確實大煞風景。 老八雜除了在風天會向城市飄散垃圾,它還會增加空氣的污染度。由于這里沒有采暖設施,到了冬天,家家戶戶都要燒煤取暖,煙囪里噴出一團團的煤煙,逢了氣壓低的日子,這些鉛色的煙塵聚集在一起,嗆得人直咳嗽,好像盤旋在空中的一群黑壓壓的烏鴉。還有,由于電線的老化,這里火災頻仍,而老八雜的街巷大都逼仄,消防車出入困難,一旦大火連成一片,后果不堪設想。改造老八雜,勢在必行了。 政府經過多次論證,下決心要治理這處城市的病灶了。工程立項后,實力雄厚的龍飄集團取得了對老八雜的開發權。丁香花開的時節,他們就派人來對現有住戶的住房面積進行實地測量,并將動遷補貼的標準公示出來。如果不回遷,按照每平方米兩千五百元的標準進行補償;如果回遷,每平方米要交納四百元的小區“增容費”。這“增容費”包括小區會所、花園、游泳館及車庫等設施所投入的費用。也就是說,將來你若想在老八雜生活,即便是住原有的房屋面積,每戶至少也要交納兩到三萬元,人們對此牢騷滿腹。 賣燒餅的張老漢說:“我住舊房子住服帖了,不想挪窩!啊,我進了鳥籠子,被他們給吊在半空了,還得倒貼錢給他們,我瘋了?” 開發商設計的住房是沿馬家溝河的四幢高樓,波浪形散開,兩座三十層高,另兩座二十八層高。在高層住宅之間,有三層的會所和兩層的游泳館。其余的地方種花種草,設置健身器材。 尚活泉說:“我天天在外出苦力,晚上回家時腿都軟了,連爬到老婆身上取樂兒都費勁,那些健身器材,誰用啊!” 王來貴說:“這地段的房價如今漲到四千塊一個平方了,他們才給我們兩千五,這不是打發叫花子嗎?四棟高樓,我們老戶回遷時住的又都是小間,一百多戶連一棟樓都使不了,他們能賣三棟大樓,得賺多少錢哪!名義上是給我們改善條件,其實他們是靠我們的地皮發橫財,咱們可不能上當啊。” 人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大都是不想動遷。不想動遷的理由,五花八門。有人嫌住在高樓里不接地氣,人會生病;有人嫌自家賴以為生的架子車沒處擱,耽誤生計;有人嫌晚上歸來時不能隨心所欲地唱歌了,生活沒了滋味;還有人嫌坐電梯頭暈,等于天天踩在云彩上,不會再有好胃口了。 …………
家道.逝者的恩澤.起舞 作者簡介
魏微,生于1970年,江蘇人。現供職于廣東省作家協會。1994年開始寫作,迄今已發表小說、隨筆一百余萬字。主要作品有《大老鄭的女人》《拐彎的夏天》《化妝》《一個人的微湖閘》《我的年代》《越來越遙遠》《到遠方去》等。作品曾登1998、2001、2003、2004、2006、2010、2012年中國小說排行榜。曾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第二屆中國小說學會獎、第十屆莊重文文學獎、第九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獎、第四屆馮牧文學獎及各類文學刊物獎。部分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意、俄、波蘭、希臘、西班牙、塞爾維亞等多國文字。 魯敏,1973年生,江蘇東臺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現居南京。1999年開始小說寫作,已出版中短篇集《小流放》《九種憂傷》《墻上的父親》《紙醉》《取景器》《離歌》《惹塵埃》《伴宴》等,長篇小說《六人晚餐》《此情無法投遞》《百惱匯》等。曾獲魯迅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人民文學獎、中國作家獎、中國小說雙年獎、《小說選刊》讀者ZUI喜愛小說獎、《小說月報》百花獎原創獎、“2007年度青年作家獎”、郁達夫文學獎,入選“未來大家TOP20”等。有多部作品譯為德、法、日、俄、英、西班牙、意大利、阿拉伯語、韓語等。 遲子建,生于1964年,黑龍江漠河人。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協會員。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群山之巔》《偽滿洲國》《越過云層的晴朗》《額爾古納河右岸》《白雪烏鴉》,小說集《起舞》《北極村童話》《白雪的墓園》《向著白夜旅行》《逝川》《清水洗塵》《霧月牛欄》《踏著月光的行板》《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散文隨筆集《傷懷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曾獲曾獲得DI一、第二、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冰心散文獎、百花文學獎等。作品有英、法、日、意、韓等海外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