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火紙.鬈毛.蒼老的浮云.訪問夢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354932
- 條形碼:9787531354932 ; 978-7-5313-549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火紙.鬈毛.蒼老的浮云.訪問夢境 本書特色
中篇小說可以說是百年來中國文學*重要的文體之一。它的容量和傳達的社會與文學信息,使它具有極大的可讀性。從《阿Q正傳》到《小二黑結婚》,從《李雙雙小傳》到《煩惱人生》,中篇小說就像一面鏡子,映射出這一百年來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折射出這一百年來中國人精神生活的變遷。 《百年百部中篇正典》是中國當代著名文學評論家孟繁華教授從一百多年間的中國中篇小說作品中精選的*具文學和社會價值的一百部中篇小說作品。叢書共30冊,532.1萬字,對1911年以來的中篇小說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梳理,并按照發表時間順序編輯而成,是中國新文化運動以來*一部系統研究、編選中篇小說的具有排行榜意義的中篇小說選本。叢書收入了魯迅《阿Q正傳》、蕭紅《生死場》、巴金《憩園》、沈從文《邊城》、鐵凝《永遠有多遠》、賈平凹《天狗》、王安憶《小鮑莊》、余華《現實一種》、格非《褐色鳥群》、蘇童《妻妾成群》等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具影響力的中篇力作,展現了百年中國中篇小說創作所取得的巨大實績。叢書中的大多數作品都曾榮獲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小說月報百花獎等國內*重要的中篇小說獎項。這些作品都具有鮮明的*創特點,已經成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
火紙.鬈毛.蒼老的浮云.訪問夢境 內容簡介
《火紙·鬈毛·蒼老的浮云·訪問夢境》是“百年百部中篇正典”叢書中的一種:共收錄賈平凹的《火紙》、陳建功的《鬈毛》、殘雪的《蒼老的浮云》和孫甘露的《訪問夢境》四個中篇小說。 賈平凹《火紙》用歷史的、民俗的、民族心理的、乃至地域文化的目光,理性地俯視生活,開掘生活,描寫人物。陳建功《鬈毛》講述了一個特立獨行的青年的人生和道路選擇。殘雪《蒼老的浮云》寫夫妻、鄰居、父子母女、情夫情婦、同事朋友等之間的日常關系,人們陷入相互嫉恨的戒備之網。《訪問夢境》,敘述一個人進入一座夢幻般的城市,為了尋找一個叫“剪紙院落”的地方,四處向人打聽,后來他在橙子林中徘徊,遇到一位男子,男子向他講述了這座城市的歷史以及關于“豐收之神”的傳說,很后帶領他找到了剪紙院落。
火紙.鬈毛.蒼老的浮云.訪問夢境 目錄
賈平凹《火紙》
陳建功《鬈毛》
殘雪《蒼老的浮云》
孫甘露《訪問夢境》
火紙.鬈毛.蒼老的浮云.訪問夢境 節選
火 紙 賈平凹 一 崖畔上長著竹,皆瘦,死死地咬著巖縫繁衍綠。一少年將竹捆五個六個地掀下崖底亂石叢里了,砍刀就靜落草中,明亮亮的,像遺失的一柄彎月。現在是漢江垂暮時分,半天勞作可以暫作歇息,少年便從一石板下取出三塊漿粑糕來啃,一邊茫然地望著崖下江面。漿粑糕是用槲葉包蒸的,形如粽子,剝開,槲葉的脈絡就清晰地印在糕上。正待吃,烏鴉旋即在頭頂上飛。烏鴉沒有發現石板下的藏物,卻不放過少年吃嚼時掉下來的糕渣,甚至從他手中銜下一小塊倏然飛去。江面上恰好有一只梭子船滑過,船走得飛快,鋸齒般的崖,這一齒才看見了船尾,那一齒又見著船首。船首上是站著持篙的人,狼一樣的嗓子在唱歌: 你拉我的手, 我就要親你的口。 拉手手, 親口口, 咱們兩個山圪 走…… 這是沿江送人去北山密林割漆的船,朝從兩河關出發,夜到葫蘆鎮停泊。葫蘆鎮上有孫二娘的茶社。據說水上人乏乏的了,一攤散肉躺在竹椅上,茗茶、抽煙,看著孫二娘彈著琵琶軟軟地唱山歌。歌聽得多了,回憶常在心上,一蓑一船在水上漂了,唱這些沒皮沒臉的騷歌,享想象中的福。少年想:爹就是坐這船到北山密林里割漆的,百里千刀一斤漆,爹的衣裳破成絮絮,在一握粗的漆樹上開人字刀,插貝殼片。漆樹是苦命的樹,一年春秋兩季挨刀,粗處的皮挨得不能再挨了,向細處挨,直到將皮割完,將汁流干,樹死了,爹也死了。爹是中漆毒死的,爹雖不怕漆,每次開刀時說:“你是七(漆),我是八!”但漆汁濺在衣裳上洗不掉,濺在手上臉上也洗不掉,手臉便爛起來,爛得像漆樹一樣也沒有好皮,就死了。 崖畔下有人在喊,其聲尖銳,后來就罵:“狗子阿季,你在山上又跑陽了嗎?!”阿季是少年的名,是小名,大號姓劉名季。狗子是七里坪火紙坊王麻子家的狗,狗常隨著王麻子的女兒丑丑,同伙們就作踐阿季,說阿季二十多了沒見過女人,不如狗子福分大。阿季就往崖下走,一面看夕陽從漢江下游處照上來,在一面石壁上印一個圓圓的淡紅,便發現自己在竹林里形影俱清,肌發也變綠了。 河灘上,同伙們已經縛好了柴筏子,將砍下的竹捆壘上去,末了就幫阿季縛筏子,運了氣吹飽了兩個手拉車的內胎系在筏下,竹捆也壘上去了。 “阿季,你見著王七嗎?” “沒有。” “他坐在梭子船上,割了三十斤漆,他又發了!” “他發腫了,我也不去割漆!” “憑這砍竹,你能見女人的腥嗎?你不給你爹生個孫子,你就不是好兒子!” “回吧,天不早啦。” 阿季跳上竹筏,篙一點,筏倏忽沖到江心,一橫,順水而去。同伙們的竹筏也攆上來,七張八張筏頭尾相接列成一字。行至七里坪,天已經徹底黑了,看得見村口的火紙作坊,窗口紅得像血,咯吱,咯吱,緩慢的,沉重的水輪聲匝地過來,沉沉地又落在江水里。阿季無由地打一個冷戰,一聽見這水輪聲他就激動,偏磨磨蹭蹭不往前邊走。 “阿季,你不交竹了嗎?” “你們先走,我就來。” 七八個人負重了濕竹走在作坊前的土場上,眼睛全朝砸竹坊門口看。砸竹坊梁上吊一盞油燈,光圈紅灼,如一輪太陽,那水輪立旋,帶動了一摟粗的方形木榫,丑丑就坐在木榫那邊撥竹絨。木榫升起,露出她小小的身形和白白的臉;木榫落降,不見了小小的身形和白白的臉。阿季真擔心丑丑一時走了神,或者打了盹,那木榫要把她也砸成肉茸的。當然阿季擔心是多余的,丑丑在作坊里撥了兩年竹絨,一次皮毛也沒傷過。那只狗子便從作坊里躥出來,大聲咬,直向阿季進攻;不會說人話的狗子偏咬說人話的狗子,同伙們就很樂。 “丑丑,你的狗子要咬死阿季了,你也不管嗎?” 砸竹坊里的水輪聲大,丑丑沒聽見,壓紙坊里的王麻子卻出來,兇聲惡氣地說:“叫什么呀?不來過秤,今日我就不收了!”
火紙.鬈毛.蒼老的浮云.訪問夢境 作者簡介
賈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當代作家,全國人大代表。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 1975年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1978年憑借《滿月兒》,獲得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創刊《美文》。1993年創作《廢都》。2003年,先后擔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文學院院長。 2008年憑借《秦腔》,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陳建功1949年11月出生于廣西北海市。1957年隨家遷至北京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82年畢業。現任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建功主要從事小說、隨筆、電視劇寫作。出版過的主要作品有:小說集《迷亂的星空》《陳建功小說選》《丹鳳眼》《前科》等,隨筆集《從實招來》《北京滋味》等。作品曾多次獲全國重要的文學獎,部分作品譯有捷克、韓、日、法、英文版本,在海外出版。 殘雪,女,湖南耒陽人,1953年5月30日出生于長沙,原名鄧小華。1970年后歷任街道工廠工人,個體裁縫。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 先鋒派文學代表人物。部分作品在香港和臺灣出版,并被譯介到日本、法國、意大利、德國和加拿大等國家。 孫甘露,1959年7月10日出生于中國上海,祖籍山東榮城。1977年進入當地郵政局工作,1986年發表成名作《訪問夢境》,隨后的《我是少年酒壇子》和《信使之函》則使他成為一個典型的“先鋒派”。現任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不駐會)、《萌芽》雜志社社長、《思南文學選刊》雜志社社長。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