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先秦淮河流域族群演化與文化融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3043
- 條形碼:9787520373043 ; 978-7-5203-730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先秦淮河流域族群演化與文化融合 內容簡介
淮河流域界于長江與黃河之間,由于淮河的整體長度與長江和黃河相比并不算長,加上歷目前黃河曾奪淮入海,所以淮河流域在文化地理上喪失了其獨立性,淮河以北地區大多都歸于中原文化或黃河文化,而江淮之間的文化往往被劃入長江文明之內。同時,淮河流域又與中原文化區、齊魯文化區、吳越文化區、楚文化區產生交叉與重疊,因此淮河流域的文化區又常常被中原文化區、齊魯文化區、吳越文化區和楚文化所分割。正因如此,淮河流域文化也就喪失了其存在的歷史基礎與空間基礎。近20年來,隨著歷史研究的深入和考古的新材料尤其是史前時期淮河流域的舊石器和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的相繼發現,使淮河文明越來越被歷史研究者所關注,于是淮河流域文化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區域的說法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學者所關注、接受。
先秦淮河流域族群演化與文化融合 目錄
一 遠古部族、族群與華夏民族
二 淮河流域與淮河的南北過渡特征
三 先秦族群遷徙與淮河流域的族群演化
四 淮河流域輝煌燦爛的史前文化
**章 淮河流域舊石器時期文化
一 淮河上游舊石器時期文化
二 淮河中游及安徽江淮之間舊石器時期文化
三 淮河下游舊石器時期文化
第二章 新石器時期淮河上游的族群遷徙與文化融合
一 裴李崗文化在淮河上游的生存與傳播
二 屈家嶺文化的北漸
三 大汶口、龍山文化的西進
四 多文化的相互影響與融合
第三章 新石器時期淮河中游族群遷徙與文化交流
一 以蚌埠雙墩為代表的淮河中游早期地域文化
二 裴李崗文化與后李文化在淮河中游的交會
三 大汶口-龍山文化向淮河中游的拓展
四 凌家灘文化與史前東夷文化的關系
五 長江下游史前文化的北上
六 結論
第四章 新石器時期淮河下游族群演化與文化交流
一 特色本土文化之一:泗洪順山集文化
二 特色本土文化之二:淮安青蓮崗文化
三 賈湖族群的東遷與北辛文化的形成
四 大汶口文化的南移與劉林、大墩子文化的形成
五 崧澤文化-良渚文化與大汶口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第五章 從神話傳說看淮河流域早期族群的遷徙與融合
一 從伏羲、女媧神話的演變看民族的遷徙與融合
二 神話傳說中的帝俊與早期的越人和東夷族群
三 炎黃之爭與炎黃二族向中原與淮河流域的遷徙
第六章 東夷族群與東夷文化
一 夷與東夷
二 東夷族群的形成
三 東夷族的演化
四 “東夷”“淮夷”與“南淮夷”之關系
第七章 秦人的西遷及其早期歷史
一 關于秦人的族源
二 秦人在春秋以前的演化
三 秦人西遷歷史探考
四 小結
第八章 祝融八姓的演化及其在淮河流域的活動
一 淮河流域的嫗姓后裔之國
二 淮河流域的曹姓后裔之國
三 淮河流域己姓的番國
四 祝融八姓的其他后裔在淮河流域的遷徙與興亡
第九章 “夷夏之爭”與夏人的東遷及對淮河流域的影響
一 鯀放羽山與夏族的**次大規模東遷
二 “羿代夏政”與華夏之爭
三 夷夏之爭與岳石文化的衰落
四 夏王朝勢力向淮河流域的拓展與文化交流
第十章 商族的起源、發展與商王朝向淮河流域的拓展
一 關于商族起源的幾種觀點
二 商族的起源與發展探考
三 商王朝對淮河流域的統治與文化傳播
第十一章 周代淮河流域主要諸侯國簡述
一 姬姓諸侯國
二 姜姓諸侯國
三 祝融八姓后裔之國
四 贏姓諸侯國
五 偃姓諸侯國
六 其他諸侯國
第十二章 周代淮河流域族群融合
一 肢解族群而淡化其集體記憶
二 采用懷柔之術而籠絡“異族”人心
三 以夷夏雜處之法實現族群的漸融
四 以武力征伐以實現兼并式融合
第十三章 春秋戰國楚人的北進與淮河流域族群的演化
一 楚人的族源與楚國發展史
二 吳楚之爭與春秋時期政治格局的變化
三 楚人對淮河流域的統一促進了族群的融合
第十四章 周代淮河流域的文化融合
一 中原宗周文化對淮河流域的影響
二 吳、楚文化的交流與淮河流域文化的融合
三 戰國時期淮河流域的族群融合與文化交流
第十五章 周代淮河流域文化激蕩與諸子思想的發展
一 儒家思想在淮河流域的產生與發展
二 道家思想在淮河流域的產生與傳播
三 黃老之學的興起和其與淮河流域文化的關系
四 全球視野下的騶衍大九州觀念
第十六章 先秦淮河流域文化發展及其歷史地位
一 史前時期淮河流域的主源文化
二 先秦淮河流域文化的歷史地位
參考文獻
后記
先秦淮河流域族群演化與文化融合 作者簡介
金榮權,男,1964年生,河南商城人,信陽師范學院教授,河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淮河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和文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級項目12項,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10余篇,其中有26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和《新華文摘》等報刊復印或轉摘。出版的代表性學術著作有《屈宋論考》《中國古代神話流變與文化精神》《中國古代神話稽考》《周代淮河上游諸侯國研究》等,其中《周代淮河上游諸侯國研究》獲得河南省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