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意文化交流史輯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8353
- 條形碼:9787520368353 ; 978-7-5203-683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意文化交流史輯刊 內容簡介
《中意文化交流集刊》是北京外國語大學與意大利駐華使館文化處共同發起并籌辦的學術輯刊,旨在推動新時代中意兩國文化的交流與互鑒,體現中意兩國在歷史、文學等文化領域學術交流的近期新成果與前沿動態,計劃每年出版一輯。作為連續出版物,本書的出版對于促進中意文化的交流以及了解中意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書作為文化出版物,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意義,特別是了解中意之間文化的交流歷史,本書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本書對中意文化的交流與出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學術意義。
中意文化交流史輯刊 目錄
發刊詞
主編寄語
歐洲與中國
改革開放以來的利瑪竇研究(1978-2018年)
利瑪竇在中國語言學上的貢獻研究論綱
《利瑪竇明清中文文獻資料匯釋》補遺
“龍華民方法”(Longobardi Approach)與“利瑪竇路線”
(Riccian Methodology)之比較
利瑪竇歷史經驗中的歐洲與中國:中西方人文
主義的相遇
利瑪竇1601年進貢的三幅圣像溯源
——兼論在華耶穌會士偏愛圣母像的原因
奠基:利瑪竇墓園的前十年(1610-1620)
明清之際西學漢籍整理出版的百年歷程
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史詩杰作
——《瘋狂的羅蘭》
文心相通,和而不同
——關于洛倫佐·瓦拉與李贄的平行研究
女性敘事及對“裝置”的褻瀆
——評“那不勒斯四部曲
新現實主義的回歸
——2016年斯特雷加文學獎與意大利文學
2017年意大利文學概覽
主編寄語
歐洲與中國
改革開放以來的利瑪竇研究(1978-2018年)
利瑪竇在中國語言學上的貢獻研究論綱
《利瑪竇明清中文文獻資料匯釋》補遺
“龍華民方法”(Longobardi Approach)與“利瑪竇路線”
(Riccian Methodology)之比較
利瑪竇歷史經驗中的歐洲與中國:中西方人文
主義的相遇
利瑪竇1601年進貢的三幅圣像溯源
——兼論在華耶穌會士偏愛圣母像的原因
奠基:利瑪竇墓園的前十年(1610-1620)
明清之際西學漢籍整理出版的百年歷程
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史詩杰作
——《瘋狂的羅蘭》
文心相通,和而不同
——關于洛倫佐·瓦拉與李贄的平行研究
女性敘事及對“裝置”的褻瀆
——評“那不勒斯四部曲
新現實主義的回歸
——2016年斯特雷加文學獎與意大利文學
2017年意大利文學概覽
展開全部
中意文化交流史輯刊 作者簡介
張西平,北京外國語大學文明與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長,國際儒聯副會長,《國際漢學》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督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導。
書友推薦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