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叢書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轉向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150709
- 條形碼:9787229150709 ; 978-7-229-15070-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叢書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轉向 本書特色
對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轉向的貢獻和不足之處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梳理。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叢書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轉向 內容簡介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轉向》首先介紹分析的馬克思主義這一思潮的總體概況,對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歷史根源和理論根源進行了梳理,闡明了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分析的”和“馬克思主義的”特征。其次,探究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轉向的界定、背景和緣起,析清了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的成員范圍、他們在轉向前的研究領域以及轉向的具體發生,考察了這一轉向的時代背景和理論緣起,勾勒出其總體輪廓。再次,考察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轉向政治哲學研究的“序曲”,即發生于英美地區的一場關于“馬克思與正義”的宏大論爭,并以四個子問題為軸對這場爭論進行全景式的描繪,揭示這場大論爭中所涉及的馬克思的正義思想以及它如何為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轉向政治哲學研究準備了條件。再次,考察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轉向政治哲學的個具體表現,即對資本主義剝削的道德批判,闡明了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對傳統馬克思主義剝削理論缺乏道德維度的判定,并厘清了他們重構馬克思主義剝削理論的規范原則的諸種思路。很后,考察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轉向政治哲學的第二個具體表現,即對當代自由主義正義觀進行的批判和反駁,闡明了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對平等主義的自由主義者羅爾斯的批判,對自由至上主義者諾齊克的批判,以及所提出的與當代自由主義的正義觀相抗衡的社會主義正義觀。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叢書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轉向 目錄
總 序…1
導 論…1
**章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概況…7
一、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產生…7
二、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一般特征…18
第二章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何以轉向政治哲學…30
一、轉向的界定…30
二、轉向的背景…39
三、轉向的緣起…47
第三章 轉向的序曲:一場圍繞“馬克思與正義”的爭論…67
一、論題一:馬克思是否訴諸正義進行社會批判…69
二、論題二:馬克思是否認為資本主義是不正義的…76
三、論題三:馬克思是否認為關注正義是改良主義的表現…79
四、論題四:馬克思構想的共產主義社會是否是正義社會…82
第四章 轉向路徑之一:建構剝削不正義的規范依據…87
一、探尋剝削不正義的規范依據…87
二、批判剝削對自由的侵蝕…104
三、批判剝削對平等的損害…119
第五章 轉向路徑之二:批判自由主義正義理論…137
一、批判羅爾斯的平等主義的自由主義…138
二、批判諾齊克的自由至上主義…159
三、闡明與自由主義正義相抗衡的社會主義正義…178
余論:啟示與反思…195
附 錄…203
參考文獻…218
后 記…234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叢書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轉向 節選
導 論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英美地區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學派,是當前西方學界為數不多的仍處于活躍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潮之一。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在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上多有創新,在全球化時代重提剝削、階級、革命等馬克思主義核心議題,使以資本主義批判及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為旨趣的馬克思主義傳統得以在英美學界扎根,并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與政治哲學等切合時代主題的研究領域,因而被國內外學界視作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新主流”和“未來”。1 20世紀60年代末,伴隨著五月風暴等革命運動的失敗,由盧卡奇等人開創的、植根于中西歐大陸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走向了衰落,與此同時,在英美等馬克思主義曾長期受到壓抑的國家中卻陸續涌現出許多新興的馬克思主義流派。自70年代起,英美等英語國家逐漸取代中西歐大陸成為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重要陣地1,分析的馬克思主義正是在這一時期興起于英美的一股頗有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思潮。所謂“分析的”,意指這一思潮承襲了長期在英美國家占主導地位的分析哲學那種清晰嚴謹的風格,并致力于運用分析哲學和當代實證社會科學中的種種“分析的”方法來進行馬克思主義研究。在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看來,雖然自19世紀延承下來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代社會仍然具有強大的解釋力,但以分析哲學和現代社會科學的標準觀之,這種理論在許多方面已顯得粗糙,因而他們主張運用分析的方法對馬克思主義的一些概念、命題和理論進行澄清和重構,使其成為一種嚴謹的現代科學理論,進而更好地解釋關于當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種種問題。 正是在“分析的”研究路徑上所達成的共識,促使許多來自不同學科領域的、有志于從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英美學者形成了學術共同體,從而創立了分析的馬克思主義這一理論流派,其中既有哲學家,也有經濟學家、歷史學家、政治學家和社會學家。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在興起之初所涉獵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包括歷史唯物主義、道德理論、經濟理論、國家與階級理論、剝削理論、方法論等等,而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研究重心開始向平等、正義等政治哲學主題集中,從而使這一思潮在整體上呈現出一種政治哲學的轉向。這種轉向并非偶然,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緣由和理論根源。 自1971年羅爾斯的《正義論》問世以來,英美政治哲學迎來了當代復興,《正義論》引發的巨大思想效應使政治哲學的主題成為當代學術界的熱點并影響了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的致思路徑,這構成了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關注自由、平等、正義等問題的表層邏輯。從更深層的視角來看,在當代資本主義國家中,兩極化的財富分配和以階層、種族、性別等參數交疊表達的權利訴求不斷挑戰自由主義正義傳統的正當性,同時也呼喚更為平等和正義的價值體系。作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當代自由主義理論為資本主義作了種種新的辯護,促使以社會主義為價值導向的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在政治哲學的場域內與自由主義者展開辯論。他們對羅爾斯(John Rawls)、諾齊克(Robert Nozick)等當代自由主義者的理論進行批駁,并嘗試構建社會主義的或馬克思主義的正義、平等理論。另一方面,蘇東劇變后,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資本主義卻在經濟、政治和社會諸方面實施自我改良,呈現出穩健的發展態勢。這使得社會主義的前途命運,尤其是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的前途命運,成為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關注的焦點。在他們看來,當今資本主義社會中發生的諸多新變化已使經典馬克思主義者所堅信的“社會主義必然到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必然性命題失去了事實基礎,例如,經典意義上的作為革命主體的無產階級在當今資本主義社會中已無跡可尋;資源匱乏和生態危機對生產力發展的限制,使得“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1的富足圖景日趨模糊。在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看來,既然社會主義的前途命運在可預見的未來里并不明晰,那么馬克思主義者就不應當把過多精力置于歷史“必然性”上,而要從“應然性”的角度,即從道德和政治哲學的角度,為社會主義進行辯護,對資本主義加以批判,向人們論證社會主義是一種比資本主義更加正義、更加平等,也因此更值得追求的社會形式,以鼓勵人們為實現社會主義而奮斗。一言以蔽之,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在當代英美國家中,社會主義的未來需要在與資本主義正義話語的角力中積極探索,由此規定了英美馬克思主義者的時代使命,因而他們的研究重心逐漸轉向對自由、平等、正義等問題的探討,使該學派的研究呈現出一種政治哲學轉向。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這一理論轉向表現為兩條基本路徑:**條路徑是建構資本主義剝削不正義的規范依據。在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看來,剝削是馬克思資本主義批判理論的核心概念。傳統馬克思主義更多地致力于解釋資本家剝削工人的事實,關注剝削的表現和克服等經驗性問題,而對剝削緣何不正義的規范性問題則較少關注。對傳統馬克思主義者而言,剝削本身即蘊涵道德譴責,其不正義性不證自明。然而,面對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學和政治哲學提出的資本主義道德中性論,必須確證剝削的不正義,這是馬克思主義保持其批判性的重要前提。因此,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在思考剝削問題時更關注其規范維度,他們運用分析方法重建馬克思主義剝削理論,力求在剝削的道德性質上排除直覺和模糊性而找到明確的規范依據。對于剝削的規范性研究便構成了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在政治哲學領域的主要研究內容之一。第二條路徑是對當代自由主義正義理論的批判和駁斥。羅爾斯的平等主義的自由主義和諾齊克的自由至上主義被視為當代自由主義政治哲學的兩大“教條”,它們分別為福利資本主義和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提供了道德論證。在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看來,盡管羅爾斯的自由主義理論盡可能地融入了平等價值,但他主張的平等并不徹底,其差別原則仍然為不平等留下了余地;而諾齊克的權利理論則為不平等的財產權辯護,甚至攻擊社會主義的平等訴求。因此,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對羅爾斯和諾齊克的理論作出全面批判。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在駁斥自由主義正義觀的同時也為社會主義的正義觀發聲。他們以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正義思想為依據,提出與自由主義相抗衡的社會主義正義觀,并力圖通過對社會主義核心規范價值的探討,向人們證明社會主義是比資本主義更正義、更值得向往的社會形式。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轉向,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豐富化。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在正義、平等、自由等范疇成為時代焦點的背景之下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這一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鮮少涉足的新領域,使得這一學派成為當代政治哲學舞臺上一支與自由主義話語抗衡的社會主義力量。當代自由主義政治哲學興盛發展,并為諸種資本主義模式提供理論支持。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自覺承擔起捍衛社會主義價值原則的任務,在政治哲學領域里對自由主義正義話語作出回應,同時闡發了社會主義平等主義的價值內涵。從實踐上看,當今時代,我們面臨著平等主義政治目標日漸淡化、自由主義政治話語空前活躍的歷史處境,在這種情形下,建構馬克思主義正義理論對于中國的社會主義進程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雖取得巨大經濟成就,但也隨之產生了貧富差距等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公平正義已成為上至政府下至民眾關心的重大問題,也被寫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在平等、正義等政治哲學主題上的思想資源,無疑對我們建構一種中國語境下的馬克思主義正義理論具有啟示和借鑒意義。 本書主體部分共分為五章。**章介紹分析的馬克思主義這一思潮的總體概況。首先對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歷史根源和理論根源進行梳理;然后闡明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一般特征,即這一思潮的“分析的”和“馬克思主義的”特征。這種關于分析的馬克思主義之產生和特征的研究,為接下來考察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轉向鋪墊了基礎。第二章探究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轉向的界定、背景和緣起。這一章首先對這一轉向的主體和內涵進行界定,確定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的成員范圍、他們在轉向前的研究領域以及轉向的具體發生;然后考察這一轉向的時代背景和理論緣起,勾勒出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轉向的總體輪廓。第三章考察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轉向政治哲學研究的序曲,即發生于英美學術圈的一場關于“馬克思與正義”的宏大爭論。本章首先闡明這場爭論如何構成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轉向政治哲學的序曲;然后以四個子問題為軸線對這場爭論進行全景式的描繪,以闡明這場論爭中所突顯的馬克思正義思想的關鍵問題以及它如何為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轉向政治哲學研究準備了條件。第四章考察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轉向政治哲學的**條具體路徑,即對資本主義剝削的道德批判。這一章首先指明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對傳統馬克思主義剝削理論缺乏道德維度的判定,并厘清他們重構馬克思主義剝削理論的規范原則的諸種思路;然后具體考察他們基于自由和平等兩種核心規范價值對資本主義剝削所進行的道德批判。第五章考察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轉向政治哲學的第二條具體路徑,即對當代自由主義正義觀進行的批判和反駁。這一章首先闡述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對平等主義的自由主義者羅爾斯的批判;然后闡述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對自由至上主義者諾齊克的批判;*后論述分析的馬克思主義所提出的與當代自由主義的正義觀相抗衡的社會主義正義觀。余論部分從總體上概括了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轉向所提供的啟示和借鑒意義,對這一理論轉向中諸種觀點的偏頗之處予以批判,并基于這一轉向作出一些拓展性思考。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叢書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轉向 作者簡介
李旸,哲學博士,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國外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