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文化景觀視野中的鄉村遺產保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879866
- 條形碼:9787506879866 ; 978-7-5068-798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景觀視野中的鄉村遺產保護 本書特色
本書闡釋了文化景觀方法論與鄉村遺產保護之間的理論關聯,并以都江堰市扇形平原鄉村地帶為具體分析案例,基于整體性的視角與多尺度分析,運用GPS、GIS技術進行廣域鄉村遺產的制圖與分析,通過多次實地調研記錄各類景觀要素的特征與變化,以歸納都江堰灌區鄉村遺產的特征;通過與****同類遺產地的比較研究,尤其是與日本相關遺產地的橫向比較,闡釋都江堰灌區鄉村遺產的價值;基于動態性視角分析都江堰灌區鄉村遺產的變遷及其背后人地關系發生的變化,并對未來的變遷制定可以接受的區間;借鑒與文化景觀方法論相關的“景觀性格評價”方法、“城市歷史景觀”方法中的相關內容,提出了廣域鄉村遺產保護與發展的方法論。
文化景觀視野中的鄉村遺產保護 內容簡介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里氏8級的特大地震,對包括縣級市都江堰在內的成都市西北部造成了巨大破壞。在世界遺產都江堰渠首工程所在的核心保護區內,除建筑遺產受災比較嚴重以外,擁有2000余年歷史的都江堰一如既往地發揮著分流、灌溉的作用,再次向世人證明了其工程規劃之完善。 此后,都江堰市經歷了高效的災后重建工作。而成都市人民政府更積極放眼未來發展,向全世界發出了都江堰災后重建概念規劃方案的競賽邀請,吸引了包括美國、法國、瑞士、日本、馬來西亞以及中國國內多家著名城市規劃機構的參與。*終,在優方案的基礎上由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都江堰市災后重建總體規劃(2008-2020)》,并在2008年10月由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公布。在上述眾多規劃方案中,來自東京大學都市工學專攻的石川斡子教授團隊所提案的、與鄉村地區文化景觀保護與活用相關的方案獨樹一幟,對筆者的鄉村遺產研究道路產生了重要的啟示。 2011年3月,以參與東京大學石川斡子教授領銜的都江堰市災后新農村建設調研為契機,筆者在2011年春天首次對“林盤”這一川西地區特有的鄉村聚落形態有了感性認知——聚落中茂密的樹林向天空恣意地舒展著枝葉,遠遠望去,高大的喬木林便是聚落的地標;同時,這些聚落好似浮島,坐落在盛放的油菜花海之中。春日里、暖陽下,村民們淳樸的笑臉與辛勤勞作的身影,似乎在告訴我們這片土地已經從地震的創傷中恢復了生機。此外,林盤周圍川流不息的、源于都江堰渠首工程的自流渠系讓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樣在2011年3月,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海域在11日發生了里氏9級地震并引發巨大海嘯,對位于宮城縣境內的大面積鄉村地域造成了致命的沖擊。在同年5月跟隨石川斡子教授赴宮城縣災區進行災后復興的相關調查時,看到的是多處漁村被毀、建筑垃圾遍地、田園風光消失殆盡的慘狀,這讓筆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破壞力。但同時筆者在調研中發現,被稱為“居久根”的這種日本東北地區特有的鄉村聚落形式,竟然經受住了海嘯的侵襲,理由是環繞鄉村住宅的高大喬木林致密而堅挺,阻擋了被海潮裹挾而來的大量浮木等物體,不至于使聚落被夷為平地。
文化景觀視野中的鄉村遺產保護 目錄
**節 研究緣起
一、選題意義
二、相關研究現狀
第二節 研究設計
一、“鄉村遺產”的定義
二、研究問題與目標
三、研究內容與方法
第二章 文化景觀與鄉村遺產
**節 引言
第二節 文化景觀理論的發展
一、“景觀”的詞源與語義
二、文化地理學視野中的文化景觀
三、作為世界遺產的文化景觀
四、作為方法論的文化景觀
第三節 文化景觀視野中的鄉村遺產
一、“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二、“全球鄉村景觀倡議”
三、《關于鄉村景觀遺產的準則》
第四節 來自亞洲的回響
一、日本近年以來的實踐
二、中國近年以來的探索
第五節 小結與思考
第三章 成都的世界級田園城市構想
**節 引言
第二節 成都市域范圍內城鄉體系特征
一、地理地貌特征
二、城鄉體系特征
第三節 成都市的田園城市構想
一、田園城市規劃思想及其影響
二、成都市世界級田園城市的構想
三、成都市*新版城市總體規劃的導向
四、城市綠地系統中的田園與公園
第四節 成都市鄉村遺產價值的再發現
一、整體性視野中的成都平原鄉村遺產
二、行進中的郫都區農業文化遺產申報工作
第五節 小結與思考
……
第四章 整體性視角下都江堰灌區鄉村遺產的特征與價值
第五章 動態性視角下都江堰灌區鄉村遺產保護與發展方法論
第六章 啟示與建議
第七章 總結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文化景觀視野中的鄉村遺產保護 作者簡介
石鼎,2010年取得同濟大學景觀學系工學碩士學位,2013年10月取得日本東京大學都市工學博士學位,2015年至今任職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化景觀、鄉村遺產。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會員、中國建筑學會會員、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文化景觀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目前主持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課題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項,參與國內外科研課題多項,發表與鄉村遺產相關學術論文多篇。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