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人性放映機:心理學家施琪嘉的電影療愈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16628
- 條形碼:9787520716628 ; 978-7-5207-166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性放映機:心理學家施琪嘉的電影療愈課 本書特色
真正的治愈并不是簡單地變成一個快樂積極的人,而是看透了人性的復雜與世事的無常后,在接納中向死而生。一個人的成熟,經歷了血氣方剛的男性部分,經歷了貪婪、嫉妒等陰影的部分,到達了女性有創造力的、溫柔的部分,*后才能到達真正成熟的部分。 ——施琪嘉 在這個黑暗的疫情中,讀友人寫的書是一件很溫暖的事情,失控中伴隨著某種確定感。但跟讀榮格一樣,琪嘉文字中的某些部分讓我覺得有點陌生,我無法明了他要表達的是什么。不過這不是問題,完全地懂就直接等于無趣了。如果說“差異的差異制造信息”,那么關系中的某種不理解,則可以使關系變得更穩定、更生動、更有價值。 ——曾奇峰,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幻想即現實》作者 電影借蒙太奇技術,展開了其影響世界和人類的歷程。琪嘉的《人性放映機》也擁有這樣的神奇本領。他開設了一整年的電影課,拼接了經典電影的主題、心理動力學、榮格心理分析、神經醫學、哲學、文化、語言等多方面內容。上這樣的課,讀這樣的書,讓人仿佛徜徉在蒙太奇的世界。跳躍、開闊、深刻、激蕩,多種感受混合在一起,看的時候過癮,之后又可以長久回昧。 ——劉丹家,庭治療師、《家庭的傷痛與療愈》作者 40部影片,40個人性側面,猶如影神費里尼長鏡頭,徐緩漸次放映。德性剛健止于內,如山安住;心性柔順巽于外,如風悠遠。剛柔悉化接引讀者,鴻漸接地氣,借影塵空羽,傳精神分析妙道。 ——李孟潮,精神科醫生、《濁眼觀影》作者
人性放映機:心理學家施琪嘉的電影療愈課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 自閉癥: 家庭中的愛與競爭、唐氏綜合征: 每個人的成熟, 都要告別神話、短時記憶障礙: 整合記憶是一種療愈、焦慮癥: 有創傷的人, 會制造延續創傷的家庭等。
人性放映機:心理學家施琪嘉的電影療愈課 目錄
推薦序2 施琪嘉的蒙太奇功夫/劉丹
推薦序3 我需要有強烈求診動機的人/呂曉娟
自序 和另一個自己相遇
第1課 自閉癥:家庭中的愛與競爭/《雨人》
第2課 唐氏綜合征:每個人的成熟,都要告別神話/《第八日》
第3課 短時記憶障礙:整合記憶是一種療愈/《記憶碎片》
第4課 焦慮癥:有創傷的人,會制造延續創傷的家庭/《八月:奧色治郡》
第5課 吸毒成癮:知道人性的惡,才會立體地看世界/《夢之安魂曲》
第6課 創傷后抑郁:因為孤獨,陽光才能照進來/《從心開始》
第7課 社交恐懼癥:渴望、懷疑與毀滅/《海上鋼琴師》
第8課 性別認同障礙:在悲劇中向死而生/《霸王別姬》
第9課 強迫癥:自我懲罰與極性反轉/《火柴人》
第10課 邊緣型人格障礙:成為真正的人需要了解陰影/《搏擊俱樂部》
第11課 心理防御過強:在自戀與孤獨中完成自我的升華/《心靈捕手》
第12課 自戀型人格障礙:與狂妄而脆弱的自我和解/《美國精神病人》
第13課 妄想癥:精神*后的逃亡之地/《美麗心靈》
第14課 戀母情結:從男孩到男人/《畢業生》
第15課 戀父仇母:恨孩子的母親才能給出高質量的愛/《黑天鵝》
第16課 偷窺:男人真正的成功在于允許自己表達女性氣質/《后窗》
第17課 心理壓抑:對自由的向往足以讓人發瘋/《大紅燈籠高高掛》
第18課 高水平人格障礙:一邊適應社會,一邊反社會/《沉默的羔羊》
第19課 強迫性重復:重演創傷可能只是重蹈覆轍/《烈火情人》
第20課 同性戀:再剛強的人也有被感情融化的可能/《蜘蛛女之吻》
第21課 施虐與受虐: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客體陪伴/《捆著我,綁著我》
第22課 創傷后應激障礙:請接受這個世界的殘酷/《墜入》
第23課 創傷后解離:每種人格背后都有不同的創傷/《穆赫蘭道》
第24課 暴食、貪婪與懶惰:人性為何如此殘忍,又該如何救贖/《七宗罪》
第25課 自我、本我與超我:理智或獨立,*后都要屈從于本我/《羅生門》
第26課 安樂死:動機,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深海長眠》
第27課 去人性化:精神病人更需要心理治療而非藥物/《飛越瘋人院》
第28課 依戀模式:未成年人的反社會行為是一種無助的呼喚/《發條橙》
第29課 阿尼瑪與阿尼姆斯:內在成長的要義/《對她說》
第30課 群體心理:自信的人才不需要在群體中彰顯自己/《浪潮》
第31課 情感操縱:不能成為自己,就選擇死亡/《死亡詩社》
第32課 惡意與原型:走一段心靈的黑暗之旅/《狗鎮》
第33課 自我囚禁:內在的成長不需要觀眾/《肖申克的救贖》
第34課 喪失與否認:除了時間,恨也是療愈/《藍》
第35課 中年危機:精神上的臨界點/《白》
第36課 疏離與信任:摘下面具是轉化和超越/《紅》
第37課 灰度思維:非好即壞是一種認知誤區/《柏林蒼穹下》
第38課 理想化與投射:先活下去,才能活好/《黑皮書》
第39課 俄狄浦斯情結:不再把父親作為競爭對象,即是成長/《教父》
第40課 放大鏡下的俗世冷暖:人生向前/《東京物語》
人性放映機:心理學家施琪嘉的電影療愈課 節選
《人性放映機:心理學家施琪嘉的電影療愈課》: **課 自閉癥:家庭中的愛與競爭 《雨人》 父親留下了300萬美元的遺產。但令兒子查理意外的是,父親把全部遺產給了自己素未謀面的哥哥雷蒙。為了爭得遺產,查理決定從精神病院帶走自閉癥哥哥。在與雷蒙共處的時光中,查理發現了雷蒙的記憶天賦,利用他在賭場上贏了錢,兄弟的感情也慢慢升溫,這種手足情慢慢超過了遺產的價值。 湯姆·克魯斯演了很多好的電影,早年主要有兩部代表作:《壯志凌云》和《雨人》。在《雨人》中,他扮演的是弟弟查理,他的演技了得,把弟弟的自私、不羈及后期對哥哥情感的轉變都飾演得非常到位。 這部電影打動我們的是兄弟之情,不過也有人用非常立體的視角來看這部電影,認為它反映的不僅僅是兄弟關系,還反映了父子關系。電影的主線是兄弟二人誰能繼承比較多的遺產,父親在背后像操縱提線木偶一樣操縱著二人。 家人之間通常會呈現出兩種關系,一種是垂直關系,一種是水平關系。從人類家庭關系的發展來看,水平關系競爭的殘酷程度往往大于垂直關系。 夫妻生了孩子以后,孩子往往都尊重和孝順父母,并且在父母的掌控中長大。雖然有垂直關系的競爭,歷史上也有父子之間反目成仇,甚至子弒父的例子,比如兒子為了爭奪父親的地位和權威而殺掉父親。但因為父母跟孩子之間有年齡的差異,所以在很長時間內,權力都掌控在父母的手中。 水平競爭發生在年齡相差不大的兄弟姐妹之間。父母生了孩子,十根手指不一般齊。古代有長子繼承家業的慣例,當長子沒能守住權威時,其他幾個兒子之間就會明爭暗斗。他們為了獲得王位甚至可以手足相殘。歷史上*有名的例子就是曹操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并由此誕生了很有名的詩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部電影*初并沒有清晰地表示到底誰能繼承300萬美元,后來從電影傳遞出的信息來看,父親把錢留給了哥哥,把家業和導致父子反目成仇的車留給了弟弟。哥哥雷蒙是自閉癥患者,隨著電影的進展,弟弟查理跟著線索找到雷蒙后,逐漸發展出對哥哥的感情,這讓看電影的我們也對雷蒙產生了感情。 雖然電影的表現看起來比較真實,但現實中跟自閉癥患者的相處,卻并沒有那么浪漫和感性。 ……
人性放映機:心理學家施琪嘉的電影療愈課 作者簡介
施琪嘉,大學教授;神經科醫生;動力取向心理治療師;從事心理治療臨床實踐二十余年。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