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第12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16839
- 條形碼:9787521816839 ; 978-7-5218-168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第12輯) 內容簡介
《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是由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山東省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中心主辦,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開放性經濟理論與政策相關研究專業學術文集。其宗旨是開展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推動理論發展,優化政策取向,為國家和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歡迎原創性的理論與政策研究論文,其內容包括宏微觀經濟、產業經濟、區域經濟、農業與農村經濟、國防經濟、優選經濟、房地產經濟、和諧社會等相關經濟理論與經濟政策研究。
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第12輯) 目錄
博弈協調中的倫理機制:絕對道德和相對道德
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創新驅動對比較優勢的占優性
重新審視哲學對經濟學研究的意義——基于哲學兩分法和經濟學二重屬性的視角
新時代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邏輯起點與實踐路徑
如何破解鄉村振興的產業植入難題
水權制度約束下水利風景區水資源管理研究
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當代建構與鄉村振興路徑探索
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第12輯) 節選
《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第十二輯)》: (一)九曲蔣家村發展概況 九曲蔣家村距離招遠城區21公里,地貌形態為中低山區,由于地處玲瓏金礦田的東部邊緣,黃金資源豐富。新中國成立前,全村不足百戶人家,人均1.7畝地,畝產不足百斤。20世紀60年代,村里還靠吃國家供應的返銷糧生活。60年代中期,村里開始采礦,建了座小選礦廠,后來,將礦山承包給私人近18年,富了個別人,村里仍離不開一個窮字。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無序開采、私采亂挖,大量含污染物質的毛石、尾礦石占壓土地,原本稀缺的土地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到21世紀初,人均占有土地不足三分地,那時的九曲蔣家村,礦山管理混亂,村里偷盜成風,社會治安一團糟,根本不像個村莊的樣子。2001年春,以王金勇為班長的新一屆兩委班子上任后,借著市委、市政府礦山秩序整頓的東風,結合村情民意,將個人采礦權收歸集體所有,確立了“以金興村、生態立村、人才強村、富民安村”的工作思路,集體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逐步呈現出村泰民安的良好局面。 山東省招遠市阜山鎮九曲蔣家村,現有村民280戶,800人口,黨員150名,山巒4600畝,耕地面積200畝,村委會下設八個村民小組,村黨委下設七個黨支部。201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突破80億元,為國家財稅貢獻8000多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8萬元,社會公益事業、扶貧救困捐款、物累計2100多萬元。村辦企業春雨集團是國家級民營企業,下屬黃金礦業、家紡、食品、建筑、園林、物資、商貿、旅游度假等15個分公司,員工5100多人。如果說農村經濟是新農村建設的硬實力,那么農村文化即是新農村建設的軟實力。九曲蔣家村依靠正確的經濟發展觀念,在新的領導班子帶動下走上了集體經濟共同富裕的道路。“日子富了不忘富腦子”,在一手抓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九曲蔣家村人也緊抓精神文明建設,開創了別具特色的新農村文化建設新局面①。 (二)發展理念與發展思路 1.發展理念 發展觀是關于發展的本質、目標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是人們在認知和把握人和自然、人和社會、人和人之間多重關系的基礎上,根據人類生存發展的需要而設定的指導人類社會發展走向的價值坐標和規范系統,是人類思考和解決現實社會發展中一系列重大問題的基本原則。有什么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戰略,就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和價值觀,也就會引導和推動著社會實踐朝著什么樣的方向前進。“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所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它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發展觀。“以人為本”就是要求我們做什么事情都要從人的實際出發,而新農村文化建設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出發點,這正是對科學發展觀這一戰略思想的豐富和發展。科學發展觀給我國農村和農民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真理與價值相協調的科學指導,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要求。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農村的發展有了新的思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也已經深入農民心中,從而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農民的價值觀念。 九曲蔣家村正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深入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義,開展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九曲蔣家村一切發展理念和措施都是以村民的根本利益為中心,以“村民共同富裕,村民素質提高”為目標,全面實施“富口袋”和“富腦袋”的雙富工程,切實貫徹“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引導廣大農民樹立現代觀念,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科學的人文價值觀念,進而在全村養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學、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重建農村精神家園。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實現持續發展,就必須使經濟、社會與環境全面、協調發展,不以對資源的過度消耗、對物質的無限追求、對環境的過分透支為體現,而是依據其相對較好的資源環境生態條件,走一條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處的發展道路。大力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使人不滿足于單一的物質生產與消費的生活方式,而以更健康、更和諧的心態促進農村與農業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
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第12輯) 作者簡介
董長瑞 男,1962 年7 月生,山東省黃縣人,漢族。1985 年7 月畢業于山東大學...現為山東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