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通村公路安全設施設置技術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89308
- 條形碼:9787517089308 ; 978-7-5170-893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通村公路安全設施設置技術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陜西省通村公路存在的安全問題,以通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分析為主,通過調查分析的手段研究通村公路道路環境條件與交通安全的關系,分析通村公路交通事故發生機理,通過對通村公路安全性進行合理評價,確定重點防控路段,進而提出適合西部地區通村公路的安全保障措施。本書共分為9章,包括:通村公路交通特征與安全現狀、陜西省通村公路交通特征與安全現狀、通村公路重點防控路段判別方法、通村公路路側經濟型護欄安全評價與設置方法研究、通村公路主動安全設施設置方法、通村公路減速設施效能分析與評價、通村公路交通安全重點防控路段分級處治對策、藍關古道交通安全改善工程、結論與建議。本書可作為土木工程道路方向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和科研工作者閱讀參考。
通村公路安全設施設置技術研究 目錄
前言
第1章 通村公路交通特征與安全現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外研究現狀
1.2.2 國內研究現狀
1.2.3 研究現狀評述
1.3 主要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
1.3.1 主要研究內容
1.3.2 技術路線
第2章 陜西省通村公路交通特征與安全現狀
2.1 通村公路交通運行特征分析
2.1.1 交通量及交通組成分析
2.1.2 運行速度特征
2.2 通村公路技術特征
2.2.1 平面線形指標
2.2.2 縱斷面線形指標
2.2.3 平縱組合分析
2.3 通村公路交通事故特征
2.3.1 事故形態分析
2.3.2 死亡人員特征分析
2.3.3 事故車型分析
2.3.4 發生路段線形分析
2.3.5 事故發生路段位置分析
2.3.6 事故致因分析
2.4 小結
第3章 通村公路重點防控路段判別方法
3.1 通村公路重點防控路段的確定
3.1.1 事故與公路平面線形的關系
3.1.2 陡坡路段事故分析
3.1.3 路側安全現狀分析
3.1.4 事故與路段位置的關系
3.1.5 重點防控路段的確定
3.2 急彎、連續急彎的定義及仿真分析
3.2.1 急彎、連續急彎的定義及判別標準
3.2.2 基于Trucksim/Carsim的道路安全仿真建模
3.2.3 急彎、連續急彎路段仿真實驗方案
3.2.4 單個急彎、連續急彎仿真結果及分析
3.3 連續下坡路段剎車轂溫度預測模型與判別標準
3.3.1 長大下坡路段剎車轂溫度預測模型建立
3.3.2 長大下坡路段仿真方案
3.3.3 實驗結果及結論
3.4 路側安全等級劃分
3.4.1 路側安全影響因素
3.4.2 路側安全等級劃分
3.4.3 路側安全評估指標體系及方法研究
3.5 通村公路危險路段判別標準
3.5.1 急彎路段
3.5.2 陡坡路段
3.5.3 路側險要路段
3.5.4 視距不良路段
3.5.5 平面交叉口路段
3.5.6 行人集中路段
3.5.7 事故指標
第4章 通村公路路側經濟型護欄安全評價與設置方法研究
4.1 通村公路安全防護設施安全性能評價標準
4.1.1 路側安全防護設施碰撞條件
4.1.2 安全防護性能評價標準
4.2 通村公路路側安全防護措施應用現狀
4.3 通村公路汽車—護欄碰撞系統仿真模型的建立
4.3.1 通村公路路側簡易安全防護設施有限元模型建立
4.3.2 通村公路常見車型有限元模型建立
4.4 通村公路汽車—護欄碰撞系統的仿真實驗分析
4.4.1 汽車—護欄碰撞系統仿真實驗方案
4.4.2 間隔式混凝土防護欄仿真實驗分析
4.4.3 墻垛式混凝土防護欄仿真實驗分析
4.4.4 油桶式混凝土防護欄仿真實驗分析
4.4.5 硬土石堆防護欄仿真實驗分析
4.4.6 路側防護欄高度仿真實驗分析
4.4.7 通村公路護欄碰撞仿真實驗結論
4.5 通村公路護欄設置建議
4.5.1 示警墩
4.5.2 墻垛式護欄
4.5.3 油桶攔擋
4.5.4 硬土石堆護欄
第5章 通村公路主動安全設施設置方法
5.1 通村公路主動安全設施設置指導思想及實施原則
5.1.1 指導思想
5.1.2 實施原則
5.2 交通標志
5.2.1 交通標志的尺寸
5.2.2 交通標志的材料
5.2.3 交通標志的設置方法
5.2.4 交通標志的施工
5.2.5 新型交通標志
5.3 交通標線
5.3.1 交通標線的材料
5.3.2 交通標線設置方法
5.3.3 交通標線的施工
5.3.4 新型交通標線
5.4 視線誘導設施
5.4.1 線形誘導標
5.4.2 示警樁和示警墩
5.4.3 其他就地取材誘導設施
5.4.4 視線誘導設施的施工
5.5 視線改善設施
5.5.1 開挖視距臺
5.5.2 凸面鏡
5.6 減速設施
5.6.1 減速丘
5.6.2 減速帶
5.5.3 減速路面
5.7 路面有效寬度增加設施
5.7.1 路肩設置
5.7.2 錯車道的設置
5.8 避險車道
第6章 通村公路減速設施效能分析與評價
6.1 通村公路減速設施的選用理念
6.2 通村公路常用減速設施
6.3 減速設施效能分析與評價
6.3.1 交叉口減速標線效能分析與評價
6.3.2 減速丘效能分析與評價
6.3.3 塊石路面效能分析與評價
6.3.4 減速振動標線效能分析與評價
6.3.5 減速設施綜合評價及設置建議
第7章 通村公路交通安全重點防控路段分級處治對策
7.1 常用安全保障設施及編號
7.1.1 路側護欄設施
7.1.2 交通標志標線
7.1.3 視線誘導設施
7.1.4 路面減速設施
7.1.5 視距改良設施
7.1.6 其他安全設施
7.2 單個急彎路段分級處治對策
7.2.1 隱患分析
7.2.2 指標分級
7.2.3 分級處治
7.2.4 處治案例
7.3 連續急彎路段分級處治對策
7.3.1 隱患分析
7.3.2 指標分級
7.3.3 分級處治
7.3.4 處治案例
7.4 陡坡路段分級處治對策
7.4.1 隱患分析
7.4.2 指標分級
7.4.3 分級處治
7.4.4 處治案例
7.5 陡坡急彎路段分級處治對策
7.5.1 隱患分析
7.5.2 指標分級
7.5.3 分級處治
7.5.4 處治案例
7.6 連續下坡路段分級處治對策
7.6.1 隱患分析
7.6.2 指標分級
7.6.3 分級處治
7.6.4 處治案例
7.7 橋頭接小半徑平曲線路段分級處治對策
7.7.1 隱患分析
7.7.2 指標分級
7.7.3 分級處治
7.7.4 處治案例
7.8 路側險要路段分級處治對策
7.8.1 隱患分析
7.8.2 指標分級
7.8.3 分級處治
7.8.4 處治案例
7.9 平面交叉路口分級處治對策
7.9.1 隱患分析
7.9.2 指標分級
7.9.3 分級處治
7.9.4 處治案例
7.10 行人集中路段分級處治對策
7.10.1 隱患分析
7.10.2 指標分級
7.10.3 分級處治
7.10.4 處治案例
第8章 藍關古道交通安全改善工程
8.1 項目概況
8.2 工作依據
8.2.1 相關標準和規范
8.2.2 相關參考文獻
8.3 通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設計原則及策略
8.3.1 通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主導思想
8.3.2 藍關古道通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實施原則
8.3.3 藍關古道主要安全隱患及處置對策
8.4 藍關古道安全保障工程設計方案
8.4.1 藍關古道危險路段處治方案
8.4.2 藍關古道安全設施選型與設計
8.5 藍關古道安全保障建議
第9章 結論與建議
9.1 主要成果和結論
9.2 建議和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通村公路安全設施設置技術研究 作者簡介
劉勇,男,1974年1月,山東大學巖土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在讀博士,副教授,任職于山東交通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道路結構、道路工程設計和工程檢測技術,主持和參與多項省部級、市廳級課題;發表SCI、EI等各類論文10余篇。
書友推薦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