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浙江綠色管理案例和經驗:第一輯:美麗鄉村管理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74734
- 條形碼:9787509674734 ; 978-7-5096-747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浙江綠色管理案例和經驗:第一輯:美麗鄉村管理篇 內容簡介
《浙江綠色管理案例和經驗:美麗鄉村管理篇(**輯)》是一部關于浙江美麗鄉村管理的案例和經驗選編,匯集了浙江近二十年來美麗鄉村建設的探索以及成功經驗,向讀者生動呈現了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現實樣本。
浙江綠色管理案例和經驗:第一輯:美麗鄉村管理篇 目錄
一、建輝村:美麗鄉村建設紀實
二、巖下村:一個古村落的美麗蛻變
三、管頭村:美麗鄉村迎客來
四、嶺源村:繪一幅美麗的新農村畫卷
五、環溪村:小鄉村的美麗逆襲
六、文村:竹林深處有人家
七、窈口村:怡然自得“慢生活”,蘊藏美麗“熱經濟”
八、月山村:采菊東籬下,悠然見月山
九、徑山村:美麗鄉村帶來美麗經濟
十、長濂村:黨旗紅,青山秀,長濂長美綠中富
十一、中村:個性化民宿”樹蛙部落
十二、余村:從賣石頭到賣風景
十三、荷塘村:窮鄉村蛻變成AAA級景區村
十四、顏宅:一個落后村的三個“振興密碼”
十五、湘溪村:以”美麗鄉村“撬動”美麗經濟
十六、后岸村:“石頭村”的成功轉型
十七、下淤村:美麗經濟,美了村富了集體
十八、雙塢村:環保自治開創新局面
十九、雅城村:“四星級”新農村
二十、橫溪村:深耕希望田野,美麗鄉村入畫來
二十一、大立元村:“人水和諧”奔富路
二十二、考坑村:舊村改造“越改越舊
二十三、下樟村:描繪美麗村莊新畫卷打造生態旅游金名片
第二篇 山地丘陵且沿江環湖地帶
一、蒼坡村:古村落攢聚“特色競爭力”
二、美麗鄉村帶,如花般連綴楠溪江
三、美麗神秘白泉村:村民傳頌熱心人
四、西河村:首創“清潔家園”義務工制度
五、下姜村:綠色發展滿目春
六、暨家寨:高山流水
七、潭頭村:村民樂享生態紅利
八、蠡山村:“歷史古村落”的美麗變革
九、尖山村:走好美麗鄉村路
十、毛岙村:美麗風景蝶變“美麗經濟”
十一、梅坑村:千峽湖畔的花樣漁村
第三篇 山地丘陵地帶
一、仙居廣度鄉王田村
二、“美”在賀田村
三、李大屋村:做新時代的“守山人”
四、大仁村:“高山上飄揚的旗幟”
五、宵井村:美麗嬗變山水之間
六、黃公望村:顏值產值共增長
七、陽山畈村:桃源深處,綠意正盎然
八、余村:綠水青山回來了
九、陳家鋪村:走出自己的鄉村振興道路
十、靈棲村:“石頭村”的美麗變身
十一、魯家村:一個貧困山村的美麗蛻變
十二、北山村:掘金“美麗經濟”
十三、埭頭村:立足古村文化發展生態旅游
十四、橫臘村:大山深處的“美麗經濟”
十五、引領茶樹坪村的美麗蝶變
十六、青田龍現村:“聯合國村”新氣象
……
第四篇 山地丘陵且沿海環島地帶
一、三山村:美麗鄉村春意濃
第五篇 平原盆地地帶
結論篇 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經驗與啟示
附錄 美麗鄉村建設的相關政策法規
參考文獻
浙江綠色管理案例和經驗:第一輯:美麗鄉村管理篇 節選
《浙江綠色管理案例和經驗:美麗鄉村管理篇(**輯)》: 十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路長濂成了“美麗夢工場” 2006年7月27日,對于長濂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也正是從這一天開始,長濂村實現了質的飛躍。這一天,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到長濂,看見這個正致力于發展鄉村旅游的小山村,四周郁郁蔥蔥,產業生機勃勃,習近平倍感欣慰,他勉勵長濂村:“在保持原有特色前提下,要依托生態和文化,進一步做好村級規劃,爭取建成省內乃至全國著名的‘文化名村’。” 當時剛上任村黨支部書記的鄭宗長,對這一囑托牢記在心,并堅守這一“諾言”,帶著長濂村兩委鉚足了干勁走“綠富美”的生態發展之路,這一千就是十幾年。行進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路上的長濂村,也迎來了發展黃金期。截至2014年底,長濂村村集體固定資產超1.5億元,集體經濟收入1000萬元以上,年均旅游綜合收入突破6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超過14000兀。長濂村還成了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鎮、全省小康建設示范村、全省文化示范村、麗水市*美鄉村。踏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新路,長濂村就像被注入了停不下的“創新慣性”。這個小山村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遂昌全縣**個進行村莊整治的村,**個建設美麗鄉村的村,**個開出農家樂的村。 2014年底,長濂村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全年共接待游客30多萬人次,實現旅游營業收入1600多萬元。2018年,長濂村順利通過AAAA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審。種下一片綠終成百畝林美麗生態夯實美麗鄉村基礎 九曲濂溪、群山蒼翠。無論何時,走進長濂村,**眼看見的,都是滿眼的綠。“這片綠,可是我們當年頂著得罪村民的壓力,生生保護出來的。”鄭宗長看著遠山感慨,“如今,這片綠成了全村人的‘寶貝’,是長濂美麗鄉村建設的*堅實基礎。”多年前,長濂村絕大多數村民都窮得叮當響,又沒有營生出路,就把樹砍了賣錢,或者當柴火燒豬食養豬。一年到頭,豬養不了幾頭,賣不到幾個錢,樹卻越來越少了。眼見環境越來越差,村民卻沒有富起來,村干部急了,日思夜想要給村里謀條出路。 一天,在村里的濂溪邊,鄭宗長和村里一位老干部邊走邊商議村里該怎么發展。看著清清的溪水和被群山環抱的村莊,鄭宗長突然一拍腦袋“咱們”“那可得先把環境整好。”兩人一拍即合,迅速召集“兩委”班子開會討論,還分頭搜集依靠旅游發展成功的村莊案例。意識到旅游是未來發展的朝陽產業后,長濂村開始大面積種植闊葉林,改善生態環境。面對頑固的伐木者,村黨支部將嚴格的禁伐制度寫進村規民約。這極有可能是遂昌乃至麗水境內出現的**個“美麗村規”。像大部分新鮮事物一樣,這事一開始并未得到村民理解。“靠種樹就能賺錢?開玩笑吧。”不少村民還認為禁伐就是嚇唬嚇唬人,不屑一顧。 村民鄭文堯當時就聽不進去。近點的山坡有人看著,就去遠點的地方砍;白天不能去,就晚上偷偷去砍。但鄭宗長等村干部們格外堅持,道理同樣很簡單:一棵樹,砍掉只需一小時,種植長大至少要三五年。“這筆賬,每個人都得算明白。”嚴查的同時,長濂村開始大規模在遠近山坡上補種闊葉林。如今,當年種下的100多畝樹苗已經長大成林。在強勁的“護綠新風”帶動下,村民們的習慣與觀念隨之改變。 有趣的是,如今,鄭文堯竟然成了村集體苗圃基地的種樹好手,每月領3000多元工資,任務就是種好樹,管理好苗圃。十多年堅持下來,長濂村百畝苗圃茁壯成長,逐步發展為一項產業。村委主任張黎明信心十足地表示:“如今,一個地方建起來,三五天之內,我們肯定能綠化好。” ……
浙江綠色管理案例和經驗:第一輯:美麗鄉村管理篇 作者簡介
高友江(1986-),男,漢族,江蘇興化人,博士,浙江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講師。2016年畢業于英國赫爾大學商學院,獲營銷學博士學位。發表論文多篇。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