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燕京感舊錄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1382665
- 條形碼:9787511382665 ; 978-7-5113-826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燕京感舊錄 本書特色
朱小平這本新著從文化、文史甚至考據(jù)的角度談老北京舊人舊事,不是浮光掠影,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研究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chǎn),這是很令我感動和欣慰的。 ——李濱聲新聞漫畫家 北京的一年一月,一街一巷,一堂一殿,都能寫一本厚厚的大書一怎么寫?朱小平的優(yōu)勢就是把靜態(tài)的建筑與相關(guān)的人物合到一起描寫,注入人文精神,歷史文物也就寫活了。 ——趙大年著名京味小說家、中國電影編劇
燕京感舊錄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從文化、文史甚至考據(jù)的角度談老北京舊人舊事,不是浮光掠影,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研究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chǎn)。北京的一年一月,一街一巷,一堂一殿,都能寫一本厚厚的大書——怎么寫?本書的優(yōu)勢就是把靜態(tài)的建筑與相關(guān)的人物合到一起描寫,注入人文精神,歷史文物也就寫活了。書中的很多內(nèi)容是作者過去曾在報刊上發(fā)表的文章,很多作品是寫北京,因作者熟悉北京民俗,運用北京語言, 京味濃厚是本書的一大特色,書中分為“京華人物”“春明舊事”“家山談薈” “燕市鉤沉”“歲時流韻”“青燈有味”六個篇章,作者很有感情地描寫北京,小胡同、四合院,言語間處處流淌著溫馨的氛圍, 讓人很好親切。全書內(nèi)容豐富多彩、語言流暢優(yōu)美,且京味十足。讀者通過閱讀本書在收獲輕松愉悅的閱讀體驗的同時,也能更加了解北京、認(rèn)識北京。本書由新聞漫畫家李濱聲先生和有名京味小說家、中國電影編劇趙大年先生作序推薦。書中配有50多幅精美京味插畫,均是由李濱聲先生繪制,圖文并茂。本書書名由李濱聲先生題簽。
燕京感舊錄 目錄
京華人物
張自忠之死與張自忠路緣起 /3
胡同里的痕跡:徐宗堯和北平站起義 /11
翠花街 5 號與張學(xué)良“秘宅” /19
鹿鐘麟與和平門 /24
陳三立、陳寅恪父子與姚家胡同 /32
馬敘倫·長美軒·三白湯 /37
“堅貞不受暴秦封”——張大千在北京 /43
京華遺跡說恨水(二章) /49
從馬連良說到清真菜 /58
“音徽往矣,百身何贖”——陳少梅二三事 /64
蔡鍔舊居與小鳳仙 /70
林白水與生春紅硯 /75
從趙家樓說到曹汝霖 /79
春明舊事
西山詩人寶廷 /87
南社詩人在京華 /103
保衛(wèi)通州的愛國將領(lǐng)李秉衡 /107
怡親王允祥與河道治理 /111
任率英與連環(huán)畫 /115
人生自是有情癡——懷劉炳森 /124
*后的文人:張中行 /127
猶憶當(dāng)年唱和時 /131
忽如遠(yuǎn)行客 /136
但為君故 /140
家山談薈
什剎海憶舊 /147
煙袋斜街今昔談 /155
蓮花池及金中都遺址 /161
西單右翼宗學(xué)的名人遺跡 /167
千秋共仰于公祠 /172
“是何意態(tài)雄且杰”——楊椒山與諫草堂 /174
順承郡王府的滄桑 /179
“北釣魚臺”趣話 /183
昌平履痕 /185
燕市鉤沉
秦良玉·四川營·棉花胡同 /193
六必居·鶴年堂與嚴(yán)嵩題匾 /197
都一處與乾隆題匾 /202
軍機處與軍機處胡同 /207
煤渣胡同、海軍衙門及醇親王 /212
清代北京書法四名家 /218
清宮的稱謂與制度 /222
慶霄樓與冰嬉 /227
漫談八旗的“騎射” /231
清代京城租房面面觀 /235
房屋買賣·契約·纖手 /240
明清養(yǎng)馬制度與胡同 /246
漕運與漕運總督 /250
京通十三倉的滄桑和變遷 /256
八大胡同煙花巷 /264
歲時流韻
逝去的節(jié)俗—中秋祭月 /269
二閘·水獅子·修禊圖·小魚湯 /274
春節(jié)三話 /279
老北京鳥蟲方言 /289
“折籮”趣談 /292
北海仿膳記 /295
房山風(fēng)物 /298
“簋”與“鬼” /307
燕京感舊錄 作者簡介
朱小平,生于北京。現(xiàn)為北京市政協(xié)文史和學(xué)習(xí)委員會特邀委員,中國文物保護(hù)基金會歷史文化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協(xié)、北京作協(xié)、中華詩詞學(xué)會會員。1975年開始在《詩刊》《北京文藝》(《北京文學(xué)》前身)發(fā)表作品。出版有人物傳記《張大千》《我所知道的顧城》;文史筆記《像蜀錦一樣絢爛——歷史人物隨筆》《京城百藝》《歷史臉譜∶晚清民國風(fēng)云人物》《清朝,被遺忘的那些事》;散文、隨筆集《無雙畢竟是家山——傳說之外的老北京》《文化名人太寫意》《聽雨樓隨筆》《燕臺舊墨》《多少樓臺煙雨中》;舊體詩詞集《朱小平詩詞集》《朱小平韻語》《朱小平逸興》《朱小平馀事》《絮風(fēng)館詩抄》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xué)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