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諸神退位:古希臘的日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619126
- 條形碼:9787514619126 ; 978-7-5146-191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諸神退位:古希臘的日常 本書特色
◆一本探索古希臘的全新重磅指南,神話故事與學術解讀趣味融合,集合百余幅珍貴壁畫、雕塑、考古遺址等多個類別的精美畫作多維呈現,幫你建立與古希臘普通人日常的聯結。 ◆全新輕學術視角解讀古希臘神話的起源、演變與重要影響。 本書將升級你的想象系統,重返激蕩又自由的時代,親歷古希臘文明的高光時刻:“米諾斯文明VS邁錫尼文明”“別樣的古希臘創世說”“瘋狂的諸神之戰”……同時與古希臘普通人的日常親密接觸,體驗城邦生活。 ◆本書又將令你復歸理性,嚴肅而不失活潑地分析與解讀復雜、悲壯又讓人欲罷不能的古希臘神話與歷史的方方面面;史學家和科學家請你替他們保密:為了尋找特洛伊,考古學家跑遍了安納托利亞。 ◆哲學、思想、詩歌、建筑、科學、文學、戲劇的靈感之源: 古希臘的諸神、英雄、怪獸,與你近在遲尺, 英勇的凡人,他們奮力拼搏,想成為*好的, 任性的神,他們轉眼間就把凡人的一切拿走…… ◆讀懂古希臘神話將有助于你讀懂你所處的時代,讀懂古希臘的日常將讓你讀懂你自己。
諸神退位:古希臘的日常 內容簡介
神話故事與學術解讀靠譜又有趣的融合 全新輕學術視角解讀與科普古希臘神話的起源與影響 追索文明根源,考察神話基因,回溯高光時刻,體驗城邦生活 《諸神退位:古希臘的日!芬粫鴮 “生活與社會”“神話與傳說”“藝術與文化”三方面切入, 以全新角度探究古希臘的神話起源及其信仰體系,有別于以往聚焦亞歷山大大帝、荷馬、蘇格拉底等偉大人物的功績的闡述的視角,深入城邦中生活的普通的古希臘人:他們做什么工作,住在哪里,接受了什么樣的教育? 從很富裕的公民到很貧窮的奴隸,探究各個城邦的日常生活的情景;哲學家們的冥思、鴻篇史詩記錄、考古發現……社會歷史學家將細節拼湊,再現古希臘神話和真實歷史的方方面面。 “螢火蟲”系列歷史讀物網羅中外歷史發展長河的的各個時期,用海量的精美圖片、豐富的一手資料、扣人心弦的歷史故事、業內專家的深入分析、逗趣的主題專欄和輕松幽默的文風,帶你領略人類歷史的方方面面。在信息爆炸的當今時代,“螢火蟲”系列圖書將為你點亮紛繁復雜的知識,輕松、愉快地捕捉歷史的精彩瞬間!
諸神退位:古希臘的日常 目錄
生活與社會
8 古希臘
11 古希臘的起源
20 古希臘日常生活
34 古代奧林匹克
44 古希臘建筑藝術
50 古希臘神廟
54 古希臘人和他們的宗教
神話與傳說
62 古希臘神族譜
68 古希臘神的起源
81 奧林匹斯山:諸神的家園
86 奧林匹斯山十二諸神
90 死亡與冥府
100 死亡之神
104 古希臘傳說
114 古希臘神話的教訓
128 古希臘神話和傳說中的怪獸
148 祭司不為人知的故事
158 特洛伊戰爭背后的真相
藝術與文化
172 荷馬的傳說
178 藝術與神話
189 古希臘哲學
198 古希臘神話的現代視角
204 古希臘神話遺產
諸神退位:古希臘的日常 節選
古希臘的起源 古希臘是一個富有吸引力的國度,起源于人類文明的蒙昧期, 在西方的人文發展中一直處于前沿地位。 古希臘有著不同的文化與民族,一直被視為西方文明的搖籃。它在人類知識的各個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古代是世界的心臟,為西方社會的科學、政治、哲學、戲劇,以及奧林匹克運動會、拉丁字母表和歷史編纂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當我們研究古希臘時,需要說明的是,古希臘人與現代希臘人認為,“古希臘”一詞,并非按字面意思理解為希臘本土,更確切地說,指的是希臘文化范疇,他們稱之為“Hellas”。這個名字取自希臘民族一個名叫海侖(Hellen)的神話祖先。海侖生于何時甚至是否存在都已無從知曉。注意不要把他和特洛伊的海倫(Helen) 相混淆。在古希臘,尤其是在早期,神話與傳說相混合的現象很常見。今天,我們對各種自然現象都能做出圓滿的解釋,而且我們對科學和醫學的了解遠比古代的人們要深刻。對古代的人們來說,神祇可以解釋未知的一切。因此,早期希臘歷史直接與宗教信仰和神話相關聯。此外,希臘巍峨的高山占到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八十,擁有崎 嶇的海岸線和連綿起伏的肥沃平原,這種地理狀況被視為其信仰的來源。希臘多山,風景美輪美奐,但陸路交通極其困難,因此,如果古希臘人在貿易和交通上要想快的話,就會選海路。希臘本土囿于各地地形,彼此隔絕,從而在全國各地形成了獨立的城邦和社區。這些城邦和社區圍繞中央城堡修建。城堡建在高地上,地勢有利,可 以更好地預防奇襲或入侵,*終發展成為衛城,其中*著名的是雅典衛城。 考古發現證明,古希臘人的出現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古希臘的祖先和早期的居住者為古印歐人,于公元前4000年遷徙途徑東歐平原,進入希臘北部。這些人在陸地上繁衍生息,形成了早期愛琴海文明的一部分。他們在愛琴海沿岸,主要進行捕魚和貿易。從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前1100年,該地一直很興盛,也證明了該地區持續有人居住。大約同一時期,從公元前27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克里特島上的米諾 斯文明(Minoan civilisation)活躍起來。現在的專家認為,克里特島經歷了一場自然災害,被水淹沒,而這常常被認為是亞特蘭蒂斯神話的緣起。之后,邁錫尼文明從米諾斯文明中學習與借鑒了很多,開始成形。邁錫尼人是*早說古希臘語的一批人,邁錫尼文明從公元前1650年持續到公元前1200年。之后的希臘人對邁錫尼人非常推崇,對他們修建的石頭衛城充滿敬畏。邁錫尼人建城所用的石頭巨大,衛城因此被稱為“賽克樂普墻”(Cyclopean Wall)。這個名字取自神話中的獨眼巨人,因為人們認為,只有巨人才能搬得起這么重的石頭。米諾斯男女諸神與邁錫尼男女諸神被混合在一起,為古希臘文明構建自己的萬神殿提供了基礎。奧林匹斯諸神對泰坦諸神發動戰爭并獲勝的創世神話就出現在這一時期。 邁錫尼文明沒落,古希臘進入黑暗時代。之所以取名為黑暗時代,是因為從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00年,幾乎沒有歷史文獻供我們了解當時的狀況。而就是在這一時期,荷馬記錄了傳說中的特洛伊戰爭(Trojan War)。盡管特洛伊城已經被發現,但是戰爭的真實情況依然無從知曉,再加上與神話交織得如此緊密,幾乎已經難以區分開來。從公元前800年起,我們開始了解與古希臘有關的更為熟悉的名稱。**個是特爾斐(Delphi)的祭司。在一千多年里,祭司在古希臘社會中起著突出的作用,在戰爭與政治方面都給各個城邦的統治者提供了神明般的指導。
諸神退位:古希臘的日常 作者簡介
喬恩·懷特,英國未來出版社歷史類圖書主編。英國未來出版社(詳見www.futureplc.com)成立于1985年,是英國知名出版公司,旗下擁有80個品牌,包含上百種圖書、音像、手機應用(APP)等產品,內容涉及游戲、電影、攝影、音樂、藝術設計、科普、前沿科技、戶外運動等,并在美國和澳大利亞設有分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