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柴米河邊人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30892
- 條形碼:9787559430892 ; 978-7-5594-308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柴米河邊人家 本書特色
長篇小說《柴米河邊人家》以農村落榜青年吳崇明的奮斗為主線,描繪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青年的生活圖景。小說人物身上有著鄉土作家自身人生經歷及情感的隱射,作家在試圖貼近農民的本真形象時,也不由自主地使其具有了知識分子的氣質。
柴米河邊人家 內容簡介
柴米河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古老人工河,據說是明朝萬歷年間,為適應南北走向的鹽河漕運而開鑿的輔助河流。 《柴米河邊人家》以農村落榜青年吳崇明的奮斗為主線,塑造了一批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描繪了一幅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農村生活畫卷。,吳崇明在三次高考落榜、因父親摔斷腿而復讀無望后,挑起家中生活的重擔,做起收雞蛋的生意。因為一次見義勇為的善舉,他得到了城里姑娘姜妍卉的青睞和幫助。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柴米河邊,村民們辦起磚窯廠,吳崇明受到啟發辦起養雞場,一步步擴大規模,扭轉了家中貧困的局面,和姜妍卉的愛情也修成正果……
柴米河邊人家 節選
《柴米河邊人家》: 吳崇明一個人坐在柴米河堆上,茫然地望著波光瀲滟的河面。好半天,沮喪的心情才稍稍平復一些。 上午,吳崇明到學校去拿高考分數條,得知全校只有五人達線,他們班只有一人,很慘,慘得一敗涂地。班主任問他以后有何打算,他當時頭腦一片空白。因為,根本就沒想以后。他愣了好一陣,什么也沒說,拿了分數條就走了。走到校門外,他把分數條揉成黃豆大的一團,扔了。雖然比去年多考了十幾分,但離達線還是差了二十一分。 以后怎么辦?繼續復讀還是回家種地?這對二十一歲的吳崇明來說,是一個重大的人生抉擇。這個抉擇就像哈姆雷特那個“生存還是死亡”的抉擇一樣艱難。復讀,有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一生的命運;回家種地,自己心有不甘,讀了十幾年書,還和村里沒讀書的孩子一樣,守著幾畝土地過一輩子,手頭緊緊巴巴的,十天半月也吃不上一頓肉,這樣的日子,吳崇明是想都不敢想的,一想,心口就堵得慌。一時不記得是哪位作家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特別是在人年輕的時候。是啊,我還年輕,眼前的路走對了,以后的路就寬了,就順了,就好走了。吳崇明這樣想。可是,他吳崇明的緊要處在哪?這才是他現在*需要知道的。但是,沒有人給他答案。吳崇明內心舉棋不定,不知道自己如何選擇。 一輪碩大的夕陽,無聲地落在西邊那座老石橋上,余暉將整個柴米河水都浸得通紅。吳崇明站起來,撿起一片不規則的清灰色瓦片,貼著水面,用力一扔,瓦片在水面“啪啪啪”地跳躍著,打了幾個水漂,倏然沉入水底。吳崇明嘆息一聲,望著石橋上漸漸下沉的太陽,默不作聲。 也只有在柴米河邊,吳崇明的心情才能稍稍平復一點。 柴米河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古老人工河,據說是明朝萬歷年間,為適應南北走向的鹽河漕運而開鑿的輔助河流,因河兩岸遍生蘆葦,河里多魚蝦,兩岸土地肥沃而得名。幾百年來,柴米河兩岸的人,依河而居,繁衍生息,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沿河村有四百多戶人家,兩千多口人,多以自然村分列在柴米河至新沂河之間,以丁姓為主,丁、吳、段、胡是村里的四大姓。四大姓以家族為堡壘,有的還以婚姻為紐帶,往往沾親帶故,利益遭受外來損害時,一致對外;家族內部有矛盾和糾紛時,由家族長輩或能人出面解決。 吳崇明的家就緊靠柴米河邊,離河邊只有百十米遠,剛學會走路,他就喜歡往河邊跑,照看他的奶奶怕他掉到河里淹死,做飯的時候,總要在他的身上綁一根繩子,像栓小狗一樣把他系在木樁上。有好幾次,吳崇明掙脫了繩扣,跌跌爬爬地到了河邊。有一次,奶奶去屋后上茅廁,他又掙脫了繩子,搖搖擺擺地跑到河邊,一個跟斗順著坡堆滾下了河。恰巧,大隊書記丁長寶路過這里,褲子也沒脫就跳下河撈起了他。丁長寶時常提起這事,說,我可是你小明子的救命恩人,要不是我救你,你早淹死做小鬼了。那時還年幼,吳崇明記不得這碼事,但父母奶奶記得。吳崇明只記得少年時,每到夏天,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在河里游泳、打水仗、捉水鬼、掏鳥窩,玩得盡興開心,他少年時代的許多美好回憶,都與柴米河息息相關。人生的幸福感覺,似乎只有無憂無慮的少年時代才*好,是那種發自內心的真幸福、真快樂。長大了,許多煩惱就來了。吳崇明眼下就有*大的煩惱,就是落榜后的路要怎么走。 天擦黑時,吳崇明才慢吞吞地往家走。 父親吳正清正坐在槐樹下的小飯桌邊,默默地抽著旱煙。奶奶在一旁搖著芭蕉扇。吳正清做過幾年生產隊長,1981年,土地承包到戶,生產隊解散,吳正清的隊長自然不做了,一心一意和老婆韓麗華刨著十來畝地過日子。 ……
柴米河邊人家 作者簡介
晏習生,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人,現供職于灌南縣市場監管局,業余從事文學創作,2009年至今,在《今古傳奇》《章回小說》等刊物發表中短篇小說十余篇。 梁洪來,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公安局民警,連云港市作家協會會員,連云港市散文學會理事,作品散見于《連云港文學》《散文界》《揚子晚報》《金陵晚報》《連云港日報》《蒼梧晚報》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