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已過萬重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906322
- 條形碼:9787555906322 ; 978-7-5559-063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已過萬重山 本書特色
周瑄璞的語言有一種迷人的色彩和豐沛的密度,是暴雨傾盆,又似河水涌流,像陽光普照,又如月色溫柔。 ——陳忠實
已過萬重山 內容簡介
70后實力派女作家周瑄璞首部散文集。共分4輯,為讀書、閱人、生活、對話。語言細膩樸實,深情婉轉。無論閱讀,還是寫作,無論是在日常,還是與人交道,作者的態度和角度都是觀察、體悟,深昧個中滋味,然后把這些感受行諸文字,其真誠有一種打動人心的力量。 此為“小說家的散文”叢書之一。
已過萬重山 目錄
**輯 總有一種力量托舉我們
閱讀痛與慰
疑是故人來
何人獨憔悴
是誰在寂寞
經典是永恒的照耀
茨威格的汪洋大海
勒波雷拉:卑微者的挽歌
馬丁·伊登:作家的命運
誰讓鹿子霖落荒而逃
——論陳忠實小說的細節
等等靈魂
平凡的世界
燦爛千陽
第二輯 那些草木葳蕤的生命
精神永在
——懷念陳忠實老師
隱忍與解禁
兩棵大樹的相互眺望
賈平凹到底有多忙
婆婆的倒計時
五樓老漢
第三輯 一切,只與我們的內心有關
美麗與哀愁
等待
詩意之城
得玉忘言
在懷疑中前行
已過萬重山
沒有大事發生
開往安康的綠皮火車
第四輯 在迷宮中尋找出口
生命是一條“多灣”的大河
——與《天津日報》記者何玉新對話
真誠是*大的力量
——與青年學者房存對話
我們都是在迷宮中尋找出口的孩子
——與作家弋舟對話
已過萬重山 節選
兩棵大樹的相互眺望 見到全國各地的文友,我被問得*多的一個問題是:陳忠實和賈平凹,到底有沒有矛盾。 我很明了地回答:據我所知,沒有。被問得多了,我會想,為什么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呢?可能是期待聽到一些秘聞、揭示,人們慣常所見的相輕、爭斗。因為文壇這樣的事確實不少,一山不容二虎,常常是某兩位大腕不能相見,甚至聽不得對方的名字。那么,你省這兩位超級大鱷,一定會更有好戲看嘍。文友們在得到我的回答后,常常還會追加一句:據說二人從不出現在同一個場合。我說,那是因為那個場合不夠重要,不可能同時請到兩位大腕。 我一般會接下來解說:二位老師不像你們想的那樣,有著神秘的、不可調和的矛盾。首先,他們都是善良正直的人,本著一顆善良的心作文、行事,從無害人之心,更不會去傷害對方;再者,二人都是視文學為生命的人,他們心中,*重要的是文學,是寫作,不會有過多精力去琢磨對方或者相關人事糾紛。我與二位老師相識十多年,也都很相熟,從未聽到過二位有攻擊對方的言辭。陳老師口中,對方是“平凹”,凹字上聲,發“娃”的音,像是兄長對小弟的稱呼;賈老師稱對方為“老陳”,柔和的言語里透著親切。 我這樣解說,可能對方還是不太相信。因為文壇上,確有很多省份都有那么一對不可調和的“冤家”,其矛盾糾葛也多被傳為“佳話”,難道你們陜西就例外嗎?那么,有哪個省,兩位作家都同時取得如此高的聲譽,有著如此廣泛的讀者群和關注度?他們一定是越過了我們常人難以企及的境界與高度。將軍趕路,不攆小兔。他們知道自己在這世上的使命。 至于兩人在公眾視野中沒有親密表現,你們見過兩棵挨得很近的大樹嗎?既然是大樹,為了保證自己的枝葉伸展,樹冠闊大完美,必須保持一些距離。陳老師和賈老師,就是這樣兩棵大樹,長在同一片土地上,保持了合理的距離,看得到對方,卻互不干擾。沒準兒人家“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當他們還是“群木”的時候,就知道有一天他們必得移栽開一定的距離。可他們在內心里,一定會是惺惺相惜、互相尊重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就是說的這種關系。 坊間都在傳說賈老師的吝嗇,可謂版本眾多。其實多是以訛傳訛,是早年間大家都是窮哥兒們時,甲乙丙丁、張三李四的行為。幾多夸張與荒誕,皆因一個“窮”字。文友們當作笑料來說,又寫了文章安在他身上,也算是文學創作上的“樹立典型形象”,現在看來,頗有些“含淚的笑”。賈老師何等智慧,也不爭辯,你們開心就好。于是傳著傳著,越發奇妙。與之相對的是陳老師的大方豪爽、樂善好施。我的理解是,因為經受過極度的貧窮和艱辛,命運的殘酷打擊,陳老師更加體諒小人物的不易,愿意助人;因為經受過極度的貧窮和艱辛,命運的殘酷打擊,賈老師更加謹慎,小心低調。我們盡可歌頌前者,但也應該理解后者。不同的人對生活有著不同的理解,有著不同的處世方式。陳老師耿直豪爽,對不喜歡的人與事,直接反對與拒絕,甚至拍桌子,怒目相向;賈老師常常隱忍不發,以柔克剛,對人永遠客客氣氣,好言相對,拒絕人也是婉拒,找一些得體的理由,讓你覺得合情合理。陳老師匍匐鄉間小桌,四年艱辛,成就《白鹿原》,一舉奠定文學地位;賈老師20世紀80年代就在全國成名,力作不斷,影響力持續不減,伴隨著挫折和毀譽,屹立文壇,從不放棄,終于修得正果。兩位都是專注于事業,嘔心瀝血澆灌文學花朵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創造了神話的人,哪里會有時間和精力考慮和與不和、矛盾不矛盾的事情。 去年,陳老師去世,全國文壇,一片悲鳴,民眾對他的哀悼聲勢浩大。而這樣的時候,有人對賈老師產生非難,逐字分析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文友們談及此事,我嘆息一句,賈老師怎樣做,你們才能滿意呢?如果他的悼文洋洋灑灑,千言萬語,聲淚俱下,會不會又有人說:作秀,虛偽!反正對于挑刺的人來說,可能你怎么做,都不對。 陜西文壇,一棵大樹倒下了,還有一棵大樹屹立。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從前去親近陳老師,有求于他的那一部分人,現在流向賈老師,他成為陜西文壇的主心骨。不管他愿不愿意,歷史選擇了他,陜西文壇選擇了他,將一個高尚而煩惱的使命放在他的肩上,他要像當年的陳老師一樣,用大量時間來接待,來傾聽,來施以援手。我們不知道,他會不會為此苦惱,但他別無選擇,只能一次次打開門來,迎進各種各樣的問題和五花八門的請求。 陳老師定格為一個神話,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會發現,陜西文壇,依然枝繁葉茂,草木葳蕤。陜西文壇,依然是一個高地,引無數人暗自使力,起跑,追趕,超越。 ……
已過萬重山 作者簡介
周瑄璞,70后實力派女作家。著有長篇小說《日近長安遠》《多灣》《夏日殘夢》《我的黑夜比白天多》《疑似愛情》,中短篇小說集《曼琴的四月》《驪歌》《故障》《房東》。曾獲得中國女性文學獎、柳青文學獎、長篇小說年度金榜特別推薦、《小說選刊》最受讀者歡迎小說獎。現為陜西文學院專業作家。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