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中國美術史綱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107248
- 條形碼:9787562107248 ; 978-7-5621-072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美術史綱要 內容簡介
本書共9章, 包括原始社會的美術、奴隸制時代的美術、戰國秦漢美術、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美術、隋唐美術、五代兩宋時期的美術、元代美術等。
中國美術史綱要 目錄
**章 原始社會的美術
**節 概述
第二節 石器的制作與審美意識的萌芽
一、大河之源——關于美術起源問題
二、誘人的基石——從石器造型看原始人類審美意識的發展
第三節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藝術
一、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
二、彩陶的藝術成就
三、精細俊俏的黑陶藝術
第四節 雕塑與繪畫
一、雕塑
二、稚拙率真的原始繪畫
第二章 奴隸制時代的美術
**節 概述
第二節 燦爛的青銅工藝
一、青銅“禮器”的藝術精神
二、青銅器的造型與紋飾特點
三、青銅器造型與紋飾的演變
第三節 建筑
一、溯源
二、宮殿建筑之濫觴
第四節 繪畫與雕塑
一、繪畫
二、雕塑
第三章 戰國秦漢美術
**節 概述
第二節 繪畫盛世
第三節 縑帛畫
一、戰國楚帛畫
二、西漢帛畫
第四節 畫像石、畫像磚藝術
一、畫像石磚的分布
二、古樸深厚的山東畫像石藝術
三、潑辣豪放的南陽畫像石藝術
四、清新明朗的四川畫像磚藝術
第五節 壁畫
一、宏麗的殿廷壁畫
二、紛繁的墓室壁畫
第六節 器物上的裝飾繪畫
一、銅壁上的裝飾繪畫
二、瑰麗的漆器裝飾畫
第七節 秦漢繪畫的藝術特征
第八節 雕塑
一、深沉雄大的大型紀念性石雕
二、寓美于樸的陶俑
三、多姿多彩的銅雕
……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美術
第五章 隋唐美術
第六章 五代兩宋時期的美術
第七章 元代美術
第八章 明清美術
第九章 激流中的中國近代美術
復習思考題
自測題
作品欣賞
中國美術史綱要 節選
《中國美術史綱要》: 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始皇26年)止,是我國歷史上的戰爭年代。大國爭霸的戰火盡管附加給人民以痛苦、災難。但是血與火卻熔鑄出了一個新的時代。從春秋開始的百余國的紛爭到戰國七雄并峙,客觀上形成了地區性統一,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加速了奴隸制的瓦解和封建因素的增長。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時代,錯綜復雜變動不已的社會政治狀況,使各個不同的階級和集團,必須在理論上探求他們存在和發展的根據,從而為各種不同的學派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客觀條件。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諸子蓬起,百家爭鳴”的空前活躍的局面在中國歷史上**次出現了。各學派從各自的立場出發,從各方面探討了許多學術問題。其中關于美和藝術的言論,雖然只是只言片語,東鱗西爪,不成系統,但是提出了一些基本問題和基本范疇。孔子在《論語·述而》中所說的“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和“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集中反映了孔子的藝術美學思想。以老莊和儒家美學思想為主體的先秦美學顯示了中國古典美學的早熟性和其他一系列不同于西方美學思想的特點,埋下了以后美學和藝術思想發展的因子。 在戰國,這個中華民族遠古文明昌盛的黃金時代,美術園地也呈現出新的面貌。 隨著政治經濟基礎的變化,人的精神逐漸擺脫舊的禮樂制度的束縛,藝術視角逐漸從天上轉向人間,從鬼神轉向現實人生。神的權威、圖騰的幽靈也不再是藝匠們膜拜的主要對象。而人的社會,現實社會中的人則成為人自身關注的中心。于是,紛繁的現實社會、人的現實生活和夢幻與理想都成為藝術表現的題材。從戰爭場面到宴舞情景,從采桑狩獵到祈求死后升天,都凝固在時代的畫面上,讓人感到人的堅定、豪邁、樂觀的精神和對現實人生的眷念。藝術視角的轉換,也必然帶來藝術形式的變化,與反映的現實題材相吻合,寫實的手法逐漸占據上風。繪畫和雕塑這兩種造型藝術的主要形式都開始脫離工藝裝飾的地位,各自以獨立的美術形式發揮功能。青銅工藝不僅出現鏤刻、金銀錯、鑲嵌和先臘法等技術,而且青銅紋飾也趨于寫實,那銅壁上鑄刻著的戰爭、勞動、生活的場面,把那個時代精神展示在歷史的屏幕上。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結束了封建割據局勢,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在歷史上**次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大帝國。秦王朝是一個短暫的王朝,當時的美術遺跡一般很少有發現。就文獻資料和已出土的美術遺跡來看,秦代的藝術有帝家風度,頗有點像羅馬帝國時代的風格。這大概是美術趣味受政治影響的緣故吧。在秦代,藝術多被利用為宣揚政治統一的工具。集戰國建筑藝術之大成而毀于秦末兵火的驪山阿房宮(包括附麗建筑的一切藝術品)和蔚為壯觀的秦陵兵馬俑,都是宣揚統一威力的藝術佳作。 秦的工藝美術水平已達到相當高度,從李斯的《諫逐客書》這篇文章中列舉的“昆山之玉”、“明月之珠”、“翠鳳之旗”、“夜光之壁”、“犀像之器”來看,秦代的工藝美術體現出“鋪錦列秀、雕績滿眼”的美學風格。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漢高祖劉邦的這首《(大風歌》迎來了一個歷史和審美的新時代。自漢王劉邦于公元前202年定都長安,經歷代,特別是漢武帝時代的開拓發展,漢帝國不僅是東亞的而且是當時世界上的*大、人口*多、物產*豐富的國家,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一個強悍、偉大的時期。這個時期的文學藝術,正如李澤厚所說“確實是一個琳瑯滿目的世界”,其風神“**次呈現出中國古代藝術的偉大傳統”(鄭振鐸語) 漢代的美術,從總體上來看,其主要功能是要充分體現“上者不美不飾,不足以一民”的思想,或發揮“惡以戒世,善以示后”的教化作用。重要的美術創作都是在王朝政府的直接控制下進行的。在政治生活中占有顯著地位的宮殿、壇廟、衙署、府第、祠堂、陵墓等建筑常常采用繪畫、雕塑、建筑、工藝相結合的形式,突出其特殊的地位。所以,這個時期的壁畫(宮殿和墓室壁畫)、雕塑等藝術門類是非常繁榮的。 漢代的工藝美術,在民族文化融合和人們高度的自信心、豐富的想象力的基礎上,也顯示出蓬勃的生機,特別是漆器和銅鏡為這個時代特殊發展的品物。 ……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