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春天的來客(陳布文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62314
- 條形碼:9787020162314 ; 978-7-02-01623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春天的來客(陳布文文集) 本書特色
◎ 民國才女、文壇奇才,年青時被稱為“小魯迅”, ◎ 她是王蒙的“女神”,純真執著于自己的理想信念 ◎ 她是張郎郎的母親,國徽設計者著名藝術家張仃的夫人,曾任周恩來秘書 ◎ 半生詩書家務,一世坎坷遍歷,卻從未放棄寫作 ◎ 二十多萬字未刊稿首次公開出版 ◎ 小說、散文、書信、日記,全面呈現一位飽含藝術家風度的傳奇女性
春天的來客(陳布文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作家陳布文創作的小說、散文、詩歌,以及書信、日記等內容。陳布文是有名藝術家張仃的夫人,也是一位很好作家。她生前雖發表作品不多,但其無論是思想內涵還是審美格調,都與純正的現實主義文學一脈相承,敘事優雅節制,文筆清逸質樸。文集中收錄了陳布丈辭世后留下的二十余萬字未刊稿,從中可以看到這位很好作家靈魂世界的冰山一角。文集中有些作品,今天讀來或許平淡無奇,假如放回它們所處的那個時空語境,立刻顯出不同尋常;而其中的精品,即使以今天的審美標準,依然熠熠生輝。
春天的來客(陳布文文集) 目錄
自 序
**章 抖落思想的塵埃
——《野草》本事考
1.北京的風景與環境
2.故鄉紹興的影跡
3.現實世相與人物“原型”
4.作為“贈品”的“器物”
5.文史典籍的散布
6.結語:為什么會有本事考?
第二章 箭正離弦
——《野草》的詩性與哲學
1.本事是緣起、元素,但不等于就是題材
2.闡釋《野草》注定要面對的困局
3.《野草》的表達“格式”
4.從“肩住黑暗的閘門”開始跋涉
5.本事的升華:從“自言自語”談開
6.“夢七篇”的延展與技巧
7.《野草》的高頻率詞語
8.“虛妄”中的力量與理想(上)
9.“過客”的相遇、對峙、告別
10.“虛妄”中的力量與理想(下)
11.“‘世紀末’的果汁”:外來影響與魯迅的創造
12.余論:沒有終點的闡釋
第三章 “阿,這贈品是多么豐饒呵!”
——《野草》的發表、出版與傳播
1.為什么叫《野草》
2.“老虎尾巴”與《野草》
3.《野草》的發表和《語絲》
4.當《野草》在《語絲》頻頻遇上“周作人”
5.《野草》的初版與早期流變
6.《野草》翻譯的難點
7.余論:必須要做的辨正
末 章 逐篇簡釋:一點理解的“語絲”
附錄一 魯迅關于《野草》的自述輯錄
附錄二 主要參考書目
春天的來客(陳布文文集) 節選
陳布文小傳 1920 年生于江蘇常州農村一個破落的末代秀才家庭,自幼顯露文學異稟,十四歲開始在《論語》《女子月刊》等雜志上發表散文、短劇。在常州教會女中讀書時,因文筆酷似魯迅而使國文教員大為驚駭。而當時她并不知道魯迅是誰,經此提醒,開始讀魯迅書,從此成為魯迅的信徒。十七歲因不服從父母的包辦婚姻而失去升學機會,只身闖入高爾基所謂的“社會大學”,成為賣文度日的“京漂”。在南京,她與出獄不久的天才畫家張仃相遇,兩人一見鐘情,同病相憐,從此風雨同舟、共同生活近半個世紀?箲鸨l后,加入抗日藝術宣傳隊。 1938年年底,輾轉來到革命圣地延安,經一番周折,張仃執教魯藝美術系,她在文學系聽課。1940 年秋,張仃因桀驁不馴的個性不見容于魯藝美術系而出走重慶(“皖南事變”后即返延安),她進入“文抗”,任魯迅研究會秘書,敏銳的文思,深得研究會負責人、自詡為魯迅衣缽傳人的蕭軍的賞識。延安七年,她以魯迅為榜樣,堅守“黨外布爾什維克”初衷,沒有入黨(以后也如此)。在艱苦的生產勞動之余,讀書不輟,相傳魯藝圖書館的借書卡片上,每一張上都寫有她的名字。1946 年至1949 年,在東北從事文教工作,曾任李立三秘書。 新中國成立后到北京,先后在北京男五中、女四中執教。在男五中任教期間,因出色的業績被北京市教育局評為北京市特級教師。1954 年,因兼職過多,積勞成疾,臥床八個月,其間因未去學校領薪水,提交的中醫病假證明不合校方的規章制度,被當作“自動離職”處理,從此成為一名沒有經濟收入、沒有公費醫療的家庭婦女。相夫教子,博覽群書,沉思寫作,成為她的日常生活!半p百”時期,在《人民文學》上發表《假日》《從朗誦詩談起》等具有批判鋒芒的小說散文,并留下一篇思想超前、抨擊極左的奇文——《春天的來客》(未發表)。此后七八年,在孤獨中潛心于無處發表的“抽屜寫作”,留下大量創作手稿。 “文革”狂飆中,與受難的張仃相濡以沫,以無微不至的親情,先師的精神之光,挽留住他的生命,陪伴他經歷藝術的蛻變與升華,自身亦浴火重生。她對歷史的反思,曲折地表達在這一時期的家書中。之后云開日出,否極泰來,然歲月已無情損耗了她的健康,世風人心又與她的孤迥高潔日漸相違。 1985 年夏,一個偶然的發現,使她萬念俱灰,臥床不食數月后,于 12月 8 日凌晨辭世……
春天的來客(陳布文文集)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陳布文,作家,著名藝術家張仃的夫人。1920 年生于江蘇農村。十七歲因抵抗父母的包辦婚姻而失去升學的機會,只身闖入“社會大學”,成為一名賣文度日的“京漂”。在南京,與天才畫家張仃相遇,兩人一見鐘情。1938 年底,兩人到延安。1940 年秋,隨張仃到重慶,任魯迅研究會秘書。1946 年至 1949 年,在東北從事文教工作。新中國成立后來到北京,先后任周恩來秘書,在北京男五中、女四中執教。1985 年12 月 8 日凌晨辭世。 編者簡介: 李兆忠,1957 年 1 月生于上海。1977 年考入華東師大中文系;1982 年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1986 年結識張仃先生,有幸成為先生的忘年交;1989 至 1992 年游學日本。作為“50 后”一代,先天不足,后天失調,入大學后,始睜眼看世界,結識張仃先生后,方懂什么是藝術。在日本研究、中國現代留學生研究領域,均留下足跡,唯張仃藝術的研究,三十年一貫,方興未艾。著作及編著有《曖昧的日本人》《喧鬧的騾子——留學與中國現代文化》《大家談張仃》《它山畫語》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