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政治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2503
- 條形碼:9787520372503 ; 978-7-5203-725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政治學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人民大學靠前關系學院系列叢書之一。本書從比較政治、中外政治思想史、政治學理、中國政治等相關領域,探討新時代政治學的學科自覺與自主、政治學研究范式的轉型,以及政治學科發展的未來等理論與現實問題,立足中國本位,放眼世界政治,倡議從比較文明的視野出發,貫通規范研究和經驗研究,引領和提升中國政治學的發展。本輯為2020年第三輯,分為五個部分:“復旦—人大”論壇專題,政治學理論、方法論專題、中國政治、書評。
中國政治學 目錄
世界秩序大變革中的中國政治學
巨變時代的世界政治研究議程
美國政治學的自我反思及其對中國政治學發展的啟示
政治學理論
危機時代的學術與政治——韋伯百年祭
“公天下”之治——中國傳統善治觀及其當代意義
方法論專題
三種文本分析方法知識論、方法論之比較——以中國政治文化研究為例
定量社會科學論文審稿筆記
中國政治·疫情專題
政治家:大一統政制之生機所在
新冠時代的健康認證與“防疫政治學”
書評
中國眼中的天下與天下的中國——讀《萬歷十二年:至關重要的一年》
Abstracts
中國政治學 節選
《中國政治學(2020年第三輯,總第七輯)》: 在20世紀以后,尤其是在過去15年發展特別快、強調特別多的就是對因果關系和因果機制的強調。從傳統的經驗上的相關到因果,實際上是跟經濟學的發展有密切的關系的。經濟學發展強調因果推斷,所以很多方法培訓班討論怎么去做識別,怎么應用各種包括斷點回歸、雙重差分等在內的研究設計,怎么去在經驗研究中建立因果聯系。對于因果關系和因果機制的強調,實際上成為我們反思相關關系分析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學動力。 接著往下,就美國的學科體系建設來說,實際上跟它國家政治的發展有密切關系。當然美國主流的學科理論就是政治學理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強調了一些核心的概念,比如民主、自由、公平、正義。在20世紀中期以后,實際上學科發展*重要的特點是,規范性研究對于經驗性研究的發現和進展采取了非常寬容和吸納的態度,不是經驗研究就做經驗研究、規范研究就做規范研究。規范研究的學者對于經驗研究的很多發現進行了借鑒。很多理論學者,比如羅爾斯、諾齊克、達爾、費希金等,他們的理論創新實際上對于經驗研究的發現做了非常大的吸收工作。 另一個受到美國政治本身發展深刻影響的主流學科是美國政治,主流政治學系里,百分之四五十以上的政治學家在干這個工作,這也是美國政治本身發展的需要。比如,進步運動時期所謂的“扒糞運動”的影響。這個時候把以前的法條主義研究推向了現實主義研究,包括壓力集團、游說、政治過程、政黨、總統、議會。這對于美國人去理解美國政治本身的邏輯實際上有非常大的推動力。所以現在在美國政治學的發展中往往能看到,*新的理論模型、經驗模型實際上都是在美國政治這個領域里。相對其他學科而言,這一領域中有*豐富和*多元化的方法學的拓展,包括博弈論、計量模型、計算模型。*詳盡的數據庫實際上也是美國政治的數據庫,宏觀的、微觀的數據庫在美國政治領域都能找到,這是基于對本國政治發展理解的迫切需求。 另外兩個我們現在談的主流學科:一個是國際關系,一個是比較政治,也像楊老師談的那樣,跟美國政治的發展相關。“冷戰”實際上推動了國際關系的發展,設定了相關的研究主題,現在的主題除了傳統議題外也增加了新的議題,比如安全問題和國政經的問題,現在都是國際關系里特別強調的議題。比較政治也同樣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國家利益的驅動,它對新興的亞非拉國家的研究需求特別大,現在逐漸從區域研究向比較研究轉變。楊老師提出了比較政治向比較治理的轉變,比較的視野,對于我們去理解比較政治是非常重要的。 美國學科體系里的另外一個新興學科就是政治學方法論,因為我是做定量研究的,所以對它想稍微強調一點。我發現國內對于政治學方法論的討論實際上有一點點誤區和偏頗的地方。政治學方法論是行為革命的重要遺產,現在強調的傳統的那些方法,比如調查、抽樣、計量分析,實際上都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包括之前談到的“芝加哥學派”,他們其實創新性地應用了很多這種新的方法。但是在美國的政治學方法論領域里,實際上并不是特別強調說定性研究一定跟定量研究不同,很多的學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希望能夠讓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之間有一個統合的邏輯和概念。像金、基歐漢和維巴在20世紀90年代發表的《社會科學中的研究設計》,國內已經由陳碩老師翻譯出版了。從這本書可以看出,金、基歐漢和維巴是如何找到一個特別明確的框架,從而把不同的研究邏輯糅合在一起的。 還有“因果推斷”,這個是現在特別新的或者特別時髦的,大家都特別愿意去做的事情。核心原因并不在于這個東西很難,而在于如果我們要從社會科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向政策領域或者是制度領域去做推演的時候,前提一定是因果,單純的相關會帶來很多的問題。所以現在大量的人在做關于因果推論的問題,當然新興數據對于這個學科的發展實際上也非常重要,我們已經從以前傳統的結構化數據向現在的半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去發展。不管是以前單純的數字,還是現在的文本、音頻、視頻,都是我們將來政治學研究要研究的經驗對象。包括現在一些新興的統計學概念的引入,像貝葉斯統計、統計生物學、統計心理學以及計算科學,引入我們的政治學領域,推動了政治學方法論這個小領域的發展。 我們回頭去看,美國政治學在它的學科建設過程中,究竟是通過什么樣的渠道去對它本身的學科發展進行反思呢?我認為有兩個不同領域的反思,**個就是對學科視野的批判和反思,這個反思就包括我之前談到的他們對于科學本質的爭論,像斯特勞斯、岡內爾、薩克森豪斯,他們對于政治學究竟有什么樣的科學本質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討論。包括后來涌現出的像后現代主義、解構主義這一套對于政治學本身研究路徑和本質的反思。 ……
中國政治學 作者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是新中國建立后最早建設的國際問題研究和政治學學科的高等教育機構。基于60多年的學術傳統和歷史積淀,歷經幾代學者的持續努力和學術創新,國際關系學院已經成為具有國內領先地位和重大國際影響的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科的人才培養基地和學術研究中心。人大國際關系學院是全國首批獲得政治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歐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際政治專業是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在教育部學位中心組織的2008年及2012年兩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政治學一級學科均排名并列第一。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