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灰度創新:無邊界制造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395741
- 條形碼:9787121395741 ; 978-7-121-3957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灰度創新:無邊界制造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政府、企業,及相關科研機構、行業專家1.今天,全球產業鏈生態正在發生變革,制造業創新本身正在發生革命性變化,創新從單一源頭轉向多元融合,制造工廠與外部交互所發生的創新——灰度創新,正在崛起。 2.本書集結100家一線直采企業案例,從制造工廠的視角,審視制造業的創新來源,從企業運營的角度幫助企業去理解,應該如何與上游、下游建立廣泛的連接關系。 3.基于作者十余年對世界制造業的觀察和研究,從世界制造業產業生態變革的角度,提出灰度創新的實操法則,包括灰度創新的基本法則和創新失靈的機制,從正反兩個角度給企業家帶來啟發。 (1)林雪萍說:“灰度創新是一種創造,但其中也蘊含大量的失敗。當前正處在全球化分工出現局部挫折的形勢下,許多制造方式和供應鏈都在重新組合,都是新事物,而灰度創新的各要素也需要恰如其分地連接。拆除企業間的邊界,走向無邊界制造,探索更多的創新機制,這是一個時代需要回答的問題。而新冠疫情正在重塑供應鏈的形態,分布式制造或將會更加普遍。制造與創新的相伴和分離,也需要更多的關注。” (2)灰度創新具有普適性,本書對于世界制造業形勢的分析,中國制造創新的理解都是深刻的,這種聯合創新的思維不僅適用于制造業,都各行各業的發展思路都有借鑒意義。- (3)在編輯本書的過程中,我心中有很多感慨:中國作為“制造工廠”的這么多年中,產業結合部的創新有那么多被埋沒,沒有得到積累沉淀,制造過程帶來的創新價值被忽視,真的是我們的一大損失,希望當代的企業家能從本書中得到一些啟發,發掘中國制造的更大價值。
灰度創新:無邊界制造 內容簡介
本文從制造工廠的視角,審視制造業的創新來源。工廠與外部交互所發生的創新(灰度創新),遠比想象的復雜,而且生機盎然富有活力。如果放大到整個制造業來看,沒有制造土壤的固守,基礎原理突破所帶來的生產力,將會大打折扣。中國有著肥沃的制造土壤,珍惜這些土壤和它下面的交錯復雜的供應鏈根系,是中國制造的一條躍遷之路。
灰度創新:無邊界制造 目錄
**章/灰度創新的定義:交叉結合部的創新
**節-微笑曲線是一個典型的誤解-/-2
第二節-創新驅動人見人愛,企業家是創新的主體-/-5
第三節-制造創新那些不痛快的伴侶-/-8
第四節-灰度創新是制造結合部的聯合創新-/-10
第五節-開放式創新與灰度創新的區別-/-13
第六節-灰度創新的價值去向-/-15
第二章/制造創新的國家土壤
**節-德國從早期的染料革命到現在的工業4.0-/-21
第二節-美國制造創新的大時代變遷-/-26
第三節-日本推動創造性的合作研究-/-35
第三章/中國灰度創新:制造崛起
**節-走向卓越制造的路徑-/-48
第二節-全球化分工:灰度創新的貢獻-/-51
第三節-制造難以大規模遷移的護城河-/-54
第四節-回岸制造不容易:灰度創新助推了利潤-/-58
案例:灰度創新的放大效應:德國設計+中國制造-/-60
第四章/產業級生態:工業生態系統是創新的*好保障
**節-大學與企業之間的同級切換-/-70
案例1: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的探索-/-72
案例2:研華與大學的灰度創新-/-74
第二節-樹狀價值鏈網絡-/-77
第三節-了解與支持代理商:農機與工程機械的代理商-/-79
第四節-產業集群的灰度創新:中心—衛星工廠體系-/-82
第五節-行業細分工導致大量的灰度創新-/-90
案例:工程機械代理商天遠的多維度灰度創新-/-94
第五章/企業如何推動灰度創新
**節-大型企業的創新:從一體化到中央基礎實驗室-/-102
第二節-灰度創新是一個組織對負熵的引入:know-how到know-who-/-106
第三節-中小企業的“三三魔咒”-/-109
第四節-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合作:螞蟻和大象的聯手-/-112
第五節-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新命題-/-/-118
案例:小松公開數據,推動建立生態-/-123
第六章/與下游用戶合謀尋找靈感
**節-與用戶共同創造-/-126
案例:機床廠如何提供為用戶算錢的服務-/-131
第二節-用戶的經驗是*好的養分-/-135
第三節-新型供應鏈條上的知識容器-/-142
第四節-跟著客戶一起轉行-/-146
第五節-逆向灰度創新:超級用戶的力量-/-148
第七章/善待供應商
**節-共進退的綠色外協會-/-162
第二節-供應鏈新伙伴關系-/-164
案例:為伙伴加油打氣-/-167
第三節-了解上游供應商的能力-/-168
案例:空氣清新劑和筷子-/-171
第四節-為供應商創造價值-/-173
案例:尋找*大公約數-/-175
第八章/灰度創新的基本法則
**節-灰度創新是設計出來的,而非自發完成的-/-180
第二節-開箱法則Think-out-of-Box——跳出局外-/-183
第三節-一張桌子兩家用:企業內部的墻,早已有之-/-186
案例:從技術到組織——菲尼克斯與中控的聯合研發-/-188
第四節-找尋企業的灰度大使-/-194
第五節-跨界知識的撞色拼接組合-/-196
第六節-為合作機制保駕護航-/-199
第七節-狼群模式:供應鏈長板組合集團戰-/-203
案例:長勝的“狼群模式”-/-205
第八節-長臂灰度創新:-ST-意法半導體的主動與康寧的被動-/-211
第九節-社會心理學的導入形成必要支撐:中外廚房的差別-/-216
第九章/灰度創新失靈
**節-信任失靈-/-220
第二節-“非我所創”綜合征是灰度創新的天敵-/-222
第三節-行業的灰度創新失靈:共性技術科研院所的缺失-/-224
第四節-生產加工深度過長-/-226
第十章/流動式知識產權的界定
**節-聯盟的知識產權界定-/-233
第二節-螺絲式(階梯式)的漸進,確保灰度創新發生-/-235
第三節-伙伴之間的互利關系-/-237
后-記-/-241
灰度創新:無邊界制造 作者簡介
林雪萍- 全球產業觀察家、北京聯訊動力咨詢公司總經理、南山工業書院發起人、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質量發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對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及環球制造創新體系有較深研究。曾在《哈佛商業評論》《瞭望》周刊等雜志發表上百篇有影響力的文章,出版《智能制造術語解讀》《美國制造創新研究院解讀》《工業互聯網創新之路》等專著。 主要研究領域: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工業與能源升級、全球制造創新體系、產業集群與供應鏈升級路徑、企業先進制造技術戰略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