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與兒童對話(新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9016
- 條形碼:9787108069016 ; 978-7-108-06901-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與兒童對話(新版) 本書特色
1/ 錢鍾書先生引薦出版,教育哲學經典著作2/ 真實描述與兒童進行哲學對話的有趣故事,打開思考的大門3/ 周國平、于偉、程紅兵等教育專家、中小學名師真誠推薦 教育經典著作——馬修斯兒童哲學三部曲(1.《哲學與幼童》/2.《與兒童對話》/3.《童年哲學》), 讓孩子以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保護孩子的好奇。 兒童哲學是一門探索與訓練兒童思維及方式的學科,不是給孩子灌輸知識或結論,而是引導孩子去探索和思考。 “馬修斯兒童哲學三部曲”為我們認識兒童哲學、兒童這個群體及兒童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新視角和新方法。 *初由錢鍾書先生推薦給三聯(lián)書店,并薦人翻譯。 著名作家、哲學家周國平先生精彩撰文推薦。 已被譯成德、法、日等十余種語言出版,其教育理念廣為人們接受。 入選名師好書推薦系列、教育經典著作系列、第11屆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 “我怎么能知道我現在是不是在做夢?”“爸爸,我有兩只眼睛,為什么我不能看見兩個你呢?”“我怎么判斷在睡到第二天醒來時,短針只是走了一圈而不是兩圈呢?”“植物會不會快樂?”“時光旅行到底可不可能?”這些在成人看來稀松平常的現象,在天真爛漫的孩子眼里卻充滿了奇思妙想。孩子對于世界的提問、質疑和思考,就是兒童哲學。 如果得到一個孩子,你得到的將是一個神秘體,對你來說,*重要的是去了解他(她)。他(她)有很多可能性,有很多東西是你曾經有而今已經失掉的…… 這套書是屬于孩子的,因為兒童與哲學之間有天然的親和關系,他們的小腦瓜里充滿著天問。這套書也是屬于大人的,因為他們理應學習傾聽孩子的提問,進行智慧的討論。 ——著名作家、哲學家 周國平馬修斯是兒童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的三部曲被翻譯成10余種語言在全世界流行。其中*有影響力的是**本《哲學與幼童》,譯者是陳國容。這套書對附小、對我的影響十分大,也是我現在研究的重要領域。在這三本書中,馬修斯通過豐富的案例論證了一個看似絕不可能的命題: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他在書中向讀者展示了如何用一種新的方法——與兒童進行哲學對話——去認識兒童。他一方面借助具有“哲學的奇思妙想”(philosophical whimsy)風格的兒童文學,將兒童自然地引入哲學對話中;另一方面自創(chuàng)了一種方法:“編寫故事開頭法”。即為兒童提供一個蘊含哲理的故事開頭,讓他們在討論中完成接下來的故事?梢哉f,馬修斯的兒童哲學以十分淺顯的方法論述了一個十分深刻的問題,不僅為我們提供了理論,還提供了實做方法,非常適合中小學教師閱讀。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校長、教育學博士 于偉 大人們會認為與三歲半的孩子進行哲學對話有點天方夜譚,而忘了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不信,請閱讀《與兒童對話》一書,然后試著改變自己與孩子對話的方式,給孩子更多的認可、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空間去思考和表達,并且和他們一起享受想象、質疑和天馬行空的美好與樂趣! ——“兒童學習故事”研究小組項目負責人 周菁 回頭再來思考“兒童哲學究竟是干什么的?”這個問題,或許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作為總結:“兒童哲學就是要維護好孩子那份好奇和探索的心,保護好孩子的那對翅膀,讓他們在長大后還能繼續(xù)飛翔;同時,也幫助那些在地上慢慢爬的'毛毛蟲們',幫助他們找回那消失的翅膀。”——“月光下的卵”(臺灣“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志工)
與兒童對話(新版) 內容簡介
本書記錄了一位老師與八個小學生之間的十一次課堂對話。對話的主題有“植物會不會快樂”、“奶酪是草做的嗎”、“時光旅行到底可不可能”等等。每次討論均以一小段原創(chuàng)故事做引子, 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其實就是用故事啟發(fā)兒童的思維, 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傾聽、思考和表達。
與兒童對話(新版) 目錄
目 錄
為中文版寫的序言 馬修斯
序 羅伯特·科爾斯
致 謝
前 言
一 快樂
二 欲望
三 故事
四 奶酪
五 帆船
六 知識
七 語言
八 時光旅行
九 倫理
十 未來
十一 發(fā)展心理學
結 語
譯后記
與兒童對話(新版) 節(jié)選
帆船 吃晚飯時,家人希望弗雷迪說一說他和安格斯在利斯港看到了些什么。弗雷迪那時候還很興奮,他高興地說著高高的桅桿、寬闊無邊的船帆、舒適的船艙,當然還有船員睡覺的小吊床,以及可在那里買票上船的雙層巴士。 “那艘船好漂亮!”弗雷迪說,“船身是閃閃發(fā)亮的白色,就像電影里的船一樣。事實上它還曾拍過海盜電影呢!” “你說那艘船建好多久了?”爸爸問。 “導游好像說是建于1840 年左右吧!”弗雷迪回答,“但沒多久就在一場大海戰(zhàn)中沉沒了。它在海底待了好多好多年,差不多兩年前才從海底打撈上來,是目前能在海上航行的*古老的船! “真的嗎?”媽媽說,“那么這艘船一定十分破舊! “才不呢!”弗雷迪回答,“一點也不破舊。導游說當它被撈起來的時候,大部分的甲板都腐爛了,于是就重新更換木料,一片一片地換,然后又發(fā)現有些橫梁也壞了,于是把橫梁也換了。之后,人們想到船體可能也有問題,便更換了大部分船體的木料。*后幾乎整艘船都是新的,優(yōu)雅、堅固,油漆一新。它是一艘很漂亮的船! “那它就不是目前*古老的船了,”艾麗斯冷冷地說,甚至無視人們常親切地稱之為“她”,“如果它的甲板、船身幾乎全部換新,那么它就是新船而不是舊船,它只是依老船的樣子重建的新船! 弗雷迪傻眼了,他一直想象著這艘名為“瑪利亞”(Maria Magdalena)的船如何沖鋒陷陣參加激烈海戰(zhàn),也曾幻想駕著這艘船的士兵多么英勇,更想象過自己在船艙中擔任跑腿的小弟,隨著它在遠東地區(qū)航行。 當弗雷迪站在那艘船的甲板上時,仿佛自己真的是在古代航行的快樂水手。 但是,弗雷迪現在卻認為艾麗斯是對的。他和安格斯在利斯港參觀的船,那艘導游說是全世界*古老的橫桅帆船,只是原來那艘“瑪利亞號”船的復制品而已。它甚至不算是真正的復制品,只是勉勉強強地……似乎可以說是原先那艘船變成的一艘新船。 可是,弗雷迪卻很確定導游說過,它是目前在海上航行的*古老的帆船。 當我們讀了這段故事的開頭后,班上的孩子開始對其中引發(fā)的問題產生興趣。但是在我們進行深入討論之前,我想先確定他們是否真的了解了問題之所在。 “問題在哪里?”我問。 “問題出在……我們想知道到底哪一個是哪一個!碧萍{德說,“到底那艘船是舊船,還是只是原來那艘船的模型、復制品?” ……
與兒童對話(新版) 作者簡介
加雷斯·B.馬修斯 (Gareth B. Matthews,1929—2011)美國當代哲學家,兒童哲學的開創(chuàng)者及先鋒人物,與“兒童哲學之父”李普曼齊名。他既通哲學,又懂孩子,潛心于兒童哲學的思考、寫作和教學,常在國內外進行演講,曾在澳大利亞、德國、日本、挪威、以色列等國家的小學校主持哲學討論課。強調兒童有自己的哲學,成人不應把孩子看作“未成年人”,而應平等待之,甚至視之為“成人之父”。這種理念有助于了解兒童的精神世界,培養(yǎng)他們的哲學思維,保護他們的天真和好奇。著有兒童哲學三部曲——《哲學與幼童》《與兒童對話》《童年哲學》,已被翻譯成德、法、日等十余種語言出版。 陳鴻銘 臺灣著名兒童哲學家,資深親子閱讀專家、推廣人,臺灣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研究發(fā)展中心主任,臺灣小學語文教育學會理事。二十幾年來致力于推廣兒童哲學理念,專注研究閱讀、故事對兒童一生的影響,在臺灣發(fā)起“故事志工培訓計劃”,帶領數以千計的老師和父母了解孩子、了解閱讀,是父母和孩子都喜歡的“故事爸爸”。近年來多次應邀到北京、上海、嘉興、武漢、唐山等地的幼兒園、小學、中學,以及圖書館、繪本館等上示范課和演講,在孩子、家長和教師之間引起熱烈的反響。曾在北京愛丁島親子閱讀館、七彩悅讀繪本館等講授“故事講述與親子閱讀”、“兒童思考故事課”和“兒童哲學課”,令家長和孩子受益匪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