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新民說 敦煌:眾人受到召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569588
- 條形碼:9787549569588 ; 978-7-5495-6958-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民說 敦煌:眾人受到召喚 本書特色
“敦煌定若遠,一信動經年。” 一代代敦煌守護人,他們與敦煌相遇之初的驚喜與悸動,*終變成背負在肩上的使命感,支撐著他們度過所有的苦厄,像壁畫上描繪的佛教經典中的主人公,歷經九死一生而矢志不渝,終究苦盡甘來。只不過,這份苦是由自己擔著,甘卻留給了敦煌。他們對自己未來的決斷,對理想的堅持,以及謙遜的態度,足以令我們的時代汗顏。 千年以降,敦煌曾像一朵孤獨而璀璨的曇花,在荒漠中沉默地綻放。千年之后,所有守望敦煌的人,同樣沉默,卻恪守著自己持久的幸福。
新民說 敦煌:眾人受到召喚 內容簡介
《生活月刊》歷時四年多,尋訪老中青幾代“敦煌人”,集結成這本《敦煌:眾人受到召喚》。它將向讀者展示,在那黃沙漫天、寂寥闊遠的土地上,發生的悲歡離合。那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信念,那些緣起玄妙的召喚,那些彼此相伴的守候,都將借此書拂去塵土,顯現于世人。
新民說 敦煌:眾人受到召喚 目錄
序:敦煌的召喚
前言:一生的歸宿
【卷一】 邊城風云
一五六窟 ╳ 常書鴻
命運的死結
一五九窟 ╳ 常沙娜
千佛洞中
二八五窟 ╳ 段文杰 關友惠
眾神相遇
一七二窟 ╳ 史葦湘 歐陽琳
無邊的夢寐
九八窟 ╳ 孫儒僩 李其瓊
青春的紀念
一六一窟 ╳ 李云鶴
起點
六一窟 ╳ 李貞伯 萬庚育
甘苦之間
【卷二】 民族的陣痛
一三〇窟 ╳ 向達
仆仆大漠先行者
二二〇窟 ╳ 平山郁夫 胡偉 侯黎明 婁婕
燃燈傳世
一七窟 ╳ 石塚晴通
解讀敦煌本
一七窟 ╳ 吳芳思 魏泓
藏經洞的前世今生
一五六窟 ╳ 柴劍虹
交流,才能互以幸福相交換
三二三窟 ╳ 榮新江
學者與行者
【卷三】 大漠美術館
一九四窟 ╳ 何鄂
限制與創造
二五四窟 ╳ 趙俊榮 邵宏江
地球的背面
二八五窟 ╳ 侯黎明 婁婕
來與回來
二五四窟 ╳ 陳海濤 陳琦
觸動
榆林廿九窟 ╳ 王學麗 徐銘君
猶記來時路
【卷四】 繼續敦煌
九八窟 ╳ 王旭東
無聲中守護靜寂
八五窟 ╳ 蘇伯民
重生
四二八窟 ╳ 趙聲良
『信』守承諾
二二〇窟 ╳ 張先堂
結緣
一五八窟 ╳ 李萍
講解莫高窟
五五窟 ╳ 吳健
再續繁光
北區石窟 ╳ 彭金章
留駐田野
二七五窟 ╳ 樊錦詩
留住敦煌
附錄
1908與2011年的壁畫和彩塑比對
致謝
新民說 敦煌:眾人受到召喚 作者簡介
《生活月刊》,創刊于2005年12月,其靈感泉源是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目標是以高品位、時尚化、國際化的視野、標準和框架,去重新發現、定義和展示蘊含中華民族文化精粹的優質精神生活。以道馭器,以文載道,以美化情,以心傳心,是《生活月刊》的辦刊理想。它為講究時尚文化、代表時代精神的新一代,建立了一個閱讀平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