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元曲品讀:壯美風光篇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81051
- 條形碼:9787100181051 ; 978-7-100-18105-1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元曲品讀:壯美風光篇 本書特色
好景畫圖收不盡元曲,與唐詩宋詞鼎足而立,值得細細品味! 本書注釋簡潔。品讀文字通俗流暢,明晰詳盡,充滿感情色彩,容易引導讀者進入元曲營造的藝術氛圍中去。
元曲品讀:壯美風光篇 內容簡介
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種心情。 元曲作家寄情于山水,精神得以超脫,而產生恬淡、閑逸的寧靜心境。仕途的險惡,世態的炎涼,人生的虛幻,皆隨興而忘懷。其作品深沉而不悲切,慷慨而不蒼涼,使人領略到大自然的崇高與壯美,靈魂得到蕩滌與升華。 古人的作品,自有其不容忽視的價值。我們的責任,就是將那些見地、思緒、感受,說得明白些、顯豁些,移步換形,予讀者以切實有效的指點。 我們“不談技巧”——不是看不起技巧,而是因為技巧如同技術,不長的時間即會過時,而感情和哲思卻如同陳酒,時間越長,便越醇厚。 我們品讀古人的文章,也期待自己的“品讀”被人品讀。
元曲品讀:壯美風光篇 目錄
[雙調·驟雨打新荷](綠葉陰濃) 元好問/1
[南呂·干荷葉](干荷葉) 劉秉忠/3
[雙調·蟾宮曲] (炎天地熱如燒) 劉秉忠/5
[雙調·蟾宮曲] (朔風瑞雪飄飄) 劉秉忠/7
[越調·小桃紅]雜詠(綠楊堤畔蓼花洲) 盍西村/9
[越調·小桃紅]雜詠(杏花開候不曾晴) 盍西村/11
[中呂·陽春曲]春景(幾枝紅雪墻頭杏) 胡祗遹/13
[越調·平湖樂](采菱人語隔秋煙) 王惲/15
[南呂·一枝花]詠惜花春起早(花間杜宇啼) 高文秀/17
[雙調·沉醉東風]秋景(掛絕壁松枯倒倚) 盧摯/20
[雙調·碧玉簫]秋景堪題(秋景堪題) 關漢卿/22
[雙調·大德歌]春(子規啼) 關漢卿/25
[雙調·大德歌]夏(俏冤家) 關漢卿/27
[雙調·大德歌]秋(風飄飄) 關漢卿/29
[雙調·大德歌]冬(雪紛紛) 關漢卿/ 31
[大石調·青杏子]詠雪(空外六花翻) 白樸/33
[雙調·雁兒落過得勝令](春風桃李繁) 庾天錫/35
[雙調·蟾宮曲](環滁秀列諸峰) 庾天錫/37
[雙調·湘妃怨]和盧疏齋西湖(采蓮湖上畫船兒) 馬致遠/39
[雙調·壽陽曲]瀟湘夜雨(漁燈暗) 馬致遠/41
[仙呂·后庭花](清溪一葉舟) 趙孟頫/43
[黃鐘·人月圓](--枝仙桂香生玉) 趙孟頫/45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 第四本第三折 王實甫/47
[雙調·駐馬聽近]秋閨(敗葉將殘) 鄭光祖/49
[正宮·醉太平]寒食(聲聲啼乳鴉) 王元鼎/52
……
元曲品讀:壯美風光篇 節選
《元曲品讀·壯美風光篇/品讀書系》: 花間杜宇啼,柳外黃鶯囀。銀河清耿耿,玉露滴涓涓。潛入花園,露濕殘妝面,風吹云髻偏。畫閣內繡幕猶垂,錦堂上朱簾未卷。 [梁州]恰行過開爛漫梨花樹底,早來到噴清香芍藥欄邊。海棠顏色堪人羨,桃紅噴火,柳綠拖煙。蜂飛飐飐,蝶舞翩翩。驚起些宿平沙對對紅鴛,出新巢燕子喧喧。怕的是罩花叢玉露蒙蒙,愁的是透羅衣輕風剪剪,盼的是照紗窗紅日淹淹。近前,怕遠,蹴金蓮懶把香塵踐。忒堅心,忒心戀,休辜負美景良辰三月天,堪賞堪憐。 [尾聲]則為這惜花懶入秋千院,因早起空閑鴛枕眠,廢寢忘餐把花戀。將花枝笑撚,斜插在鬢邊,手執著菱花鏡兒里顯。品讀 這是散曲中的套數,由三部分組成,通過描寫一位美麗可愛的少女對春花的熱愛,表達了作者對青春、對美的禮贊。 **曲開頭四句點明一個“早”字。“花間杜宇啼,柳外黃鶯囀”,從聽覺方面,以鳥聲清脆動聽寫早晨的清新幽靜。“銀河清耿耿,玉露滴涓涓”,從視覺方面,以銀河淡淡未隱、白露盈盈未逝寫早晨的清爽怡人。在這樣的背景下,女主人公出場了:“潛入花園,露濕殘妝面,風吹云髻偏。”這是一個對禮教懷著叛逆精神的、帶著渾身青春朝氣的少女,“潛”字說明她行動輕快,顧不得露水沾濕殘妝,顧不得和風吹歪發髻,拋卻了當時被認為閨閣女子應有的端莊閑雅,這更突出了她賞花的急切心情。而此時,丫鬟們還未醒來,故而“畫閣內繡幕猶垂,錦堂上朱簾未卷”,既是言早,也表明賞花女子想要擁有一片自己的天地的心情。 第二曲便是女主人公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徜徉。“恰行過開爛漫梨花樹底,早來到噴清香芍藥欄邊”,她行動很快,剛流連于梨花的燦爛,又被芍藥的清香吸引,少女的歡快可以想見。此時園內的動人春色很好地配合了她的心境:海棠紅艷艷,惹人喜愛;“桃紅噴火,柳綠拖煙”,不僅是繪色,而且是繪形,“噴”字顯出花的繁盛,“拖”字顯出柳的婀娜;加之蜂蝶飛舞,驚飛的紅鴛、喧鬧的燕子,春日生趣盡現眼前。而賞花的人兒心情有了細微的變化:“怕的是罩花叢玉露蒙蒙,愁的是透羅衣輕風剪剪,盼的是照紗窗紅日淹淹”,畢竟是嬌柔體弱的閨閣女子,怕花叢中的露水濕了衣裳,擔心受到輕風中寒氣的侵襲,于是盼著旭日早升,帶來些暖意。“近前,怕遠”,想近前看花又怕路程遠了過于勞累,可她終不肯放棄這難得的機會,只有懶懶地邁動蓮足,走進芬芳怡人的花叢。這一段將女主人公的情緒變化刻畫得細致、微妙。“忒堅心,忒心戀”,越是走進春色中,少女越是覺得陶醉,故而感慨:太執著,太迷戀了呀!她不由得想勸諫世人,不要辜負春日的美好,要懂得欣賞,懂得珍惜!這也是以春代指青春,表達了作者珍惜青春之意。 尾聲頭三句是對少女愛花惜春的再次強調,也是與題目相照應。為了惜花早早起來,秋千也不玩了,甚至達到“廢寢忘餐”的地步。為何會有這樣深的迷戀?且看:“將花枝笑燃,斜插在鬢邊,手執著菱花鏡兒里顯”,少女與花的情感聯系至此才點明,原來是“人面桃花相映紅”,兩者之所以息息相關,全在一個“美”字。少女的形象*后成為美的化身,表現了作者對美的歌頌。 整段曲子圍繞“詠惜花春起早”的主題,結構緊湊;行文中有不少對仗的句子,讀之朗朗上口;作者的表達似隱似顯,給人含蓄蘊藉、回味無窮之感。 ……
元曲品讀:壯美風光篇 作者簡介
楊合鳴,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學科帶頭人。研究方向為語法學、訓詁學、《詩經》學及辭書學。 童勉之,江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長期從事訓詁學、古代文學、名物文化、佛教文化研究。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