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人間生死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124039
- 條形碼:9787556124039 ; 978-7-5561-240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間生死書 內容簡介
本書是兩位享譽世界的生死學大師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和戴維·凱斯勒合著的著作, 作者從多年與臨終者的對話中, 總結出人生在世*重要的14個課題和活著真正的意義, 其中包括真實、愛、處世、失落、時間、力量、恐懼寬恕、幸福等等, 具有很深刻的啟發意義。
人間生死書 目錄
來自大衛的獨白
致讀者的話
一、真實
發現真實的自我,看見真實的他人。
二、愛
愛是生命中唯一真實而持久的經驗。
三、關系
用心看待和人相處的每一刻。
四、失去
人生無法重來,沒有失去也就沒有成長。
五、力量
力量來自于了解自己。
六、愧疚
選擇愛或愧疚全在一念之間。
七、時間
專注現在活在當下,充分體驗這一刻生命。
八、恐懼
恐懼無法阻止死亡,卻會阻礙生命。
九、憤怒
學習更坦誠地表達憤怒。
十、娛樂
玩樂是每個人生命力量的泉源。
十一、耐心
萬事萬物順其自然。
十二、屈服
放棄是逃避,面對才是屈服。
十三、寬恕
我們*需要寬恕的常常是自己。
十四、幸福
你的每一個抉擇應該讓你覺得此生無悔。
*后一課
用心去觸摸生命
人間生死書 節選
《人間生死書》: 四十歲剛出頭的斯蒂芬妮在一次演講中講述了她自己的親身經歷: “幾年前的一個周五下午,我從洛杉磯開車去棕櫚泉。由于交通的緣故,這個時段選擇走洛杉磯高速公路并不是特別合適,但我急著趕去參加朋友的周末放松聚會,所以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在洛杉磯市郊,由于擁堵,在我前面的車流速度慢了下來,于是我也隨著汽車長龍把車停在*后。猛然間,我從后視鏡里看到后面有輛車并沒有停下來,而是以極快的速度徑直朝我沖了過來。我意識到那位開車的司機肯定開小差了,這么快的速度,前面又有車堵著,太危險了,我肯定會連人帶車被撞得很慘。在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必死無疑。” “我看見自己的雙手緊緊握住了方向盤,我知道自己并不是有意識那樣做的,這只是我自然狀態的流露—_『我就是這樣生活的。一剎那,我下定了決心,我明白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我也不想就這樣子死去。于是我閉上雙眼,深吸了一口氣,撒開了雙手——就這樣吧,生活,死亡,我投降了。接著,我的車就被一陣巨大的力量撞上了。” “等周圍安靜了下來,我睜開了眼睛,發現自己沒事。前面那輛車已經徹底報廢,后面撞過來的車也是慘不忍睹,我自己的車則已經被壓扁了。” “后來警察告訴我,幸虧被撞前我放松了下來,因為如果肌肉一直緊張會增加嚴重受傷的可能性。等離開現場的時候,我才覺著自己被幸運之神眷顧了,不光是毫發無傷地躲過了一劫,上天賜予我的還有很多。我終于看清了自己以前的生活狀態,那種攥緊拳頭將生活死死握在手中的狀態。上天給予我改變的機會,其實我可以自由地張開雙手,讓生活如同一片輕羽般停在掌心;面對死亡時,不要被恐懼扼住,放松下來,才能真正擁抱生活。那一刻,我感到同真正的自我之間,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親密感。” 跟斯蒂芬妮一樣,很多人只有處在生命的危急關頭,才能醒悟過來——他們看透的并不是死亡,而是生命和生活。 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隱藏了一個**真實的自我,當慢慢靠攏它時,我們能感覺得到,反之亦然。如果感覺不對了,自我便也隨之漸行漸遠了。 不管有意還是無意,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求著生活的答案,渴望生命給予我們啟迪。我們同恐懼同罪惡不停抗爭,不斷尋求真理、真愛和力量;同時,我們也試圖去理解恐懼、失敗和歲月,掙扎著追問自我,期望獲得真正的幸福。有時候,我們會從愛人的臉上,從宗教中,從上帝那,或者從某些奇怪的藏匿之所,尋找這些東西;但更多的時候,我們是從金錢、地位、“完美”的工作或其他什么地方獲取這些慰藉。其實,到頭來才發現,這些苦苦追尋讓人心碎的東西其實毫無意義。沒有深入思考,再加上誤人歧途,到頭來不可避免地一無所獲,感覺空虛時,又固執地相信之前所追尋的那些對生命本無多大意義,真愛和幸福不過是簡單的幻象罷了。 有一些人通過學習、啟蒙或創作來尋求答案;而另一些人則在直面不幸甚至死亡,如被告知罹患癌癥只有六個月存活或目睹所愛之人于災難之中掙扎求生時,才能尋得所求。 生命岌岌可危,但嶄新的生活就在前方。看透不幸,直視死亡,徹底投降,只有體味到生命的真諦時,你對生命的看法才會改變。只有在絕望中,才能擺正自己余下的生命歷程。當然,你體味到的可能不光是甘美,也會有苦澀,但生命卻也因此而豐富多彩了起來。干嗎要等到生命終結那天方才如夢初醒呢?當下便是開始改變的大好時機。 生命究竟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在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中,大部分人經歷的掙扎都是相同的:恐懼、罪惡、憤怒、寬恕、屈服、歲月、忍耐、真愛、友誼、玩樂、失落、力量、真實和幸福。 生命的學習過程有點類似于漸近成熟。你不可能突然間就會更幸福、更富裕或更強大起來,但你會更深人地了解你周圍的世界,怡然自得并心態平和。生命的學習并不在于要使你的生命趨于完美,只是要還生命以本來面目。“我現在因生命的缺憾而感到快樂”,多么美妙的頓悟啊! 人自誕生之初,便要經歷生命的學習。但沒有人能事先告知你的經歷;探尋這些經歷亦是你生命旅程的一部分。在奮力掙扎之下,我們收獲的可能會很多,也可能屈指可數,但能應付多少就是多少,無法奢求。那些需要了解愛之真諦的人也許會經歷多次婚姻,或者根本就不會結婚;而那些苦苦探索生財之道的人要么一貧如洗,要么錢多得數不過來。 ……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