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蔡元培傳 本書特色
《蔡元培傳》為近現代史名家唐振常所撰寫的蔡元培傳記,從其生平事業思想文章入手,回顧了蔡元培與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建設的關系,以及蔡元培對后世的影響。書后還附有唐振常撰寫的若干蔡元培研究文章,已使傳記更為完整。
蔡元培傳 內容簡介
《蔡元培傳》一書作者用平實的語言、清晰的脈絡,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了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一生,以及他在大學任職期間的成就和貢獻等。語言平實,邏輯清楚,適合大眾讀者閱讀。書中記錄的年少時的蔡元培,顯示出了非同一般的學習能力。在得到良師的指導之后,而能奮發圖強,廣泛涉獵,還自創了一種奇特的“怪八股”文風,使他在科場連連獲益。即便父親的早逝,家境的變遷,都沒能阻止他前進的腳步,而母親也對他寄予極大的期望。透過蔡元培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我國近代教育發展的縮影,同時也會被蔡元培先生身上治學嚴謹的精神所感動。
蔡元培傳 目錄
1.盛衰磨其心
2.苦心勵志時
3.仕途初顯達
4.科試顯奇才
5.洞察朝中事
6.棄官歸故里
第二章 教育始辦學
1.學堂任總理
2.南洋起風波
3.創辦愛國社
4.“錚錚”革命者
5.光復到同盟
6.初圓柏林夢
7.萊比錫之“光”
8.吸收新思想
第三章 斑駁民國情
1.教育初任職
2.政局突動蕩
3.繼掌教育部
4.討伐袁世凱
5.偕眷行歐洲
第四章 六年治北大
1.迎難進北大
2.開創新風氣
3.大度用賢能
4.奇才聚北大
5.容納新思想
6.營造新氛圍
7.重視美育學
第五章 新文化運動
1.裁用新體制
2.新舊起沖突
3.文化大聯結
4.辭別北大
5.杭州養病時
6.堅決“不合作”
第六章 元老生激變
1.離開北大后
2.學院變政容
3.結盟保民權
4.循愿創中研
5.難中治中研
第七章 學界之泰斗
1.潛研紅樓夢
2.草創倫理史
3.醉心研哲學
4.傾心民族學
第八章 君子存雅量
1.結識忘年交
2.品行皆可風
3.“學”“業”倚家人
4.厚德且篤行
第九章 孤燈綻金光
1.暮年之心境
2.無畏赴黃泉
蔡元培傳 節選
**章青云顯風華 1.盛衰磨其心 會稽和山陰這兩座城,明清時均屬紹興府,紹興府有八縣,山陰、會稽兩縣署與府署同城,兩座小城,隔河相望。而在民國時期,此府就荒廢了,于是,這兩座縣城合二為一,變成現在人們所熟知的紹興。 紹興,極具特色和韻味的江南水鄉。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曾說過,“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城的背面是杭州灣,南靠會稽山,塔影倒映,干巖競秀,萬壑爭流,可謂景色怡人。 紹興的文化積淀也甚是深厚,是享譽全國的文化古城。它在景色優美的同時,更是造就了很多優美的傳說,養育了許多杰出的學者、詩人、書法家、政治家等。 相傳上古時代,帝王虞舜,曾親臨此地,巡守游憩,因此,這里至今還保留了一些地名:舜王山、舜山廟、巡守臺、舜江等。相傳大禹在治水之后,曾在茅山會同諸侯慶功,禹死后就把這座山改做了自己的墓地。于是,后人就把茅山改名為會稽山。 1868年1月11日(清同治六年十二月十七日),蔡元培就降生在浙江省山陰縣城中筆飛弄故宅,家中世代經商。因此,相比之下,蔡先生的家庭在當時還算是不錯的。祖父蔡嘉謨在當地早已經商,并育有7個孩子,長子蔡光普為蔡元培的父親,是一個錢莊經理,其母為周氏。 蔡光普又名寶煜,字耀山,一向待人和善、友好,是慷慨之人,和朋友交往,寬松隨和,他*為突出的特點是,“有貨必應,欠者不忍索”,朋友們都稱贊他:待人接物都恰到好處。然而,家人卻常揶揄以“愛無差等”。 母親周氏,精明而慈愛,卻又不乏嚴厲,特別是對她的兒女的教育,是典型的賢妻良母。 蔡元培,乳名阿培,家中的兄弟姐妹,一共7人,他在家中排行老四,兩歲時,由奶娘陳氏撫育。同他的兄弟姐妹相比,小阿培生性平和,舉止嫻靜。 一次,女傭帶阿培兄弟下樓游玩,沒想到女傭抱堂兄下樓之后恰逢他事,慌忙之中,竟然忘記了小阿培。讓入意想不到的是,小阿培直直地端坐在樓口,等待女傭,淡定自若,很久之后才被家人發現。 蔡元培18歲以前,從未離開過家鄉,因而這里占據他整個生命歷程的三分之一還多,家鄉的文化氛圍之濃厚,使得蔡元培耳濡目染,這對其日后的成才無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1873年,小阿培正式進入自家延師開設的私塾,習字讀書,年僅6歲,按照輩分的先后,給小阿培正式定學名為元培,家中唯一一個從事文學的六叔,給他取名為鶴卿。私塾老師是一位周姓先生,即元培的首任老師。那時候私塾的功課教授很有規矩:先生坐定,學生站在一旁,先生先讀,學生隨之聽聲模仿,*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一起高聲朗讀。蔡元培就跟著他誦讀《百家姓》《神童詩》等啟蒙讀物,然后就是四書五經了。 當然,除了讀書之外,還有兩種課:習字和對課。蔡元培曾回憶說:“習字,先用描紅法,即購得紅印范本,用墨筆描寫。先由先生把住學生的手,依樣描寫,連筆畫的先后也指示了。進一步摹寫,是墨印的或先生寫的范本,叫作影格,用紙蒙在上面,照樣摹寫,與現在用拷貝紙的樣子相同,再進一步臨寫,是選取名人帖子,看熟了,在別紙仿寫出來。” 對課,簡單來說,就是由老師出一字,學生對出一字,字數逐漸增多,而且必須以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不僅詞義相似,詞性還要相近。諸如,天對地、山對水,桃紅對柳綠等。等到四個字的對課已經合格,就可以學作五言詩了。這種對課游戲是作詩文的基本要求,其形式對應而又善于變化,聰慧的蔡元培甚是喜歡。 隨后幾年時間,他摒除世塵,專心讀書,逐漸進入門徑。讀書入迷之時甚至可以一邊嚼豆一邊讀書至忘我之狀。 某日傍晚,蔡元培像往常一樣在家中讀書學習,家中突然失火,家人都驚駭不已,急呼其出家門,而他卻因專注讀書而渾然不知。 在蔡元培11歲那年,父親蔡光普因病逝世。因蔡光普從不忍向入索欠債款,故而其去世后,家中并沒有積蓄。家庭重擔全由母親周氏獨自肩挑,經濟狀況每況愈下,加之家中人口較多,漸入困頓,“世交中,有欲集款以贍其遺孤者,母親周氏均不肯接受,親力辭之”。 P1-3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