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九畹芳菲:鞏本棟教授榮休紀念文集(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46530
- 條形碼:9787101146530 ; 978-7-101-1465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九畹芳菲:鞏本棟教授榮休紀念文集(精) 內容簡介
本書是南京大學文學院鞏本棟教授榮休紀念及門弟子慶賀文集,分為學術論文和師門問學錄兩個部分。學術論文為鞏門弟子學術研究成果的自選,內容遍及古籍校勘整理與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史、批評史、文學理論、詩詞、散文、小說諸領域。師門問學錄以散文筆法各自追憶恩師教誨歷程,受教之法因人而異,而師尊傳道宗旨則無不一致。全書真實反映了南京大學和鞏本棟教授古典文學人才培養的具體實踐與成果,是東南學術和南雍文脈的活態呈現,更彰顯了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的典范意義。
九畹芳菲:鞏本棟教授榮休紀念文集(精) 目錄
序
我的學術道路
鞏本棟教授簡況
學術論文
先秦兩漢禮制興衰與《詩》義闡釋變遷
兩漢音樂賦與中國文學抒情傳統
枚乘作《笙賦》說辯疑
身份與言說:太史公、中書令與《史記》的書寫
《漢書》校點獻疑十二例
三國時期文學的發展與謝承《後漢書。文苑傳》的設立
“巴”義新考
《與山巨源絕交書》的玄學分析
阮籍詩流傳考
《秦女休行》本事考
兩晉史官制度與雜傳的興盛
麻姑考辨
重塑“華亭鶴唳”:晉宋兩朝的現實語境與歷史追敘
《弘明集》校注解疑一束
庾信《哀江南賦》“招魂”論
媒介、語境、作者——中古墓志文本形態及其相關問題芻議
唐代西北疆域的變遷與邊塞詩人對西北的地理感知
元白《長慶集》二題
“吳西塞”還是“楚西塞”?——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創作地考
“知者樂水”與“上善若水”——論柳詩“枯澹”之美
崔璞詩用於推斷松陵唱和時間問題辨正
唐傳奇名實辨
關於歐陽修平山堂“飲酒傳花”之思考
元佑二年同文館詩歌唱和活動研究
憂樂天下與進退以道——慶歷黨爭與范仲淹的心跡嬗變
釋“鬬胯”
宋地方志修撰異同論
說話的藝術特徵及其對白話小說的文體影響
論羅烽《醉翁談錄》對宋代通俗小說觀念的理論建構
讀祝誠《蓮堂詩話》札記
曇陽祠觀的演變與晚明以降的祭拜活動
明末清初園林的興衰存亡與園記書寫
明清時期詩文難易之辨
《徐靈胎先生傳》考辨
曾國藩是道光後期宗黃詩風的始倡者嗎?
問學録
認得師門 如樹知根
“遙向東京覓繁華”——鞏老師帶我進入學術研究和宋代文學
人生相逢若偶然
師生是一種緣分
鞏門問學瑣記
沉靜的力量——鞏師榮休所感
回憶本棟師給我改碩士論文
寫於本棟師榮休之際
鞏門瑣憶
鞏門立雪雜記
簡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鞏門問學點悟
於微默處聽驚雷——鞏門侍坐記
鞏門問學記:南大氣象
師門三樂
*溫暖的聲音
鞏門求學散憶
本棟師與我的師生之緣
溫而厲的鞏本棟師
南雍述學
金陵問學雜記
鞏門問學記
重逢在燦爛的季節
人能弘道
我的老師鞏本棟先生
記鞏本棟師二三事
附錄
鞏本棟教授與宋代文學研究
“宋代文史研究結合”對談錄
鞏門弟子與歷屆畢業論文名錄
行者的路和歌者的詩(編後記)
展開全部
九畹芳菲:鞏本棟教授榮休紀念文集(精) 作者簡介
葛云波,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古典文學編輯室主任。策劃編輯的《徐禎卿全集編年校注》《廖燕全集校注》等獲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一等獎。參與編輯的《杜甫全集校注》(十二卷)、《韓國詩話全編校注》(十二卷)獲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一等獎,《杜甫全集校注》獲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國學成果獎、首屆宋云彬古籍整理獎,《中國詩歌通史》《杜甫全集校注》獲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參與策劃編輯品牌叢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中國古典理論批評專著選輯”“明清別集叢刊”“中國古代名家集”等。發表文獻整理與研究論文、文化隨筆二十余篇。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