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老字號前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736883
- 條形碼:9787547736883 ; 978-7-5477-3688-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字號前傳 本書特色
這里有關于老北京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文化淵源。 這里有原汁原味的北京、地地道道的北京。 這里*能體現北京文化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
老字號前傳 內容簡介
截取了同仁堂、瑞蚨祥、馬聚源、內聯升等這些北京品牌在其百年乃是數百年的傳承中精彩而又蘊意深刻的片段,以講故事的形式記錄下來這些品牌的傳承。在那個商人地位還有待提高的年代,這些商販家族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與守護,構成了一個有一個鮮活的家族傳承史,而這些家族傳承史交織在一起,就是老北京的文明傳承史。
老字號前傳 目錄
游方郎中的逆襲——同仁堂
老樹發新枝——樂仁堂
龍骨奇遇——鶴年堂
營銷奇才康伯卿——德壽堂
有錢就買前門樓子——長春堂
從搭檔到對手——千芝堂
不蒸饅頭爭口氣——慶仁堂
茉莉花茶仙子——森泰茶莊
門洞里的茶鋪——吳裕泰
一元開店——張一元茶莊
腳病治療“一招鮮”——清華池
金雞未唱湯先熱——東樂園澡堂
從剃頭匠到理發師——美白理發館
消失的鼻煙——天蕙齋
八寶印泥——萃文閣
乾隆御賜字號——清秘閣
逐鹿大柵欄——瑞蚨祥
大勢已去的孟覲侯——麗豐祥
女掌門人——謙祥益
“高貴的布”——祥義號
從坐轎人到抬轎人——內聯升
兄弟同心——步瀛齋
“頭等大事”——馬聚源
挑貨郎的逆襲——天合成絨線鋪
**部國產電影——豐泰照相館
二亨之爭——亨得利
放眼世界——大明眼鏡店
樂善好施張寡婦——文盛齋
近墨者黑——一得閣
絕處逢生——成文厚
金蟬脫殼——榮寶齋
百年老店的生死線——聚元號
從鑷子張到刻刀張——張順興
真假麻子——王麻子剪刀鋪
老字號前傳 節選
說起北京的藥店老字號,首推同仁堂。 同仁堂的東家樂氏,祖籍浙江寧波,明末清初其遠祖樂良才來到北京謀生。 樂氏在寧波世代為醫,但并非坐堂醫,而是手持串鈴游走四方的游醫。說起來,游醫的歷史要比坐堂醫長久很多。 在漢朝之前,并沒有坐堂醫,只有游醫,岐伯、扁鵲、華佗 等名醫皆是游醫。到了漢朝末年,名醫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每月的初一、十五坐在公堂上,不問政事,專為百姓免費診治。后人為紀念張仲景的醫德和醫術,把中藥店都冠以某某堂,并把坐在藥鋪里診病的醫師稱為“坐堂醫”。就這樣,坐堂醫與游醫有了區別,坐堂醫的地位較高,而居無定所的游醫則淪為社會底層。 明朝末年,樂良才接過祖傳的游醫串鈴后,幾次去揚州府、應天府等地行醫,創下不小的名聲,多有人慕名求醫。 過了幾年,樂良才準備去京城闖蕩。他沿著大運河曉行夜泊抵達通州,又經通惠河到達京都東南的崇文門。他在崇 文門外憑借高超醫術,治好了一個姓楊的老者。楊氏一家見樂良才老實勤儉,就招他為婿。婚后不久生得一子,取名叫樂廷松。樂廷松長大后,也繼承父親的衣缽,在京城行醫。 樂良才、樂廷松父子二人看到京城醫藥需求量很大,但是鈴醫的地位卻不高。他們意識到,必須系統學習中醫經典理論和方藥著作,朝著正規的中醫藥方向發展,才可以改變門庭,擺脫游方鈴醫的身份。 但是,想要改換門庭,并沒有那么輕而易舉。不久后,樂廷松娶妻生子,名樂懷育,樂懷育長大后依舊是游醫;樂懷育也娶妻生子,名樂顯揚,樂顯揚才創建了同仁堂。 樂顯揚是樂氏家族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喜讀方書,更擅長鑒定藥材真偽,醫藥兼通,無論醫道和藥道均有較好的社會口碑。1665 年,京城地震,一位趕考的舉人在地震之中受到了驚嚇。樂顯揚為他診治時,發現他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病。 樂顯揚并沒有為他開方抓藥,而是給他推薦了一位擅長此病的醫生,并讓他趕快去找醫生診治。舉人按照樂顯揚的吩咐,找到這位醫生,抓了藥回去休養,不久就痊愈了。 這位舉人痊愈之后,對樂顯揚的醫術和醫德極為欽佩。 后來這位舉人考中進士,被委派到禮部任職,就找機會把樂顯揚推薦給主管太醫院的親王。樂顯揚被親王選中,并被推薦到太醫院做官醫,擔任吏目。吏目雖然只是太醫院中不入流的小官,但因為是醫生,地位還是比較高的,朝廷恩賜,“許服六品冠帶”。后來樂顯揚又晉封為登仕佐郎。 就在樂顯揚擔任太醫院吏目的那年夏天,永定河泛濫,京郊西南各縣遭遇了洪澇。洪澇導致疫病蔓延,于是康熙命太醫院的醫官赴災區為百姓治病。 樂顯揚下鄉后,令當地保甲用大鍋煎煮湯藥,大規模濾出藥液,勸眾民服下,效果良好。等他準備再換一個村落繼續發放湯藥時,突然聽說,有些官吏趁機貪污賑災款項,被康熙查辦了。有人懷疑樂顯揚是告密者,就四處散布流言蜚語,污蔑樂顯揚誣告他人以提高自己的聲望。 樂顯揚聽到流言后,黯然神傷,從此,他對官職更加淡漠了,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醫藥上面。他曾寫下這樣的話:“濟世養生唯醫藥。”這句話后來也成為樂氏家族經營藥業的祖訓之一。 樂顯揚創立京都“同仁堂藥室”的時間是1669年。他對“同仁”兩字的含義解釋說:“‘同仁’二字可以命堂名,吾喜其公而雅,需志之。”“同”即“天下大同”的同,“仁”則是“仁者愛人”的仁,同仁有“濟世救眾”“一視同仁”的意思。 從樂良才進京到樂顯揚開辦“同仁堂藥室”,歷時四世,殊為不易。 樂顯揚生了四個兒子,即樂鳳翔、樂鳳鳴、樂鳳儀、樂鳳岐四兄弟。其中,老二樂鳳鳴*值得一書。樂鳳鳴自幼聰穎,好讀書,決心走仕途之路。只可惜他科舉不順,直到不惑之年才考中舉人。中舉后,樂鳳鳴感嘆半生蹉跎,決心“追憶祖訓”,光大“同仁堂藥室”,從此一心從醫,斷絕仕途之念。 樂鳳鳴在“同仁堂藥室”創建三十三年之際,也就是1702 年,將同仁堂遷到北京前門外大柵欄路南的現店址,擴建并且改名為“同仁堂藥鋪”。 這里是京城*繁華的商業區,不僅兼顧南北兩城之勢,又同時處于東西兩城之間,可謂位置適中、兼顧各方之地。 遷址之后,樂鳳鳴花了五年的時間,專門研究古藥方、長效驗方和民間藥方。他把家中祖上匯集的處方,結合新近搜集來的處方,精心炮制出“成藥”處方,制成各種丸、散、膏、丹。樂鳳鳴研制的名藥牛黃清心丸、安宮牛黃丸*為有效。此外,丹藥之中以大活絡丹、小活絡丹、至寶錠等效驗*好。在外用藥中,樂鳳鳴研制出七厘散、生肌散、冰硼散等外用藥劑,亦均顯良效。 樂鳳鳴不僅重視藥物的配方,更重視藥物的炮制。他常說:“炮制必依古法,購料不惜重貲。”不可偷工減料,不要吝惜成本,就是他的訣竅,他聲明:“寧可斷貨也不降格。” 當時,同仁堂一旦遇到優質藥材,大多是全部買下,不給他人留有余地。長此以往,同仁堂藥物的質量就超出同行了,名聲也越來越顯著。 從康熙年間開始,北京城里就開始流傳這樣一句諺語:“四方良藥屬京藥,京藥奇門在同仁。 京城百姓中則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凡吃了同仁堂的藥,病就能治愈,沒吃同仁堂的藥就是大錯;如吃同仁堂的藥還不見效,那就沒有遺憾了。 后來,同仁堂的名聲不光在民間流傳,還漸漸傳到了宮中,康熙皇帝就多次服用過同仁堂的藥物。等到雍正皇帝登基,正式欽定同仁堂來供奉御藥房的藥料(制藥原料),供奉宮內所需的多種藥材、飲片。至此,同仁堂算是到達了巔峰。 此后三百余年來,同仁堂的名聲一直沒倒,老北京人信任樂家老鋪同仁堂的好藥,贊譽同仁堂是“門擅桐君之術,家傳葛氏之方”。也有人稱樂氏家族濟眾行善,不以謀財圖利作為經營藥業的目標,實乃“善人之家”。
老字號前傳 作者簡介
趙敏,網絡作家兼編劇,主要作品有《煙花醉》《芳華逝》《食天下》《卿本無雙》《阿莫的村莊》《雙生花》等,并參與了多部影視劇的編劇工作。吉林市網絡作家協會、吉林市作家協會及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文風古雅,兼具幽默,頗受讀者歡迎。作品《芳華逝》獲得天涯銀河十大優秀作品,短篇故事《卿本無雙》參與天涯短篇小說大賽并獲獎。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