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金融與社會(第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70154
- 條形碼:9787520170154 ; 978-7-5201-701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融與社會(第一輯) 內容簡介
21世紀以來“金融化”已成為全球社會與經濟變遷與重構的核心動力機制之一,本集刊將多學科角度研究金融與社會的相互影響及相互塑造的過程。內容主要包括金融社會學的理論研究、金融與社會的經驗與實證研究、金融社會工作研究;微觀層面的金融素養(yǎng)與金融行為研究、中觀層面的金融組織與金融市場研究、宏觀層面的金融制度與金融的經濟社會影響研究。集刊定位:聚焦“金融與社會”,發(fā)展基于中國經驗的金融社會學和金融社會工作。
金融與社會(第一輯) 目錄
公司金融化、風險-收益配置與技術創(chuàng)新
——美國經驗的啟示和反思 李國武
金融技術的社會關聯(lián)組合
——以P2P網貸平臺為例 張樹沁
互聯(lián)網金融風險的社會傳導機制
——以P2P網貸平臺“爆雷”事件為例 程士強
金融與社會思想
貨幣與現(xiàn)代性體驗
——對馬克思和齊美爾貨幣理論的初步分析 王建民
國家治理的組織模式與金融的兩張面孔 王修曉 鄭雪嬌 徐文麗
金融社會工作
提升青少年金融能力的社會工作實務研究——以C項目為例 方舒
金融治療的理論、實踐與發(fā)展 樊歡歡
農民的金融知識及其與金融行為的相關性 金敏超 袁易卿 馮允鵬
非預期支出和短期現(xiàn)金貸款:審視社會組織從業(yè)者財務安全的一個視角
——基于18個省市118家社會組織773份問卷數據 周玲 黃進 苗煒 杜娟
金融市場與金融行為
促進還是抑制:社會保險參與對商業(yè)保險參與的影響 鄭路 張棟
城鄉(xiāng)居民借貸用途與借貸渠道的差異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2013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的經驗證據 艾云 趙思博 丁冉冉
書評
金融從業(yè)人員的勞動研究
——讀何柔宛的《清算:華爾街的日常生活》 莊家熾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金融與社會》征稿啟事
金融與社會(第一輯) 作者簡介
李國武,社會學博士,2004年6月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現(xiàn)為社會與心理學院社會學系教授、碩士生導師、副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組織社會學和經濟社會學,具體研究領域為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社會組織發(fā)展、互聯(lián)網金融的社會影響等。共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各類項目10余項,出版專著、譯著、編著等各類著作10部,在《社會》、《社會學評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40余篇,多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曾榮獲《社會》雜志改版十周年(2005~2015)優(yōu)秀作者獎。主要兼職有中國社會學會經濟社會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學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