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建筑形態構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60219
- 條形碼:9787568060219 ; 978-7-5680-602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筑形態構成 本書特色
本書通過對大量優秀建筑實例進行分析,詳細而系統地解讀每種操作手法,并輔以分析簡圖和文字說明,內容簡明易懂,敘述深入淺出,清楚地展示出抽象的形態構成理論在建筑創作上的應用。
建筑形態構成 內容簡介
本書以建筑形態為中心,介紹了現代設計發展的歷史及視知覺的基本特征和形態構成知識,在理性而科學的基礎上探討了建筑形態操作的基本規律和方法。本書共分為概論、建筑形態構成基礎、建筑空間形態構成,以及形態構成四部分.
建筑形態構成 目錄
建筑形態構成 節選
0.1現代建筑設計簡史0.1.1工業革命與包豪斯西洋美術史的發展到現代設計的確立,經歷了不同的階段。純美術的定義是將美術單純看作是觀賞藝術的對象,并以其自身的使人獲得快感的純粹性為目標。而所謂的純美術和應用美術或功能美術的分化,則是伴隨著文藝復興的進展而漸漸明朗起來的。1.圣路加聯盟早在17世紀中期,就有一個中世紀以來成立的工匠組織——“圣路加聯盟”。此外,在法國一群留學于意大利、接受了人文主義思想的感化并以爭取社會地位為目標的畫家,為了擺脫過去那種畫匠、工匠的處境,決定成立一個有權威性的學院。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進步與保守、自由與傳統、美術家與工匠的斗爭,勝利*后卻歸屬皇家學院。每年法國政府與皇家學院聯合舉辦的展覽會成為當時著名的“沙龍”活動,而展覽會形式的普及無形中把美術家的活動局限于鑒賞的位置,使他們走上了為藝術而藝術的道路。2.工業革命與大眾文明18世紀的工業革命對于生產效率的提高和給歐洲社會帶來的變化,比法國革命的影響來得更大、更徹底。這個時期,由于機械和動力的廣泛應用,數以萬計的產品大量涌現,低成本使工業制品在人們的生活中得以普及。但這種機械產品一改過去手工制品的多樣性,在形狀、色彩等方面缺少研究與思考,更未經過專業的設計。因此,“為藝術而藝術”的作品與“為工業而工業”的產品之間就產生了矛盾,甚至發生了沖突。但到了一定的時候,這種沖突卻迸發出強烈的火花,促使了現代設計的萌生。3.莫里斯的“工藝美術運動”莫里斯曾是一名建筑師,后來又加入美術家的行列,倡導工藝美術運動,進行家具、裝飾、雕刻、金屬工藝等多方面的制作,并積極參與當時前衛藝術家的繪畫運動。他不單純滿足于工藝設計方面的嘗試,還致力于工藝技術的探討。莫里斯對工藝美術事業傾注了滿腔的熱情,將理論付諸實踐,為實用品添姿加彩。在19世紀,一些美術家極度厭惡機械產品,他們排斥機械生產,無限眷戀中世紀工匠們的生產方式。但是不管這些美術家如何抗拒,歷史的進程仍然證明了機器生產是現代文明的象征。莫里斯曾經說過,“你認為有用,但是并不美的東西,希望一件也不要放在家里”,同時他又說“生活就是美的全部”。這種把美作為生活的一種追求、一種理想,又將美觀與實用對立的觀點,即使在今天,仍然有一定意義。此外,在美學觀念上,這些美術家一方面排斥19世紀的歷史主義,一方面又拼命效法哥特式的矛盾心態,這種矛盾使莫里斯在1851年英國的工程領域大放異彩,倫敦的水晶宮等建筑在拉斯金等人眼中都不值一提。
建筑形態構成 作者簡介
顧馥保,歷任鄭州大學教授,河南理工大學兼職教授,河南省首批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1989年國家公派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編著有《中國現代建筑100年》《徐敦源、顧馥保教授建筑設計作品集》《商業建筑設計》等10余本書,發表論文40余篇。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