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何夢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37222
- 條形碼:9787513237222 ; 978-7-5132-372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何夢瑤 內容簡介
何夢瑤,字贊調、報之,號西池、硯農(研農),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卒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廣東南海(現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清代有名醫家。其著述甚豐,《醫碥》為其醫學代表著作。何夢瑤一生亦儒亦醫,除醫學外,在易、史、文、數、音律等方面皆有造詣。在醫學上,何夢瑤善于繼承,注重實證。如其敢于針砭當時部分嶺南醫家濫用溫補的時弊、注重對臟腑相關理論的闡發、全文注解《傷寒論》、初步構建嶺南溫病學框架,善于論治嶺南常見病證等。何氏曾親編四診講義,教授嶺南醫生,編寫醫學歌訣等,為醫學教育事業也做出了積極貢獻。王國為、徐世杰編著的《何夢瑤/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內容,包括何夢瑤的生平概述、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后世影響等。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何夢瑤 目錄
一、時代背景
(一)明清嶺南社會的變遷
(二)經濟貿易的繁榮
(三)文化教育的興盛
(四)醫學流派的爭鳴
二、生平紀略
(一)西樵少年,求學佛山
(二)南海明珠,光顯惠門
(三)神君時名,宦游粵遼
(四)懸壺傳道,退居故土
三、相關考辨
著作簡介
一、醫學著作
(一)《醫碥》
(二)《傷寒論近言》
(三)《三科輯要》
(四)《樂只堂人子須知》
(五)《醫方全書》
(六)《針灸吹云集》
(七)《紺山醫案》
二、非醫學著作
(一)《匊芳園詩鈔》
(二)《匊芳園文鈔》
(三)《莊子故》
(四)《皇極經世易知》
(五)《算迪》
(六)《賡和錄》
(七)《岑溪縣志》
(八)《肇慶府志》
(九)《梅花四體詩箋》
學術思想
一、學術淵源
(一)《醫碥》與《雜病證治準繩》的比較
(二)《醫碥》與《類方證治準繩》的比較
二、學術特色
(一)針砭景岳,反對濫用溫補
(二)敢于質疑,探索五臟相關
(三)注解傷寒,分論溫熱瘟疫
(四)醫學教育,善于傳授診法
(五)文中融醫,非醫著作拾杏
臨證特色
一、論治痰濕
(一)痰證多端,細辨寒熱
(二)平調其氣,治分標本
(三)痰隨氣行,晝出夜返
(四)濕分內外,亦分中傷
(五)濕多兼賅,治重祛邪
二、論治瘧疾
(一)闡釋因機,明于鑒別
(二)因地制宜,尤重瘴瘧
(三)治瘧十法,喜用柴胡
三、論治腳氣
(一)濕為主因,分型論治
(二)上沖多變,論酒風腳
(三)不忌補淋,注重調護
(四)《腳氣秘方》,取材《圣濟總錄》
四、論治虛勞
(一)闡明虛勞分類,詮釋傳變規律
(二)氣血陰陽為綱,可溫補重填精
(三)重視勞瘵論治,輯錄《追癆仙方》
后世影響
一、歷代評價
二、學派傳承
三、后世發揮
(一)陸以梁湉
(二)王孟英
(三)清代民國其他醫家
(四)現代醫家學者
四、海外流傳
參考文獻
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叢書何夢瑤 作者簡介
王國為,男,1985年出生,福建省寧德市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醫學博士,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從事中醫名家學術思想研究、五運六氣理論研究。博士學位論文為《何夢瑤生平與學術思想研究》! ∨斯鹁,女,1953年出生,遼寧省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研究員,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中醫基礎理論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975”計劃項目“中醫理論體系框架結構研究”首席科學家;2002年至2015年期間,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中醫理論體系框架結構研究、中醫痰證理論研究、中醫名家學術研究、日本漢方醫學研究。主編《中醫歷代名家學術研究集成》《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卷·中醫基礎理論分卷》《中醫痰病研究與臨床》等。著有《日本漢方醫學》。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