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周圍血管病中醫小叢書周圍血管病名醫學術思想與驗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31763
- 條形碼:9787513231763 ; 978-7-5132-317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周圍血管病中醫小叢書周圍血管病名醫學術思想與驗案 內容簡介
本書為《周圍血管病中醫小叢書》之一,匯編了7位在靠前中醫周圍血管病領域享有盛名的老專家的學術經驗。包括名醫簡介,名醫學術思想概述,并匯編了部分名醫的論述或學生弟子對名醫治療經驗的總結。本書的作者或為名醫的學生弟子,或長期與名醫共同工作學習,對名醫的學術思想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作者本身也都是中醫周圍血管病領域的專家,多已成為所在地區或所在醫院的學術領軍者,因而本書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在名醫的學術思想概述和經驗總結中,融入了不少名醫的驗案,這些驗案不僅對理解名醫的學術思想多有裨益,而且增加了本書的可讀性,相信會給讀者帶來一定的幫助。本書內容為名醫實際臨床經驗的總結,所介紹的方法經驗療效確切,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實用性強。適合中醫外科或中醫周圍血管病專科的臨床、科研、教學人員及醫學生閱讀。
周圍血管病中醫小叢書周圍血管病名醫學術思想與驗案 目錄
**節 醫家簡介
第二節 學術思想
一、重視內因與正氣
二、獨具特色的辨證思想
三、治療立足于氣血,重視整體,用藥平和精準
四、重視外治
五、強調護理的重要性
六、重視預防和早期治療,對“治未病”理解深刻
七、用藥經驗
八、典型病案
第三節 相關論著
周圍血管病中醫證候標準化研究的意義和方法
一、研究的緊迫性
二、研究的必要性
三、證候的概念
四、證候標準化研究的方法
周圍血管科常見疾病證候診治指南(2015)
一、動脈硬化性閉塞癥(中醫名:脫疽)
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中醫名:脫疽)
三、糖尿病下肢病變(中醫名:脫疽)
四、多發性大動脈炎(中醫名:無脈癥)
五、雷諾病(中醫名:手足逆冷)
六、手足發紺癥(中醫名:手足發紺)
七、網狀青斑(中醫名:網狀青斑)
八、紅斑性肢痛癥(中醫名:紅斑性肢痛癥,熱痛)
九、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醫名:水腫)
十、血栓性淺靜脈炎(中醫名:脈痹)
十一、急性血栓性淺靜脈炎(中醫名:膈病)
十二、下肢靜脈曲張并急性血栓性淺靜脈炎(中醫名:惡脈)
十三、原發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中醫名:水腫)
十四、下肢靜脈曲張(中醫名:筋瘤)
十五、下肢淤積性皮炎(中醫名:濕毒瘡)
十六、下肢慢性潰瘍(中醫名:臁瘡)
十七、淋巴水腫(中醫名:氣腫)
第二章 奚九一學術思想與驗案
**節 醫家簡介
第二節 學術思想
一、立論于“因邪致瘀”的發病觀點
二、推崇“分病辨邪,分期辨證”
三、急則以祛邪為先,以清為要
四、緩則活血生新,扶正善后
五、倡導內外同治
六、注重心理調護
七、診治經驗
八、常用方藥
九、典型病案
……
第三章 石晶華學術思想與驗案
第四章 李廷來學術思想與驗案
第五章 房芝萱學術思想與驗案
第六章 胡慧明學術思想與驗案
第七章 姜樹荊學術思想與驗案
周圍血管病中醫小叢書周圍血管病名醫學術思想與驗案 作者簡介
葛芃,中醫外科學碩士,中華中醫藥學會周圍血管病分會秘書長。臨床運用中醫化腐清創術治療難治性潰瘍,以中醫中藥治療慢性靜脈性潰瘍(臁瘡)、靜脈性水腫(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靜脈返流性水腫)等。運用激光電凝技術進行靜脈曲張的微創手術治療。參加國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等多項課題研究,主編或參編學術著作10余部,任《實用中醫周圍血管學》及《周圍血管疾病效方驗案》副主編。 遲景勛,山東膠州市人,1965年自山東中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后分配到濟南市中醫醫院外科,長期從事中醫外科臨床工作。從1984年起擔任濟南市中醫醫院院長,從事醫院管理工作至今。現任濟南市中醫醫院院長、副主任中醫師,兼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理事、山東省中醫藥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山東中醫學會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濟南中醫學會副理事長、濟南市政協、市科協委員等職。1987年被山東省及濟南市科協評為優秀科技工作者。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