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王叔和醫學全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50726
- 條形碼:9787513250726 ; 978-7-5132-507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王叔和醫學全書 內容簡介
《脈經》全書共10卷,98篇,1657條,原文9萬字左右,約成書于公元三世紀上半葉(220~259年)。該書是我國現存靠前部脈學專著,在世界醫學目前有重要影響。隋唐以后至清代的一千多年間,中國、日本、朝鮮都曾以政府詔令或律令的形式規定,將《脈經》《針灸甲乙經》《神農本草經》作為醫師考試的推薦閱讀之書和必考科目。因此,《脈經》是中醫學寶庫中的重要典籍,是中醫診斷學(尤其是脈學)的經典之作。在世界范圍內有重要影響。
王叔和醫學全書 目錄
卷**
脈形狀指下秘訣**二十四種
平脈早晏法第二
分別三關境界脈候所主第三
辨尺寸陰陽榮衛度數第四
平脈視人大小長短男女逆順法第五
持脈輕重法第六
兩手六脈所主五臟六腑陰陽逆順
第七
辨臟腑病脈陰陽大法第八
辨脈陰陽大法第九
平虛實第十
從橫逆順伏匿脈第十一
辨災怪恐怖雜脈第十二
遲疾短長雜病法第十三
平人得病所起脈第十四
診病將差難已脈第十五
卷第二
平三關陰陽二十四氣脈**
平人迎神門氣口前后脈第二
平三關病候并治宜第三
平奇經八脈病第四
卷第三
肝膽部**
心小腸部第二
脾胃部第三
肺大腸部第四
腎膀胱部第五
卷第四
辨三部九候脈證**
平雜病脈第二
診五臟六腑氣絕證候第三
診四時相反脈證第四
診損至脈第五
診脈動止投數疏數死期年月第六
診百病死生訣第七
診三部脈虛實決死生第八
卷第五
張仲景論脈**
扁鵲陰陽脈法第二
扁鵲脈法第三
扁鵲華佗察聲色要訣第四
扁鵲診諸反逆死脈要訣第五
卷第六
肝足厥陰經病證**
膽足少陽經病證第二
心手少陰經病證第三
小腸手太陽經病證第四
脾足太陰經病證第五
胃足陽明經病證第六
肺手太陰經病證第七
大腸手陽明經病證第八
卷第七
卷第八
卷第九
卷第十
脈形狀指下秘訣**二十四種
平脈早晏法第二
分別三關境界脈候所主第三
辨尺寸陰陽榮衛度數第四
平脈視人大小長短男女逆順法第五
持脈輕重法第六
兩手六脈所主五臟六腑陰陽逆順
第七
辨臟腑病脈陰陽大法第八
辨脈陰陽大法第九
平虛實第十
從橫逆順伏匿脈第十一
辨災怪恐怖雜脈第十二
遲疾短長雜病法第十三
平人得病所起脈第十四
診病將差難已脈第十五
卷第二
平三關陰陽二十四氣脈**
平人迎神門氣口前后脈第二
平三關病候并治宜第三
平奇經八脈病第四
卷第三
肝膽部**
心小腸部第二
脾胃部第三
肺大腸部第四
腎膀胱部第五
卷第四
辨三部九候脈證**
平雜病脈第二
診五臟六腑氣絕證候第三
診四時相反脈證第四
診損至脈第五
診脈動止投數疏數死期年月第六
診百病死生訣第七
診三部脈虛實決死生第八
卷第五
張仲景論脈**
扁鵲陰陽脈法第二
扁鵲脈法第三
扁鵲華佗察聲色要訣第四
扁鵲診諸反逆死脈要訣第五
卷第六
肝足厥陰經病證**
膽足少陽經病證第二
心手少陰經病證第三
小腸手太陽經病證第四
脾足太陰經病證第五
胃足陽明經病證第六
肺手太陰經病證第七
大腸手陽明經病證第八
卷第七
卷第八
卷第九
卷第十
展開全部
王叔和醫學全書 作者簡介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中醫藥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中醫藥基礎研究一等獎等十余項。主編《中醫方劑大辭典》《中醫古籍珍本集成》《諸病源候論校注》《中醫文化》《中醫美學》等專著100多種。
書友推薦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