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鏗鏘中醫行名家匯講(第1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51471
- 條形碼:9787513251471 ; 978-7-5132-514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鏗鏘中醫行名家匯講(第1輯) 內容簡介
本選題是《鏗鏘中醫行學術沙龍》的錄音整理,《鏗鏘中醫行學術沙龍》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趙進喜教授發起,匯聚了一大批當代很好的中醫臨床家,每月舉辦一次,每次討論的問題都是中醫學中重要的、熱點的、存在誤解的學術話題,通過專家們的交流討論,讓很多中醫學中一些流行但是并不正確的觀點得到澄清,并對于中醫學的教學、科研、臨床等諸多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對于中醫藥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本選題是在錄音文字稿的基礎上進行提煉,以臨床應用為中心,廣泛探討了中醫學上千年的醫學經驗與思想,文集保留核心觀點和重要談話內容,將冗余的、偏離主題的、偏激的內容剔除。
鏗鏘中醫行名家匯講(第1輯) 目錄
結合臨床,刻苦讀經典;
慎思明辨,直面新挑戰
——如何學好中醫經典以提高臨床療效
二
重視傳承,多參名師;
著眼創新,服務臨床
——如何學習名師經驗以提高臨床療效
三
綜合治療,突出中醫臨床優勢;
謹守病機,內治外治各有所宜
——如何發揮中醫外治優勢以提高臨床療效
四
用經方,循經旨,需詳審病機內涵;
辨方證,抓主證,當重視劑量配比
——如何用好經方以提高臨床療效
五
志在學術,服務現代臨床;
重視質控,加強科研設計
——如何做好中醫臨床科研以提高臨床療效
六
脈理精微,貴在實踐;
脈證互參,審因論治
——如何掌握中醫脈法以提高臨床療效
七
病證結合,務求實效;
突出特色,繼承創新
——如何把辨病辨證相結合以提高臨床療效
八
體質可分,分類方法,各有特色;
體質可調,防病治病,獨具優勢
——如何理解體質學說以提高臨床療效
九
毒藥攻邪,提高臨床療效;
慎思明辨,保證醫療安全
——如何用好有毒中藥以提高臨床療效
十
方以載道,弘揚中醫學術;
用好成方,提高臨床療效
——如何用好古人成方以提高臨床療效
十一
提高悟性,重視中醫思維;
讀書臨證,加強素質培養
——如何提高個人悟性以提高,臨床療效
十二
博覽群書,開闊眼界;
靜心體悟,啟發思維
——如何通過多讀雜書以提高,臨床療效
鏗鏘中醫行名家匯講(第1輯) 節選
《鏗鏘中醫行名家匯講(**輯)》: 跟師學習過程中,首先要做到尊重老師、從細節上關心老師。我跟張琪老師學習的時候,如果有學生遲到了,張老的臉色就非常難看,所以我從不遲到!庇H其師,信其道“,但也不要把老師神化。有段時間,我發現老師的用藥風格有明顯變化,后來我才知道原來老師也在學習,也在與時俱進。其次要善于提問。平時跟診只是記錄患者的四診信息和老師的處方用藥。至于老師的思維是怎樣的,我們就不知道了,所以要善于提問。再有,還要善于總結。你光埋頭抄方肯定是不行的,學到的*多也就是很淺顯的那個方。你學習一個病,比如說糖尿病腎病,你肯定要總結一下老師的辨證、處方用藥,再看看近10年的文章、綜述,中醫怎么治,西醫怎么治,把那些常用藥查一查,肯定會收獲巨大。此外,還要了解老師的成長之路。在20世紀80年代我讀不懂呂仁和老師的書。因為我沒有跟呂老抄過方,有時候甚至分不清他寫的術語到底是中醫的還是西醫的。比如說消渴病腎病,這是一個中西醫結合的語言,呂老書中類似這種語言是比較多的,當時非常糾結。為什么呂老這么棒,我卻看不懂呂老說什么。后來我才知道呂老早年曾經學過西醫。結合呂老的履歷,慢慢就理解了呂老的文字。這就說明了解老師的成長經歷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師的學術! ≡僬f讀經典。我非常崇尚經典,我的辦公桌上、床上都放著經典,沒事就看。經典是什么意思?就是綱領,就是范例,能帶給我們很多啟發。遺憾的是我上大學的時候沒有把《神農本草經》(以下簡稱《本經》)作為經典去讀!侗窘洝肥欠浅闼貙嵱玫,譬如說白術,《本經》日:“氣味甘溫,無毒,治風寒濕痹、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崩锩婷鞔_說白術具有止汗作用,所以玉屏風散里用白術,還明確說白術可以消食,說明消化不好就能用,臨床證明的確如此。如果強加解釋說什么健脾益氣、健脾消食,反而顯得狹隘。經典的光芒之處就是在藥物與功效之間畫了一條直線,這就超越了很多理論。就腎臟病而言,《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和溫病學經典都極為重要。但經典不是萬能的,先有繼承學習,讓根基穩固,再立足于經典進行發展創新,創造出新的治法和方劑。繼承是根本,但發展更是每一代人的使命,是讓古老的中醫學煥發新生的重要步驟!
鏗鏘中醫行名家匯講(第1輯) 作者簡介
趙進喜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大內科副主任,內科教研室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內分泌重點學科帶頭人,糖尿病腎病重點研究室主任,首屆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優秀獎與中華中醫藥學會薪火傳承高徒獎獲得者,全國百名杰出青年中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霍英東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北京市高校教學名師。兼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秘書長、內分泌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學會副主委、北京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副主委等。擅治糖尿病及其并發癥、腎病、婦女盆腔瘀血綜合癥、青少年抽動癥、遺尿等。曾主持國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關與支撐重大疾病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10余項課題。成果獲國家科技二等獎1項、中國高校科技二等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學術著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優秀獎1項,科普著作一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天津市三等獎1項。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