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1937少年的征途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616206
- 條形碼:9787501616206 ; 978-7-5016-162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937少年的征途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蕩氣回腸的抗戰題材小說。作品從一對小兒女洛桐和秋芷在戰火紛飛歲月里的遭際入手,以孩童的視角和感受,對抗戰作了多維度展現!罢魍尽本哂须p重寓意,既是一個少年成長的足跡,又是人類抵達精神高地的跋涉。作品充滿質感,敘述簡潔,表達精準,細節豐富,歌頌了和平的寶貴,贊美了為和平付出艱辛努力的人。 ——《1937少年的征途》青銅葵花兒童小說獎獲獎詞 《1937少年的征途》描寫了抗戰時期少年的成長經歷,雖然是戰爭題材,但是小說沒有正面描繪戰場,而是運用了局部特寫、側面描寫等手法,對抗戰作了多維度展現,將抗戰因素融入了少年的成長歷程中。作者沒有采用全知視角,而是用少年洛桐**人稱的受限視角展開描繪,不僅寫出了中國軍人、民眾的血性,也寫出了少年在戰火淬煉下的成長與蛻變。作品以一封書信結尾,用第三人稱視角收尾,建構了一個半開放的結局,留下遐想空間,引人回味。 作者敘述簡潔,表達準確到位,契合兒童的接受能力。小說運用了長短句相結合的表現手法,特別是在表現奔跑、描繪慘烈戰場時,多使用短句,實現了用語言烘托氛圍的效果。同時,整部小說的節奏隨著戰爭進程的推進,有著明顯變化,發揮了節奏本身的敘事功能。 ——著名作家、學者、出版人、韜奮基金會理事長 聶震寧 《1937少年的征途》是一部蕩氣回腸的抗戰題材小說。與成人戰爭題材的不同在于作者沒有把筆墨的重點放在正面戰場的交鋒上,而是從一對小兒女洛桐和秋芷在戰火紛飛歲月里的遭際入手,以孩童的視角和感受,逼真地呈現了日軍侵華所犯下的滔天罪惡,同時也歌頌了祖國兒女在面對困厄時不屈的意志和驚人的耐力,尤為贊美了他們為了和平的到來付出的艱辛努力。 ——著名兒童文學評論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王泉根 《1937少年的征途》是一部充滿成長質感的作品,敘寫了成長期幾乎所有的時代、環境、情感、快樂和苦難的元素。“征途”具有雙重寓意,既是一個少年成長的足跡,又是人類抵達精神高地的跋涉。作者筆法細膩,敘述從容,對于細節的書寫,尤其值得稱道。作品的價值更在于從一個極為獨特的角度,回到民間小人物,回到日常生活,對戰爭題材小說進行了別樣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著名作家 李洱 《1937少年的征途》是一部以抗戰為背景的兒童題材小說,寫了國破家亡時一對少年如何歷盡艱辛從戰爭的中心南京逃到重慶的故事。善良勇敢的少年洛桐是城市貧民的兒子,爸爸是在江邊打魚的漁
1937少年的征途 內容簡介
《1937少年的征途》是第三屆青銅葵花兒童小說獎獲獎作品,受到聶震寧、王泉根、林文寶、徐坤、李洱等權威名家的一致好評。作者以抗戰時期南京淪陷為背景,講述了洛桐和秋芷兩個少年逃離南京,歷經千辛萬苦,一直逃到重慶大后方的故事。洛桐是南京下關一個普通漁民的孩子,他的母親在家境富裕的秋芷家做保姆,家境的懸殊并沒有妨礙兩個人成為*好的朋友。洛桐帶著秋芷,在南京城各處游玩,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 戰爭來臨,兩個少年的命運也發生了巨大變故。秋芷在離開南京逃難時與父母失散,洛桐的父母也被日本人的炸彈炸死,兩個少年沒有被擊倒。洛桐護送秋芷逃離南京,去重慶尋找秋芷的父母。兩個少年輾轉幾千里,歷經千難萬險,終于來到重慶。秋芷與父母重逢,洛桐則立志成為一名保家衛國的飛行員……
1937少年的征途 目錄
上部??羊牛下來
**章 小火車,跑得快? ?2
第二章 月光曲? ?13
第三章 秋的動物園? 21
第四章 西風的話? ?29
第五章 打仗了? ?43
第六章 大船? ?60
中部??維以不永傷
第七章 她的聲音? ?80
第八章 別離之日? ?95
第九章 白夜? 113
第十章 我等候你? ?126
下部??泛彼柏舟
第十一章 長路? ?148
第十二章 舟行水上? ?168
第十三章 新年? ?184
第十四章 崇山峻嶺? 194
第十五章 大江奔騰? 211
尾聲?226
后記:當和平的鐘聲響起? ?229
1937少年的征途 節選
上部??羊牛下來 **章 小火車,跑得快 那時夏天剛到來不久,窗外的槐花開得細密,散發出陣陣清香。一天早晨,爸爸把我叫醒,說:“把這幾條白魚送到秋先生家里去! 媽媽在秋先生家做事。提起秋先生一家人,媽媽總是贊不絕口,說這樣的主家尋常難遇。上次回家,媽媽提到秋先生家的二小姐喜歡吃魚,讓爸爸捕幾條魚送過去,爸爸就去長江里捕了這幾條白魚上來。 白魚肉質細嫩,燒好后放到嘴里輕輕一嚼,就從舌尖融化到了喉嚨里,味道很是鮮美。 “魚要吃活”,此刻這幾條白魚正活潑潑地在桐木桶里搖頭擺尾,濺起一片水花。 “秋先生家在三牌樓校門口。你坐小火車,在三牌樓站下車,沿著和會街,朝農學院方向走。秋先生家是紅屋頂的花園洋房,你到了就能看到!卑职终f。 我的心歡樂地跳動起來。小火車!雖然每天都能看到它吭切吭切地經過,但坐的機會并不多。坐在小火車上穿城而過,簡直算得上是小小的旅行了。 爸爸把裝著魚的木桶遞給我,又給了我五角錢買車票。 “早去早回,不要在外面瞎玩! 我拎起木桶,出了家門。 小火車的起點站在下關碼頭附近,離我家不遠。 長江上往來船只穿梭,碼頭上全是人:上船下船的旅客,搬運行李的苦力,拉黃包車的車夫,叫賣的小販,討錢的乞丐。我在人群中鉆來鉆去,來到了車站。 我買了一張*便宜的三等座,拎著木桶上了小火車。 小火車其實并不小,跟下關火車站那些開往北平、上海的火車大小相當。只是因為它在南京城里跑,大家習慣叫它“小火車”。它從城北長江邊的下關出發,從金川門進城,一路開到城南,從雨花門出城,直至秦淮河邊的養虎巷,像一條長繩把南京城的南北穿在了一起。 今天車上的人不少,好些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說說笑笑。幾個小孩嬉鬧著在車廂里跑來跑去,像小瘋子一樣。 我找了個靠窗的位置站好,把木桶放在腳邊。 那幾個小孩圍住木桶指指點點,看個不停:“魚呢,是活的……” 汽笛響起,小火車開動了。 下關*繁華的街道大馬路出現在火車左側,銀行、洋行、郵局、旅館、戲院、茶樓、綢緞莊、眼鏡公司一一從眼前掠過。大馬路匯聚了天南海北的時興貨,有的聽說還是從西洋運來的,住在城里的太太小姐們經常坐著小火車過來買東西。大馬路過去了,火車經過惠民河,出了下關,沿著獅子山下的護城河繼續前行。 初夏的風從車窗里鼓進來,帶來了遠處的河水和泥土的氣息,洋溢著一種勃勃的生氣。車廂里的人們興致盎然
1937少年的征途 作者簡介
許敏球,湖南寧鄉人,現定居江蘇南京,從事媒體工作。著有長篇小說《海盜的女兒》《昨日少年歌》等。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小說大獎、《兒童文學》金近獎等獎項。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