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政治科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2238
- 條形碼:9787520362238 ; 978-7-5203-622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政治科學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為華中師范大學主編的政治科學論文集。本書稿為2018年下卷。內容分為政治學基本理論篇、審讀調查與鄉村治理篇、基層與地方治理篇、調查與評估篇、農村政治發展篇、政治學方法——質性方法篇和美國政治科學篇。這些文章有些是翻譯的國外的文章,有些是作者的調研報告。還有的是對國外政治學近十年發展的評估與展望。是靠前目前作者水平比較高的政治學文集。也是靠前目前研究靠前外政治學的重要的政治學參考資料,對于靠前的初學者和普通研究者有著較大的參考價值。
政治科學研究 目錄
政治有機體:理解中國穩定發展的一個理論嘗試
深度調查與鄉村治理
會社“社會”:傳統時期鄉村社會聯結研究——以河南省偃師市首陽山鎮N村火神社為例
協商治理的中國表達——中國農村協商治理的歷史傳統與實踐邏輯
增量型建構:傳統權威延續與政權內卷化的超越——山西省1917-1947年基層政權建設研究
農村政治與鄉村振興
“行政依賴”抑或“組織自主”:農村社會組織的動力機制研究——基于全國25個省303個村莊4078位農戶的實地調查
基于NVivo的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政策研究
民主理論與實踐
一種基于問題的民主理論的研究方法
整個世界正在走向民主嗎——評價全球民主化論題
美國政治科學
美國政治學發展的基本態勢與發展研究——基于《美國政治學評論》(2007-2016)的文獻計量分析
美國政治科學的研究態勢:現狀、特點以及反思——以《美國政治科學》(2008-2017)的文獻進行分析
政治科學研究 節選
《政治科學研究2018年巻下》: (二)會社“社會”的功能 會社“社會”在國家不在場的情況下,為鄉村提供公共服務,這是其基本功能。從治理有效性的角度思考,家戶之間具有功能性的橫向聯結也注定會社“社會”對于鄉村治理的作用較為有限。此外,會社組織與國家也處在不斷的互動過程中,體現出橫向競爭與縱向整合的特點。 1.國家不在場時的公共服務功能 會社“社會”基于家戶的公共需求而產生,這種有限的聯結以家戶能力的不足為前提。當家戶能夠自我滿足需求的時候,這種需求的刺激性就降低了。本文中的火神社具有基本的信仰功能和衍生出的經濟功能、治理功能,這都是基于家戶的不同需求而產生。在國家政權統治穩定時期,在國家缺位的鄉村社會,會社的確提供了有效的公共服務,維護了鄉村社會的穩定,間接地促進了國家的穩定。但是,擴大到整個鄉村社會,可以發現處于中華文明核心區域的華北地區的傳統鄉村社會,生活于此的家戶之間的聯結是功能型的,不是制度型的,這種合作始終沒有上升到國家制度的層面。家戶之間是有限的聯系,這種聯系帶有本源的內向性,是為了滿足家戶的生存需要而產生聯系,因此家戶之間的橫向聯結無法上升到國家層面而改變國家的整個政治制度。因此,會社“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也比較有限。 2.會社“社會”的有限治理功能 家戶有著非凡的生命力,不管何時何地,只要家戶中的成員還有生命,他就能夠通過自身的創造力在鄉村社會中扎根,一個個頑強的家戶成為中華文明綿延不息的精神基因。但是,一方面,家戶這個穩定的單元只要得到生存與發展,就會喪失向外部尋求聯結的主動性,轉而變為內向型的發展,這是鄉村自治有限性的重要影響因素;另一方面,家戶之間的有效聯結必須以相對穩定的鄉村社會環境為基礎,如果鄉村社會陷入動亂和崩潰之中,國家無法為鄉村社會提供安全穩定的空間環境,那么這種聯結將會變得非常脆弱,甚至是喪失主動性。因此,會社“社會”的治理作用有限。此外,對鄉村會社的認識不能忽視其與民間信仰的復雜關系,要區分其統一性與差異性。統一性在于它們都是以民間信仰作為紐帶,將分散的家戶聯結起來,區別性在于民間結社有公開性與秘密性兩種。基于家戶生產生活需求結成的會社往往是公開性的,反叛性不強,例如邀會、廟會等,具有一定的松散性。但是具有一定政治目的或斗爭色彩的結社往往以秘密結社作為其表現形式,這種結社具有較強的緊密性,這時候就會對鄉村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統治產生影響。 3.會社“社會”與國家的互動功能 “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國家是表示:這個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又無力擺脫這些對立面……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分析,人類社會不僅有國家對社會的縱向整合關系,還有社會內部的橫向競爭關系。縱向的國家整合是保持農業文明長期延續的必要條件,也是中國能夠由一個地域有限的國家不斷擴展規模,成為巨大國家的重要原因;而橫向競爭則是中國社會活力的來源。鄉村社會通過橫向聯結,以其自身的治理邏輯為每個家戶的需求提供幫助。經考察中國民間會社的發展歷史,結社源于民眾的生產生活和保護自身利益的需要,民間信仰則構成結社的紐帶。但是“歷代統治者對于反映民眾利益的民間結社大多持反對態度,通常采取兩種策略限制其發展:其一是因勢利導,對一些有利于自身統治需要、宣揚封建綱常禮教的民間結社加以限制和利用;其二是對于威脅封建政權安全的民間組織加以取締或鎮壓。”在治理主體多元化的鄉村社會,會社是鄉村社會治理的重要參與者,士紳往往是會社中的重要成員,會社要承擔一定的基層治理功能。隨著國家建構的不斷深入,會社往往要協助國家處理兵役、稅收等政治活動,尤其在社會動亂時期,國家整合的力量尤為突出,畢竟鄉村社會的自我治理還是在國家政權的宏觀控制之下。 ……
政治科學研究 作者簡介
徐勇,1955年7月生,漢族,湖北省宜昌市人,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和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首批文科長江學者。 鄧大才,男,1970年10月生,湖南省漢壽縣人,博士。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農村研究院執行院長,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從事農村問題研究已有18年,研究領域主要為小農問題及其方法論、產權政治學方面。2005年師從著名的中國農村問題研究專家徐勇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湖北省政治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委員、武漢市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紀委廉政研究員、汕頭大學地方政府發展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會、順德區農村綜合改革咨詢委員會委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