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世界哲學家書系伏爾泰/世界哲學家書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166515
- 條形碼:9787568166515 ; 978-7-5681-665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哲學家書系伏爾泰/世界哲學家書系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哲學愛好者《伏爾泰》在十八世紀法國啟蒙運動的廣闊背景下,拓寬視野,全方位追蹤伏爾泰的歷史足跡;同時著眼于他的主要學術著作,深入開掘伏爾泰作為啟蒙泰斗的思想底蘊,力圖通過廣度和深度兩個坐標點,重現一代大師的歷史風采。
世界哲學家書系伏爾泰/世界哲學家書系 內容簡介
本書多方面追蹤伏爾泰的歷史足跡,深入探討伏爾泰作為哲學家、史學家、政論家、詩人、劇作家、小說家在人文學科諸多領域所取得的杰出成績,對伏爾泰的歷史貢獻、歷史地位、歷史影響給予客觀而公正的評價。書中關于伏爾泰推崇中國傳統文化的論述更會令每一位讀者感興趣。本書是作者多年專題研究的結晶,結構嚴整、材料豐富、觀點新穎、文筆生動,兼具學術性及可讀性。
世界哲學家書系伏爾泰/世界哲學家書系 目錄
**章 伏爾泰生活戰斗的歷史舞臺——十八世紀法國啟蒙運動
一、啟蒙運動興起的社會條件
二、啟蒙運動產生的科學背景
三、啟蒙運動的發展過程
四、啟蒙運動的基本特征
五、啟蒙運動的歷史意義
第二章 啟蒙運動領袖伏爾泰的生平著述
一、家庭、童年、求學、初涉社會
二、身陷巴士底與亡命英格蘭
三、西雷城堡的愛情與事業
四、普魯士宮廷侍臣的甜酸苦辣
五、定居凡爾納與凱旋巴黎城
第三章 伏爾泰的自然神論及其對宗教迷誤的批判
一、伏爾泰哲學思想的理論來源
二、伏爾泰的“神”與哲學唯物主義
三、自然神論是唯物主義的一個歷史形態
四、伏爾泰對基督教神學和宗教迷誤的批判
五、伏爾泰對教會現行罪惡的揭露
第四章 伏爾泰的政治哲學及其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斗爭
一、伏爾泰政治哲學的核心概念:平等與自由
二、法律在伏爾泰政治哲學中的地位
三、王權問題與開明君主政治的理想
四、尊崇英國的政治制度和權力結構
五、伏爾泰的政治哲學隨時代進步
第五章 伏爾泰的美學思想及其文藝創作實踐
一、伏爾泰與新古典主義美學
二、為伏爾泰的美學和文藝思想辯護
三、伏爾泰劇作的啟蒙意義
四、伏爾泰詩作的戰斗精神
五、伏爾泰哲理小說的歷史價值
第六章 伏爾泰的歷史哲學及其對西方史學的貢獻
一、伏爾泰豐富的歷史著作
二、開拓歷史編纂學的新天地
三、沖破神學史觀的思想桎梏
四、反對歐洲中心論的傳統偏見
五、《歷史哲學》與理性主義史學
第七章 伏爾泰與中國傳統文化
一、傳教士東來與中西文化交流
二、十八世紀法國的“中國熱”
三、伏爾泰的中國文化觀
四、伏爾泰論孔子和儒家學說
五、從《趙氏孤兒》到《中國孤兒》
伏爾泰年表
參考書目(一)
參考書目(二)
世界哲學家書系伏爾泰/世界哲學家書系 節選
《伏爾泰》: 一、啟蒙運動興起的社會條件 法國是一個古老的封建國家。早在五世紀末,封建制度已在法國初步建立起來。經過中世紀漫長的封建割據和教會統治,到了十六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發展,傳統的封建秩序發生變化,在一部分貴族和力量不斷壯大的市民階級支持下,王權得到加強,地方割據勢力被削弱,建立起以國王為首的高度中央集權體制,法國社會進入封建君主專制時期。十七世紀后半葉路易十四(1643-1715)執政時,法國空前強盛,稱霸歐洲,封建專制制度發展到頂峰。 1648年,時年五歲的路易十四登基,在位七十二年,親政五十五年,是法國歷史上頗負盛名的“太陽王”。1661年路易十四親政以后,他采取措施獨攬大權,宣稱“朕即國家”,依靠羅馬天主教會的支持,打擊與其爭權的封建貴族和高等法院的法官,強化國家機器,親自主持國務會議,聽取大臣的報告,簽署一切國事公文,向各省派駐握有財政、司法、行政和軍事大權的官吏,親自任命各城市的官員,實行高度專制統治。 路易十四任命柯爾柏(1665—1683)為財政總監,積極推行重商主義政策,開辟生財之道,力求增加國家經濟實力。為此,專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一方面,改革稅收制度,增加國庫收入;另一方面,舉辦大規模手工工場,開鑿運河,修筑道路,取消一部分國內關卡,降低商品稅率,獎勵工業生產,設立許多專利特許貿易公司,建立龐大艦隊供軍事和貿易使用,并積極參加西歐各國掠奪海外殖民地的競爭。推行重商主義政策的結果是,法國不但有了規模宏大的王家手工工場,而且出現了肥皂廠、冶煉廠、造船廠、火藥廠、兵器廠、紡織廠、織毯廠、工具廠、車輛廠等各業手工工場。法國仿制的威尼斯式鏡子和花邊、英國式襪子、荷蘭式呢絨,以及德國式鋼器,暢銷歐洲各國。重商主義力爭對外貿易順差,柯爾柏創立享有壟斷特權的東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北方公司、中東公司、近東公司等對外貿易公司,加強了王國政府與各法屬殖民地的聯系。當時法國的殖民地包括加拿大、阿卡地、紐芬蘭、密西西比河流域、路易斯安娜、安的列斯群島、圭亞那、塞內加爾、波旁島、馬達加斯加、印度的本地治理和昌德納戈爾等美洲、非洲和亞洲廣大地區。 以經濟實力為后盾,路易十四建立歐洲*強大的陸海軍。1667年,法國陸軍不過七萬二千人,1703年達到四十萬,包括擁有四萬七千匹戰馬的騎兵和訓練有素的大量炮兵。海軍有戰艦兩百多艘,以敦刻爾克、瑟堡、羅什福、布雷斯特、土倫等良港為基地,把觸角伸向世界各地。 然而盛極而衰,法國在路易十四長期專制統治的表面強盛之下,社會矛盾逐漸積累并日益激化,封建專制制度開始沒落,進入十八世紀以后,更面臨經濟、政治和思想領域的全面危機。 法國本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業是封建經濟的基礎。但是到了十八世紀,在專制王朝、封建領主和社會僧侶的重重盤剝之下,法國的農業形勢十分險惡,特別是貴族和僧侶兼并土地造成嚴重惡果。土地大量集中,農民負擔沉重。全國土地的三分之二被三十四萬貴族和僧侶占有,占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兩千三百萬農民卻只占有土地的三分之一。農村中大部分是所謂“份地農”,他們在土地和司法關系上依附封建領主,一些地區甚至還存在更為落后的農奴制。農民除遭受領主殘酷盤剝外,還要向國家和教會繳納人丁稅、什一稅等各種苛捐雜稅。敲骨吸髓的封建剝削,使得農村普遍凋敝,農民紛紛棄家外逃。豐年滿目瘡痍,荒年餓殍載道。1777年,法國竟有十萬名乞丐。一個當時記載的文件說,法國貧苦農民吃野菜,穿樹皮,“像蒼蠅一樣地死亡”。總之,十八世紀的法國農村一片衰敗景象,封建專制制度的經濟基礎遭到嚴重破壞。 與農業凋敝相應,專制王朝的財政也陷入困境。路易十四窮兵黷武,宮廷貴族縱情揮霍,早已把法國弄得民窮財盡。 ……
世界哲學家書系伏爾泰/世界哲學家書系 作者簡介
李鳳鳴(1940-2003),曾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列所,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曾長期主編《民主與科學》。從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哲學史和西方政治思想史。著作有《十八世紀法國啟蒙運動》《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史》《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等。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