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丟勒:美學新秩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42684
- 條形碼:9787559642684 ; 978-7-5596-426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丟勒:美學新秩序 本書特色
一套書看懂世界名畫在“紙上美術館”中變身藝術達人————————————27位著名繪畫大師達·芬奇、波提切利、拉斐爾、梵高、莫奈、維米爾…… 把美術館搬回家與世界名畫親密接觸在“紙上美術館”中開始藝術啟蒙之旅 ?中國國家地理2019重磅推出 藝術啟蒙系列“紙上美術館”,家庭**的藝術入門讀物?把美術館搬回家,從文藝復興到浮世繪,從達·芬奇到梵高,27位畫家,27本書,盡覽世界名畫?翻開書本,如同走進“紙上美術館”;貼心的隨畫解讀,帶你一起感受藝術的溫度?原版由歐洲知名媒體GEO藝術與《世界報》聯合出品,世界各大美術館供圖,高清畫質,同類書中優質水準,色彩逼近原作,細節一覽無余?8開大開本精裝,特選高檔進口啞粉紙印刷,品質媲美國外原版畫冊,值得收藏 ※虛擬展廳※為每位畫家模擬一座專屬美術館精心劃分各大主題展廳近距離欣賞畫家六十余幅代表作 ※高清細節※歐洲知名媒體GEO藝術與《世界報》聯合出品 全球各大美術館供圖 逼近原作的細節呈現 ※隨畫解讀※資深藝術學者撰寫畫作介紹如同參觀美術館時的貼心講解 ※畫家年表※隨書附帶畫家生平履歷了解藝術大師創作歷程 ※收藏分布※散落各地的原作分布詳表指引你探尋真跡之路
丟勒:美學新秩序 內容簡介
本書以文藝復興時期代表人物丟勒的作品為主題, 展示了這位天才藝術家的60余幅代表作。丟勒出生于德國, 集畫家、版畫家、藝術理論家于一身。他于13歲時創作了**幅自畫像, 展現出非凡的藝術天賦和強烈的自我覺醒意識, 被稱為“自畫像之父”。主要內容包括觀察自然、個體的隱秘人生、虔誠的宗教藝術、紙本、木版畫與銅版畫。
丟勒:美學新秩序 目錄
A 觀察自然
自然風光和動植物是丟勒取之不盡的靈感源泉,他的創作除了風景畫和動物寫生,還有質樸的雜草特寫。
B 個體的隱秘人生
丟勒通過描繪自畫像,對自身性格進行剖析。他一生中創作的眾多肖像畫也注重揭示人物的內在個性。
C 虔誠的宗教藝術
宗教畫是丟勒的創作題材之一,無論是大型官方祭壇畫,還是小型私人祈禱畫,色彩都是他的重要表達方式。
D 紙本、木版畫與銅版畫
丟勒是當之無愧的繪畫大師。他在木版畫和銅版畫創作上同樣展現出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精湛技藝。
丟勒:美學新秩序 節選
我不懂什么是美。真正的藝術存在于大自然中; 誰能從自然中得到它,誰就擁有了美。 ——丟勒 靜物的原形 這幅《草叢》誕生于《野兔》(見第16頁)問世后的次年。縱觀全景,此作像是偶然出現的自然一隅。蔥蘢的草木覆蓋在泥土和池沼之上,藝術家猶如采用了昆蟲視角一般,直面參差錯落的景象,并用這一獨特視角營造出無比和諧的畫面。實際上,一切并非偶然。歷史學家諾貝特·沃爾夫指出:“*高處的植物按照黃金分割的完美比例,為畫面延伸出開闊視角。布局井井有條,和諧勻稱,讓所謂的雜亂變得秩序井然。在隱藏的對稱性中,此番景象成為神圣意志孕育出的典范之作。” 植物學家們盡力鑒別著這片草叢中的各種植物:蒲公英、寬葉車前草、鴨茅草、匍莖翦股穎、草地早熟禾、雛菊、石蠶葉婆婆納、紅花琉璃草和歐蓍草。然而,除了 植物學上的精確和構圖的精巧,丟勒的這幅小型代表作并非是單純對靜物本身的還原,其在形式和精神上還展現出一種獨立性。 《草叢》 1503 年 水彩和水粉畫 高:41 厘米 寬:31.5 厘米 維也納 阿爾貝蒂娜博物館 筆法精練的現實主義自畫像 丟勒22歲時描繪了這幅無與倫比的自畫像,當時他剛結束德國的見習之旅。此作乃西方繪畫中涌現的首批獨立自畫像之一。他穿戴時髦考究,頭戴帶絨球的紅色軟帽,身著繡花襯衫和雅致的鑲邊外套,厚實的脖頸散發著男子氣概,雙手的姿態和炯炯有神的目光已然展現著成年人的自信,與他全新的社會地位相匹配。手中的刺薊大概寓意對未婚妻的忠貞不渝,或者暗喻基督受難(畫上題詞“發生在我身上的一切皆由天定”佐證了這種猜測)。 四年之后,丟勒好似顧影自憐一般,沉溺于將自己的容貌理想化,對自己精致裝扮的迷戀甚至到了自戀的地步。從意大利返回后,他穿著*時髦的服飾,蓄著長卷發,手戴精美的皮革手套,身上還流露著些許盛氣凌人的氣質。然而,窗外的開闊風光(暗示他跨越阿爾卑斯山之旅)為這幅構圖考究(直角的窗臺對應著擺成直角的肘部)的作品增添了一種自傳般的故事性。 《自畫像》或《藝術家持薊肖像》 1493 年 羊皮紙裱布面油彩畫 高:56 厘米 寬:44 厘米 巴黎 盧浮宮博物館
丟勒:美學新秩序 作者簡介
丟勒 Dürer,1471—1528 德國畫家、版畫家、藝術理論家,歐洲北部文藝復興代表人物。丟勒于13歲時創作了第一幅自畫像,展現出非凡的藝術天賦和強烈的自我覺醒意識,被稱為“自畫像之父”。他不知疲倦地旅行、學習,將意大利文藝復興的理論帶到歐洲北部。他認為藝術家應當深入觀察自然,同時冷靜地審視自我與他人,并在作品中展現出德意志民族特有的哲學性解讀。除繪畫外,丟勒還精通數學、建筑學和人體解剖學等學科,被認為是可與達·芬奇媲美的天才藝術家。 GEO(德國國家地理) 1976年創刊于德國漢堡,是一本用最精美圖片探索未知、發現世界的高端人文地理雜志。GEO擁有強大的圖片庫資源,其中GEOART(GEO藝術)長期與歐美各大美術館合作,共同開發藝術衍生品和相關出版物。 《世界報》 創辦于1944年。是法國第二大全國性日報,也是法國在海外銷售量大的日報,在法語國家地區極具影響力,國際知名度頗高。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